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百三十五章 谋河西(三)

李清之所以产生谋求河西的想法,是来源于安禄山 反意暴露后即将产生的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安思顺的仕途,安思顺是安禄山族弟,李隆基怎么可能对他不起防备之心,安禄山在河北根基已稳,安思顺则不然,他任 河西节度使不到两年,无论军心和民心都不稳定,事实上在天宝九年高仙芝攻下朅师国后,李隆基便考虑用高仙芝取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但安思顺却挑唆胡将抗 命,强留他于河西,似乎没有他安思顺,河西胡人将反,李隆基也就罢了这个念头,可现在情况却发生变化,若安禄山起兵造反,安思顺再随之呼应,使长安腹背受 敌,大唐休矣!

安思顺的述职是放在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之后,已刚刚结束,时已近午,李隆基用过午膳,正在偏殿休息,虽然他有午睡的习惯,但今天 他躺了近半个时辰,却无法入睡,这几天,安禄山之事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些年他过得太安逸,对政事早已经不过问,突来的挑战使他的心态在一夜间变 老,没有半点征兆、也没有人提醒他,他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杀了安禄山,可他不敢,一直忠心耿耿的安禄山竟然有不臣之心,那哥舒翰呢?安思顺呢?他们是不是也 有不臣之心,甚至李清、封常清、张齐丘,所有手握重兵的边将他都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敢轻举妄动,惟恐移一子而动全局,惟恐杀了安禄山一人而将其他人激变,唯有装着什么也不知道,让事态继续发展,他再从背后使力,将所现的危机一一化解。

从杨国忠那里李隆基已经知道,安禄山对河东还没有完全掌控,一时半会儿他造不起反来,他有时间可以从容布置,现在,他需要挑出一个人来作为试探,看看其他节度使的反应。

“哥舒翰可在候旨?”李隆基眼睛忽然睁开一条缝,若有所思地问道。

一旁高力士恭恭敬敬答道:“回陛下的话,哥舒翰早上便已到了。”

“宣他来见朕!”

片刻,哥舒翰被带到偏殿,他昨晚因足疾几乎一夜未睡,脸色疲惫而焦黄,但他不想在李隆基面前表现出身体不适,便强打精神随太监进了李隆基的内室,此时李隆基还躺在榻上,中间只隔了道薄薄的纱帘,哥舒翰巨大的躯体轰然跪下,俯身道:“臣哥舒翰叩见皇帝陛下!”

“赐坐!”李隆基坐直了身体,关切地问道:“朕听说你足疾加重,这两天受了不少苦吧!”

口气虽然亲切温和,但哥舒翰听来却似当头泼下一盆冰水,皇上不仅知道他患了足疾,而且连这两天他足疾加重,皇上竟然也知晓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一直了解他的状况,哥舒翰心乱如麻,他不敢再深想,便起身答道:“多谢陛下关怀,臣的足疾只是小恙,发作时只是不能骑马,其他并无影响。”

李隆基淡淡一笑,并不再多问,略微沉思了片刻,他话题一转道:“这两日朕很忙,也没有时间和你深谈,召你来,只是想和你确认一件事?”

“陛下请问,臣知无不答。”

李隆基背着手走了几步,才徐徐说道:“前次朕接见安西节度使李清时,他曾给朕提起河西走廊马匪猖獗,甚至暗示他们都是安思顺派人装扮,你可曾听说过此事?”

李隆基要动的人就是安思顺,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安禄山的族弟,更重要是他的势力在各大节度使中正好排在中间;其次,安思顺就职时间不长,根基不深;再者,河西的地理位置也注定它对长安的影响不大,它不象陇右距离长安太近,也不象安西可以无限向西发展,它的北临大漠、南靠祁连山、东接陇右、西连安西,被压缩在一个长条型的地域里。

考虑了两天,李隆基最终决定向安思顺下手,来试探各节度使的反应,

但动之需出师有名,总不能因他是安禄山的族弟便株连于他,那岂不是就明示了安禄山要造反么?所以李隆基便将哥舒翰召来,借其手来除掉安思顺。

“陛下,李清所言句句是实,河西马匪确实是安思顺派人装扮,在西域,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人人皆知,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去河西查访。”

