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会上的争夺(二)

李清回头,只见杨国忠似笑非笑地站在自己身后,目光阴沉,嘴角挂着一缕冷笑,他好酒贪色喜敛钱财,却做了弹劾官员操行的御史中丞;他好吃懒 做,赌术上乘,便自诩精于度支,户部侍郎做不到,却得了须‘丈尺间躬自审阅’的太府寺卿;他纵奴横行长安里陌、巧取豪夺他人财物,却成了维护长安治安、保 持都城稳定的京兆尹;身任三职,皆是位高权重的实职。

杨国忠的仕途平步青云,但没有达到他所渴望的飞黄腾达的境界,他痛定思痛,终于发现阻碍 来自与他患难相交、有恩予他的李清,随着他的地位提高,渐渐地心态也变了,从仰望到蔑视再到现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官商事件’、‘李惊雁和亲事件’,都 是杨国忠针对李清而专门炮制,只可惜没有能够成功。

从职务来说,李清的户部与杨国忠的太府寺界线分明,户部‘掌财经政务但举大纲不涉事务’,而太府寺则是具体事务的执行机关,‘掌财货、粮食贮藏与贸易诸事,凡四方贡献、百官俸秩皆归其出纳’,这就有点象后世的财政部与工商总局、国库、海关总署的关系。

但现在却有些变化了,李清建议成立‘官柜’,统管大唐货币,要将他杨国忠的左藏从太府寺划出去,还有少府监的铸钱,最后都统归户部直属,也就是说,户部要实管天下货币的收支、发行。

这就是杨国忠指李清不厚道的地方,他认为李清这次是借改制之便来加强自己的权力,他上下打量李清,脸上浮起一丝嘲讽的笑容,“我与李老弟认识也有多年了,一直以为李老弟的脚颇长,跑了南诏跑西域,而现在却忽然发现李老弟的手更长。”

李清仰天一笑,笑容诚挚地望着杨国忠道:“小弟手脚长点也是受皇上指使,为国操劳之故,实在不值一提,倒是杨大哥爱穿女装的怪癖,小弟今天才有耳闻,惭愧!惭愧!”

李清此言一出,旁边几名官员都忍不住‘扑哧’一笑,杨国忠裙带之癖,长安人人皆知,杨国忠的脸顿时涨成猪肝色,他刚要发作,李清却微微一笑,手一摆道:“该上朝了,杨大哥请归位!”

上朝的鼓声隆隆响起,五品以上的官员分置两列,从长长的龙尾道依次步入大明宫含元殿,含元殿宏伟高大、地势挺拔,为长安城制高点,从大殿口望出去,壮观 的长安城尽收眼底,让人不由生出揽万里江山入怀之感叹,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下,原本笑声不断的百官也渐渐绷直了嘴唇、拉长了脸孔,眼光肃然,一个个鸦雀无声。

‘当!’地一声钟鸣,当值太监高亢的长音久久地回荡在大殿上:“皇帝陛下驾到!”

两行仪仗随即举皂旗、黄罗圆顶伞而来,接着是数十名太监、宫娥以及近身侍卫鱼贯而入,片刻,才见头戴冲天冠、身着赭黄色纹绫袍的大唐天子李隆基缓步走来,在龙椅上坐定,下面百官在太子李亨的带领下一齐躬身施礼,“臣等参见皇帝陛下!”

“各位爱卿免礼!”

李隆基扫了一眼大殿,目光落在户部尚书张筠背后的李清身上,他微微一笑道:“今日乃大朝,所议诸事颇多,为节省体力,凡五十岁及从三品以上者,皆赐座!”

大唐官场论资排辈,能做到五品以上者大多已经四、五十岁,故此令一出,大多数官员都有了座位,李清虽不到三十,但他御史大夫的头衔未去,且爵位也到了从三品,故也得了座位。

未够资格的官员都自觉站到后面,不过寥寥百人,大殿里稍稍忙碌一阵,很快便安静下来,李隆基见状,便笑问李林甫道:“李相国,省试安排如何?”

