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在垂拱殿并论功封赏。所有功勋将领皆得到赏赐,却唯独没有提及陆文龙的名字,众人倍感疑惑。
正这时,太子赵眘接着宣道:“另北伐西路元帅陆文龙,不负皇恩,居功最着,特封北关镇守节度使,都领潞安州节兼府州兵马都总管,潞安郡王,赐紫袍金带;妻韩秀君,封卫国夫人,掌印,赐凤冠、霞帔;妻嵬名德白,系夏国公主,封潞安郡王妃,愿宋夏两国永世盟好;部从乌天鼎,封亲卫军都虞侯……”
被册封郡王,陆文龙实在没有想到。他原本是想回潞安州归隐,如今却接替了父亲当年的官职,韩秀君和李香童两位夫人也都得到了封赏。
此刻的众将皆是喜悦之色,陆文龙隐隐抬头看向了龙椅上的高宗,发现他正看着自己,微微点头。
想来这圣旨还有下文,果不其然,太子继续宣旨:“军师诸葛小星,谋略过人,封昭仪参史;正将高青鸾,斩将夺旗,封昭烈将军。钦此!”
……
“臣谢皇恩!”众将齐声呼道。
“众卿平身。”高宗朗声说道。
众将起身之时,心绪却难以平复,大丈夫舍生忘死,为国尽忠,是何等荣光。今凯旋归来,既承先辈遗愿,又得天恩庇护,功名在身,心愿足矣。
散朝之后,大家回到住处,相互多是恭喜之词。
朝廷对每人的赏赐、以及官职、属地、兵马都有详尽细则,不多时便有内侍依次宣读除书,众人多已了解。
傍晚,陆文龙和家人围坐一桌,其乐融融。
“既封我做了将军,怎不受我兵马,只说准我随潞安郡王赶赴潞安州,真是岂有此理!”高青鸾说道。
诸葛小星看了看陆文龙,说道:“我哥哥做了礼部侍郎,我好歹也算是个京官,怎么也要跟着你去潞安州啊?”
李香童一撇嘴,说道:“要我说,还是陛下会识人,知道你们一心只想着跟我大夏驸马走,哪有心思做官!”
“就是就是!”韩秀君也附和道:“你们既合了心意就莫要卖乖了!话说回来,真要是强留你二人,只怕这临安城怕是再无宁日喽!”
“哈哈哈!”
高青鸾道:“啧啧啧!做了卫国夫人的人,确是不一样了,言语间皆是国家社稷的大事啊!”
诸葛小星也不闲着,说道:“还有公主大人,如今又是郡王妃,可是得好生伺候着。”
这四个人明明早前都是水火不容,如今却分成了两派,都不是好惹的主,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好不热闹。
芯草看在眼里,一边给小念儿喂饭,一边笑着说道:“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无论走到哪里,都心安意暖。”
几人纷纷看向芯草。
这是芯草的心里话,也是在座几人的心中所想。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还是芯草姐姐明事理,不像你们那般抱怨!”
“平日里也是姐姐照料的周到。”
“芯草柔情似水,你们怎就不学学?
“芯草整日忙里忙外,待到了潞安州,你们可要帮着芯草多分担些才是!”
这四人又开始“拉拢”芯草了。
芯草讪讪道:“你们呀……”又看向陆文龙,见他闷头吃饭,遂道:“文龙,你也是说说她们!”
如今,芯草已改了口,不再称“主人”了。
陆文龙闻言,笑而不语。
此后数日间,军中各受封将领先后动身,前往赴任。分别之时,送上祝福。
这一日,陆文龙等人也都收拾妥当,准备动身。
太子赵眘、岳雷等人皆来送行。
“文龙兄执意离京,本宫心实不忍啊!”赵眘是不希望陆文龙离开的。
陆文龙礼道:“文龙本无意为官,只想回归故乡,做个闲散之人,承蒙陛下恩宠,太子殿下抬爱,委我以边陲大任,自当竭尽全力,守土安民,不负国恩!”
赵眘拉住陆文龙的双手,说道:“文龙忠心可鉴,实乃国家民族之幸,黎民苍生之福啊!”
陆文龙道:“太子殿下明辨忠奸是非,雄才大略,他日开创盛世,更是我大宋之幸,百姓之福!”
赵眘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边岳雷等人也来到近前。
岳雷说道:“兄长不在身边,小弟心实不舍啊!”
陆文龙笑道:“京城有贤弟与弟兄们护持,可保无虞。若想念文龙,可以书信告之。”
岳雷道:“能与兄长并肩作战,施展报国之志,乃小弟之无上荣光!”
陆文龙也道:“与诸位兄弟同甘共苦,为国家民族而战,亦是吾之荣光!”
这边严成方、关铃、狄雷、樊成、杨继周、张节等人也不禁动容。回想起出生入死的征战岁月,心中澎湃,情难自已。
有不少临安百姓也来送行,令人感动。
众人送至城门处,一众兄弟洒泪分别。
陆文龙这一行人,宛如一个大家庭:前面开路的是寇嗣宝和霁兰,这两人整日如胶似漆,就等着成亲了。李香童和念儿、韩秀君、诸葛小星、芯草,她们则是乘坐马车。高青鸾依然和陆文龙骑马而行。高德决定跟随小姐同行,他和王佐、李老怪这三个老兄弟倒很是投契。小玉、水莲、荷香同坐一乘马车,春黛、夏花、冬韵则是骑着马,乌天鼎和秋月二人跟在最后。
数十亲卫也跟随同行。经历多场恶战,龙影修罗亲卫所剩无几,可他们忠心不移,一生追随!
张元和陈京已接上家眷,前往赴任。如今宋金新修疆界,潞安州所辖州府郡县较之从前大大增多。张元、陈京受封总兵,治下亦归属潞安州统管。换言之,张、陈二人依旧是陆文龙的属吏,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美差事。
出了临安城,一路向平江府而发。
收复河山,迎回二圣,使金邦称臣纳贡,这也是韩世忠等人的夙愿,如今陆文龙他们做到了,此等不世之功自当回家报喜。
相信韩元帅定会为女儿女婿和这些英勇的后辈们感到骄傲!为国家有如此忠臣良将感到欣喜,也为他的昔日袍泽感到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