哥舒翰一边说,一边透过纱帘偷偷窥视李隆基的表情,只见他面朝里,背对着自己,一对拳头攥得死死的,肩膀在微微发抖,由此可见他胸中已愤怒到极点,哥舒翰心中暗暗得意,他又添油加醋道:“陛下,打劫商旅这还是轻的,他还擅自提高税赋,巧设名目收刮钱财,据臣所知,在田赋上他设立了青苗钱,对放牧养马他又设立了马钱,其他盐税、茶税、商税、人头税,只要想得到的名目,他皆收税,河西百姓民不聊生,有逃去安西,有逃到我陇右......”

“够了!”李隆基一声怒斥,打断了哥舒翰的述说,他猛地转过身来,紧紧盯着他道:“将你所知道的,都给朕写下来,一个字也不准漏掉。”

他又一指高力士,令道:“给他纸笔,让他现在就写。”

“臣遵旨!” 哥舒翰心中的得意再也掩饰不住,已经溢于颜表,他急低下头,跟着一个小太监快步走到殿外去了。

此时,李隆基再也没有困意,宫女服侍他简单洗漱一下,便起驾向紫宸殿而去,内阁宰辅们也正在各自的房间里休息,听说陛下提前到来,大家纷纷赶去大殿。

“下午鲜于仲通的述职改到明日上午,朕现在有事和诸位爱卿商量。”

李隆基使了个眼色,高力士立刻将放有哥舒翰奏折的朱漆盘端到杨国忠面前。

“你们先传阅一遍,朕再说话!”

大厅里气氛肃然,十分安静,不停传来刺耳的咳嗽声,众人一个接一个地传阅哥舒翰的奏折,墨迹很新鲜,有的字甚至还没有干透,显然是刚刚写成,哥舒翰列了安思顺十大罪状,一桩比一桩重,竭尽所能地攻击安思顺,有些罪状甚至有些离谱了,比如他在第三项指责安思顺私养十万胡兵,这明显是在胡编,河西本来就有七万余军队,再加上十万胡兵,以河西一地的人口鲜薄,哪里养得了近二十万大军。

虽然漏洞百出,但没人敢指出来,李隆基的用意显而易见,他是要罢免安思顺,众人各怀心事,皆沉默了。

“琮儿也看一看!” 李隆基将折子递给坐一旁的李琮,“不要整日沉默不言,你也可以说说你的意见。”

“是!父皇。” 李琮恭恭敬敬接过奏折,坐下翻阅起来,只看了数行,他心中暗暗震惊,目光迅速一挑,和杨国忠对视了一眼,怎么会这样巧,昨日李清找到自己,今天父皇便要讨论安思顺之事,难道他事先知道不成?

“陛下,臣想说几句话。”

户部尚书张筠长身站起,向李隆基欠了欠身道:“据臣所知,安思顺在河西素得胡人之心,如果真象这折子上所言,那岂不早已民怨沸腾,朝廷又怎么会一无所知?或许安思顺有不当之处,也不至于如此残暴,臣建议先不要下结论,派御史赴河西调查了情况再作决定。”

张筠是天宝末年少有的几个敢说真话之人,他家世雄厚、地位尊崇,连李林甫也奈何不了他,他自然知道李隆基的意思,但他反对用安禄山之事来株连安思顺,虽然两人是族兄弟,但他知道安思顺不会跟随安禄山,故而张筠率先出言反对。

“张尚书此言误国,书生之见也!”

说话的是陈希烈,他虽然是左相,但实为杨国忠的傀儡,手中没有半分权力,甚至还不如李林甫主政之时,平时在李隆基面前也没有他表现的机会,难得今天张筠当众驳皇上的颜面,正好成全了他。

他先李隆基躬身请示道:“陛下,可否准臣说几句?”

李隆基不满地瞥了张筠一眼,随即摆了摆手道,“左相请说!”