李林甫出班施一礼,沉声答道:“启禀陛下,省试定在四月初十,距今尚有十日,按制由礼部和吏部会考,今年主考是礼部侍郎达奚珣,副考则为吏部考功署郎中苗晋卿,开进士、明经二科,目前从各地方云集京城士子已不下三万人,户部前日已经开始验牒,一切进展顺利,请陛下放心!”

李隆基点了点头,目光扫了一眼群臣,“达奚、苗二卿何在?”

“陛下宣达奚珣和苗晋卿觐见!”

达奚珣和苗晋卿同时从礼部与吏部的行列中闪出,走近玉阶,向李隆基施礼道:“臣等参见陛下!”

“二位爱卿,年年朕都会讲,科举是我大唐取士最主要的渠道,当以公正、公平为先,无论贫贱、尊卑,唯才是举,可记住了?”

达奚珣和苗晋卿深深施一礼,齐声道:“臣遵旨!”

李隆基见二人退下,又沉思了一会儿,方缓缓道:“自我大唐开国以来,盐政荒弛、赋税流失,开元三年朕曾整顿盐税,但因措施不到位,收效甚微,而今回实行专卖制以来,仅二个月盐税就达百万贯,年底突破三百万贯已成定论,所以朕和相国们商量,决定成立盐铁监,每道各设盐铁司,专施盐政专卖之事,现章仇相国提名原宗正寺卿李琳为首任盐铁监令,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李隆基的声音很小,几乎只有离他最近的太子李亨才听得见,李亨自伤愈后便深居宫中,无所欲、无所为,也没有人敢去拜访他,近两个月没有他一点公众信息,整个人就象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但没有他的信息,并不等于他不知道发生的一切,相反,他对朝中发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章仇党取代太子党成为朝中第二大派系,博陵崔氏通过联姻倒向李林甫,吏部则由于吏部侍郎杨慎矜的倒戈成为了章仇党的势力范围,而杨国忠则连任京兆尹、太府寺卿,渐渐开始脱离李林甫要自成党派。

这一切,李亨都冷眼旁观,但他更关心的是李清,从儿子的描述中,他已经猜出自己这次脱难,还是因为李清的幕后操作,可他做梦也想不到,连他中的那一箭都是拜李清所赐。

这时,当值太监对李隆基旨意的复述已经结束,命李琳为首任盐铁监令,征求众大臣的意见。

“太子可有意见?”李隆基对李亨微微笑道。

李亨略略欠身道:“儿臣赞成父皇的决定!”

“众位爱卿呢?可有意见?”李隆基提高了嗓音,这次不需太监转述。

大殿里一片寂静,没有人出言反对,皇上已经说得很清楚,这件事和相国商量过,已经是定论, 另外皇上昨日刚刚下了圣旨,因涉及窃盐案,免去李成式扬州刺史,改由李林甫的女婿张博济升任,这也就是说相国党和章仇党达成了幕后交易,如此,谁还会去自讨没趣?

“既无意见,盐铁监一事就此拍板,封李琳为盐铁监令!”

“陛下有旨,封李琳为盐铁监令!”

李琳快步走到玉阶前,双膝跪下道:“臣李琳谢主龙恩!”

随后,李隆基又批准了吏部的一些人事任免事项,渐渐地大殿里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下一件事便是讨论组建‘官柜’,这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赞成者有,反对者则更多,不少人都悄悄取出奏折,这是他们昨晚连夜写成。

“各位爱卿,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了殿中监事先散发的朝议内容,也应预审过‘官柜’的条例草案,成立官柜的意义朕就不必多言,这里需要给各位爱卿先说一句,此事事关重大,朕并没有结论,只希望众爱卿畅所预言,指出它的利弊,利大于弊,此草案可实施,若弊大于利,则取消这个方案。”

“陛下,臣有一些疑义想请教李侍郎!”这开头一炮的是御史中丞张倚,他生的四肢短小,头已经半秃,张倚也是李隆基所宠信之臣,凡他弹劾的官员十之八九都要被罢职处理,号称御史台第一刀,他原是太子党人,东宫案后,他不看好太子李亨,反去投靠了永王。

李隆基看了看张倚,也微微替李清担心,这张倚最善于抓住问题的漏洞,几句话便可集中要害,但李隆基也很想知道张倚发现了什么,便微微笑道:“张中丞可但问无妨!”

