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起’之激励。
激励阶段要推出全篇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即主角要达成的‘遥不可及’的目标。
在‘小偷变英雄’的故事中,主角决定变成英雄,需要有一个推动事件。
比如看到女儿的日记,里面写同学父亲是救火英雄,同学们很羡慕,
而主角却不知如何成为英雄,问题和阻力在此凸显,情绪值略微向上。
这一情节让故事的基本要素更加明确。
时间上,是在主角看到女儿日记之后;
地点可能是在家里;人物包括主角、女儿以及女儿的同学;
事件是主角受到女儿日记的启发,决定成为英雄;
起因是女儿对同学父亲是英雄的羡慕,以及主角想要给女儿树立榜样的愿望。
同时,这一情节也留下了悬念与对比,悬念是主角将如何成为英雄,对比则是主角现在的小偷身份与未来英雄身份之间的巨大差异。
通过这几个情节展现出故事的初步轮廓,让读者或观众对故事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五、‘承’之进展。
‘承’的阶段,进展是关键。
主角明确目标后开始行动,但这些行动往往是无效的,因为主角仍依赖本能。
此时可以引入反派二次登场,同时为了丰富故事,需要设置一条副线,通常以情感线为主,引入女主是较为取巧的方式。
就像在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为了洗刷赤焰军的冤屈,开始在金陵城布局。
他虽然有着卓越的智慧和谋略,但在初期的一些行动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碍。
同时,他与霓凰郡主之间的情感线也在逐渐发展,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温情和色彩。
六、‘承’之转折。
转折阶段,主角在经历诸多困难后,要获得一次虚假胜利。
这是全文的第一个高潮点,主角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重要因素的改变。
比如在穿越小说中,可能是使用外挂;
在普通小说里,主角发现、创造一个来自自身的 bUG,利用其走捷径。
七、‘承’之二次转折。
为了让虚假胜利转变为真正胜利,主角要有第二次更大动作。
就像爱情小说里,第一次告白失败后,会准备第二次更盛大的告白。
例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中,主角们为了阻止犯罪集团的阴谋,常常会采取一些大胆而危险的行动。
虽然有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会引发更强大的反击,让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八、‘转’之危机。
‘转’的阶段,危机降临,这是主角的至暗时刻,面临最大考验。
由于前面反派逃跑,此时反派展开复仇,其能量和决心不亚于主角。
在这一阶段,主角必须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境,达到人生谷底。
例如反派绑架主角女儿,让主角在艰难抉择中退缩犹豫,最后决定去偷运钞车,情绪值向下,将故事紧张氛围推向极致。
这一情节如同黑夜中的暴风雨,让主角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和绝望之中。
它考验着主角的意志和信念,也让读者或观众为主角的命运揪心不已。
就像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里昂为了保护玛蒂尔达,陷入了警方的重重包围之中,他面临着生死抉择,这一情节将故事的紧张氛围推向了高潮,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九、‘转’之导入。
导入环节需要一个人或事件给主角强烈的情绪冲击,为故事上价值。
欧美电影中常出现类似‘导师’的角色进行夸夸其谈,较为取巧的方式是让配角甚至女主牺牲,虽然弄死女主风险大,但情绪收益也高。
在故事里,女主去和反派谈判被弄死,主角接到女主短信,受到情绪触动,欲望从偷运钞车变为与反派决斗,情绪值发生转变,推动故事走向高潮。
这一情节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主角前行的道路。
女主的牺牲让主角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力量。
它为故事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让读者或观众在感受到故事紧张刺激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十、‘合’之高潮。
‘合’的阶段,高潮戏是前面铺垫的集中展现。
动作戏里会有精彩打斗,爱情戏则是惊心动魄的表白。
正反派决斗并非主角一时冲动,而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前面女主给过建议被主角否认,此时重新采纳。
例如在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中,超级英雄们与反派展开的最终决战,场面宏大,特效震撼,让观众们热血沸腾,充分感受到了高潮戏的魅力。
十一、‘合’之结局。
结局是全文情绪的归宿,根据故事类型不同,结局也有所差异。
喜剧应是大团圆,让读者或观众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悲剧可以是主角与反派同归于尽,引发人们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爱情故事要开花结果,满足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修仙小说则主角统治全宇宙,展现主角的强大和辉煌。
不过一般建议采用积极向上的结局,避免悲剧和解开放性结局。
结局要呼应前文,回到故事主线,通过小事件展示主角目标达成,同时主角身份要发生改变,实现成长,完成‘人物弧光’,让故事有一个圆满的收尾。
比如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后,虽然没有成为大富大贵之人,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这一结局与故事前文所展现的孙少平的奋斗历程相呼应,让读者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美好,也为整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以上便是运用‘节拍器’创作故事的基本方法。
按照这个框架,挑选任意题材,都能构建出一篇完整的小说。
完成初稿后,检查每个情节点是否合理,分析每个序列结果的情绪价值是向上还是向下。
会发现情绪价值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如海浪般起伏,这便构成了小说的骨架。
之后,根据人物性格修改对话,让对话更加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依据故事情节添加环境和心理活动描写,让读者或观众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感受主角的内心世界;
再按照个人风格调整文风,为小说增添独特的魅力。
最后,隔几天重新审核小说,确保情绪价值符合小说调性和主流社会价值观。
按照此框架创作,情节会自然涌现,让创作过程更加流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能够运用手中的工具,打造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