陈希烈捋着山羊胡,向张筠微微冷笑道:“张尚书说先派御史赴河西调查,如果真有其事呢?张尚书可保证安思顺乖乖来长安受审?私募十万大军,这可是杀头之罪,若依张尚书的话去做,他安思顺不反才怪,所以臣建议立即将安思顺投下大理寺,严加拷问。”

“那你的看法呢?杨相国!” 李隆基又将球踢给了杨国忠。

杨国忠忙起身道:“臣素知哥舒翰乃忠直之人,必不会妄出谬论,所以臣赞同左相之言。”

“那兵部是什么意见?”李隆基的目光又投向了韦见素,韦见素吓了一跳,他紧张地站起来连连摆手道:“臣没有意见!”

“兵部没意见,礼部倒想说几句!”声如洪钟,正是礼部尚书裴宽,只见他站起身对李隆基躬身施一礼道:“请陛下恕臣冒昧。”

“裴爱卿但说无妨!”

裴宽向众人团团抱拳一圈,这才呵呵笑道:“老臣也是带过兵之人,哥舒翰的话可信,但也不能全信,比如私募十万胡兵,在河东、在剑南这等人口稠密之地或许行,但在河西那样人烟稀少之地不可能,想必这一点哥舒也是道听途说,又比如说抢劫商旅,老臣也听说河西有此事,姑且信之,总而言之,臣也认为安思顺确实不宜再留在河西,但也不至于象陈相国所说投入大理寺拷问。”

说到此,裴宽忽然加大了声音,向李隆基郑重地说道:“老臣愿保举安思顺为工部尚书,入朝为官。”

从表面上看裴宽极为油滑,既不象张筠那般软弱,也不似陈希烈那样偏激,走中间路线,两边都不得罪,可事实上他是真正看透李隆基心思的人,要平稳顺利,不得惊动安禄山,否则又何必让哥舒翰写什么弹劾奏折。

果然,李隆基向裴宽投去赞许的一笑,徐徐点了点头道:“裴爱卿所言深合朕意,那你再说说看,如果朕将安思顺调入朝为官,谁来来接任更合适?”

裴宽早与永王商量过此事,哥舒翰是永王的坚定支持者,河西节度使一职非他莫属,只见他低头想了想道:“陇右、河西本是一体,战则合其兵,休则换其民,所以臣推荐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

李隆基笑了笑,他没有表态,眼一斜,他见杨国忠跃跃欲言,便笑问他道:“杨相国可是有好的人选?”

“是!”杨国忠站起身来瞥了李琮一眼,道:“臣看好的人选是安西节度使李清,他曾为沙州都督,与河西诸将颇熟,而且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由他来兼任安西节度使正当其时。”

杨国忠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久闻他们二人矛盾重重,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他今天怎么会变了性子,竟然推荐起李清来,众人面面相视,百思不得其解,

连李隆基也感到了一丝诧异,不过他并不表露出来,回到座位上对众人摆了摆手道:“朕有些乏了,今天便到此吧!”

遣散了众臣,李隆基也向兴庆宫进发,他走的是外城墙夹道,数千羽林军在左右严密护卫,

龙辇之上,李隆基正闭目休息,高力士则在一旁小心翼翼侍侯,快到兴庆宫时,李隆基微微睁开了眼睛,他一路都在考虑河西节度的人选,裴宽推荐哥舒翰,而杨国忠却推荐李清,说实话,这两人李隆基都不想用,本来就手握重兵,怎么可能让他们再兼一镇,这样岂不成了安禄山第二?

“陛下,要出城墙了,让老奴为陛下拉好车帘。”高力士上前小心翼翼将车帘给他拉上。

李隆基瞥了他一眼,忽然问道:“大将军,你对河西节度使谁来担任,可有好的想法?”

高力士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沉思了半天,才从嘴里挤出三个字,“封常清!”

天宝十一年初,由于哥舒翰的弹劾,李隆基免去了河西节度使安思顺的职务,将他调回朝廷任工部尚书,同时,调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为河西节度使,而空出的北庭节度一职则由安西节使李清兼任,自此,李清一心一意想谋取的河西节度使最终没有能到手,但无心插柳柳却成荫,他却意外地得了北庭。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