今天张倚也是有备而来,他慢慢走到户部的行列,先向尚书张筠行一礼,又直接向李清拱拱手道:“我只有一处不明,在草案的总纲里,李侍郎说新官柜主要是掌管天下货币,但里面的内容则有一条写着各县百姓可将租庸交至柜坊,视同已经完税,但我大唐丁户所交的税赋并不是铜钱,而是粮食布绢,这是不是和总纲所述不符?而且官柜一直要修到各县,钱又从哪里来?在下就是这两个问题,请李侍郎答复。”

李清跨出行列,向他回一礼,又给李隆基施了个了礼,这才回头道:“官柜就是只管货币收纳,并不管粮食布绢,之所以让官柜代收租庸,是考虑户籍帐册都是由地方制定,而再由他们自行收纳税赋,这样会有作弊的可能,而官柜就是第三只眼,可起到监察地方的作用,它所征的税赋将就近解押进官库,而且,以来若条件成熟,也可以考虑将实物租庸转为钱币税赋。”

不等李清说完,他的老对头,工部尚书李道复便接口道:“李侍郎也做过小县主簿,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这一下将地方的财权剥夺殆尽,若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如桥断、路坏,地方官府将无财物所用,只得向朝廷申请,这层层批转下来,没有一年也有半载,那地方上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了。”

李清瞥了他一眼,不急不缓道:“李尚书考虑得太简单了,各地征收的租庸本来就该归朝廷,再由朝廷给地方拨付,可现在,许多州县都有挤占、挪用朝廷税款的现象,似乎已经顺理成章,我所做的不过是重新将老制度理理正,这又有何诧异,难道李尚书在地方上为官时,税赋从来没有交给朝廷过?”

李道复脸一红,喃喃地一句话也说不出话来,便悄悄地退了下去。

“杨京兆可也是有话要问吗?”李清见杨国忠跃跃欲试,便冷笑着先替他说出来。

“不错!我是有话要说。” 杨国忠一步跨出,先狠狠地瞪了李清一眼,才向李隆基拱手道:“臣一直以为,户部制大纲而不举细务,现在李侍郎既要拿走太府寺的左藏,还有少府寺的铸钱使,却又要将这个所谓的官柜划给户部直辖,让人不得不怀疑李侍郎存有私心啊!”

李清嘴角轻轻一撇,摇了摇头,对于杨国忠的人身攻击,他连反驳的力气都省了,这种话,杨国忠说多了,最后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果然,李隆基脸一沉,却没理他,使杨国忠心里有一种一拳打空的感觉,顿时惊惶不已,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话。

不过杨国忠的发言却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官员们随即纷纷表态,皆认为此法太过于苛刻,将严重影响地方施政。

“陛下,在大唐各县组建官柜会增加人手费用。”

“陛下,需要先解决漕运问题!”

众人七嘴八舌让李隆基头疼不已,他瞥了一眼李林甫,见他轻轻抚须笑而不语,便问道:“李相国,你可有什么想法?”

李林甫早有腹案,只见他缓缓走到玉阶下,不慌不忙道:“老臣以为成立官柜这思路是很不错,但细节上略有点欠妥当,比如漕运问题,吸纳民间闲钱的问题,这些问题若解决不好,将来必有后患。”

“那依相国之见呢?”

李林甫微微一笑,忍不住捋了捋长须,“我嘛!有三个补充意见,一是在地方修建朝廷仓库,如扬州、成都、襄州等地,除了钱以外,其余物资皆可就近入库,不必进京;二是杨大人所说,臣也认为成立官坊确实不应直属户部,不过这倒也好办,单独设成一寺便可;第三,此事涉及地方与朝廷的关系,影响重大,不应仓促决定,臣建议可选某地方先试运行一两年,条件成熟后再向各地推广。”

“不错!不错!”

李隆基连声称赞,“还是相国的想得稳妥,深合朕意!”

他看了看李清,笑问道:“李侍郎,你以为呢?”

李清点了点头,“臣尤其赞同相国的第三条。”

“那就这样定了!” 李隆基断然道:“由户部牵头组建官柜,暂隶属户部,可先在陕州、绵州、苏州三地试运行一到两年,若可行,再向天下推广!”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