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2年,齐顷公因在朝堂上公然羞辱晋国使者郤克,以及卫国使者孙良夫,曹国使者公子首和鲁国季孙行父。
这致使齐国和晋国,卫国,曹国 ,鲁国关系骤然紧张,特别是和晋国关系已经到了兵戈相向的地步。
晋景公好不容易以会盟之名,劝说郤克熄火,于断道召集鲁、卫、曹,等国举行会盟,意在孤立齐国,彰显晋国霸主威严。
而另一方面,郤克直接带领家族士兵,联合卫国进攻齐国。
齐顷公畏惧于晋国威势,加上楚庄王病重,楚国无暇顾及齐国安全,而自己得罪了郤克,知道去了没好果子吃。
齐顷公不敢亲自前往,于是派遣高固前往,高固也知道这次去了没好果子吃,于是又拉上齐国有头有脸的大家族晏弱、蔡朝、南郭偃四位重臣和自己一起前去赴会。
四人一行离开临淄,一路长途跋涉,就在抵达卫国敛盂(今河南濮阳东南)时,便通过多方渠道听闻晋国对此次齐国来使已抱定强硬态度。
晋国朝堂上下皆对齐顷公的傲慢之举耿耿于怀,而郤克已经发话,发誓要借会盟之机对齐国施以惩戒,所以这次郤克显然要报复去年他在临淄之辱。
高固可是知道郤克为人,并且晋国人可不是好鸟,他们最是不守礼法,一旦踏入晋国断道,恐怕自己小命落到郤克手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固在内心极度恐惧之下,竟然也顾不得自己主使身份,直接颠了,留下副使晏弱,南郭偃和蔡朝,自己一人匆匆逃回齐国。
晏弱、蔡朝、南郭偃三人天亮才知道高固不见了,面对这一突然变故,晏弱并没有退缩。
晏弱握紧佩剑,神色凝重地对蔡朝和南郭偃道:“吾等都是齐国卿士,如今身负君命前来会盟。
倘若我们贪生怕死,不去替国君会盟,那么齐国定然会遭受五国围攻,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回去面见国君,宁死也要完成国君使命!”。
三人抱定必死决心,硬着头皮赶往断道。
等到他们来到断道,晋景公和郤克一看,齐顷公没有来,并且也没有委派齐国重臣,三位上卿崔杼,高固和国佐。
因为齐国高氏,国氏,崔氏才是齐国有头有脸的人,现在晋景公明确表示,断刀之盟是诸侯峰会,四国国君都亲自前来。
你齐国姗姗来迟不说,齐顷公竟然不来,这也就算了,齐国三位上卿也不来,不是郤克上次回来发火,齐国是真的狂妄至极。
于是晋景公和郤克断然拒绝齐国使者参加会盟,晋国,卫国,鲁国,曹国四国在断道举行会盟,盟约上直接提出,今后要联合讨伐对周天子有二心的诸侯,意图直指齐顷公。
晋景公与郤克等人为了报复齐顷公无礼之举,直接下令将晏弱、蔡朝、南郭偃扣押,分别囚禁于野王、原城、温地三地。
囚禁期间,三人虽身陷囹圄,却始终保持气节,未向晋国屈服,并且指责晋国人无礼,就压使者乃是违反礼法。
这时候,晋国大夫苗贲皇出使卫国途中,偶然见到被囚的晏弱,目睹其虽衣衫褴褛,却仍不失庄重,对其气节深感敬佩。
苗贲皇就是斗贲皇,也就是斗越椒的儿子,其父亲斗越椒被楚庄王诛杀,斗贲皇逃到晋国。
晋成公册封他为晋国大夫,改名为苗贲皇。
苗贲皇返回晋国后,立即找到晋景公,向其谏言道:“启禀国君,齐顷公为何不敢前去断道会盟,那是他知道在临淄,得罪了大夫郤克和卫国,曹国,鲁国使者。
齐顷公虽说此举荒唐无礼,但是我们晋国又是如何呢?齐顷公不来,那是惧怕晋国有些人,他们飞扬跋扈,就连国君命令都敢违抗。
而齐国使者能不知道此次前来,定然受辱,听说他们原本派了上卿高固前来,高固听说郤克要那他开刀,人家半路跑了。
剩下齐国三位使者,那是不顾性命安危前来会盟,我晋国却将其囚禁,听说郤克大夫还要杀了他们。
你杀的是为国君分忧解难,不怕死的忠臣,这样可是有损国君威望啊!
现在囚禁了齐国使者,谁最高兴,定然是晋国的仇人楚国和秦国,因为晋国又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齐国。
齐国国内反对与我晋国结盟者,定然会劝说齐顷公与晋国为敌,折辱了使者,其实是给国君脸上抹黑。
此举更令其他诸侯心生寒意,前来会盟,你要杀了别人使者,前无古例啊!
这样举动对于晋国霸业是百害而无一利,请国君三思。”晋景公思索再三,觉得苗贲皇讲的有理。
于是晋景公找来郤克,告诉他此举不妥,还是放了齐国使者,答应他们的会盟请求。
郤克也知道这样不妥,但是为了报复齐国,他还是想着把晋国和齐国关系搞砸,自己好出兵攻打齐国报仇。
于是郤克表面上答应前去和齐国使者谈判,然后赔礼道歉,两国会盟。
实际上郤克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狱卒放松对晏弱的看守。晏弱看到晋国人看守不严,心说我赶紧跑吧!
于是晏弱趁着夜色,巧妙避开守卫,然后撒丫子就跑,最后才逃回齐国,而蔡朝与南郭偃也先后逃回齐国。
这件事传到士会耳朵里,士会心中知道,如今郤克为人易怒,并且极其自私,将个人荣辱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
现在会盟期间,竟然发生扣押使团的事情,并且郤克不报此仇决不罢休,自己要是在出面阻拦,就会得罪郤克。
要是有郤克一直捣乱,万一哪天和楚国,秦国,齐国爆发大战,那么自己作为三军元帅,执政卿,就会和当年的荀林父那样。
自己指挥不动郤克,出了大问题一定是自己背锅,现在的朝堂要是自己出了事,可没有人帮我说好话。
士会历经多朝,早已看透官场的风云变幻,更明白急流勇退的道理,也希望为家族的长远发展考虑。
于是,士会决定辞职,把中军将的位置让给郤克,让他得以掌握军权,在日后处理晋齐关系时有更大的话语权。
公元前591年八月,士会突然卧病在床,然后直接上书晋景公,告诉晋景公自己老了,身体不济,如今晋国局势严峻,国家不能没人主政,于是举荐郤克为中军将,三军元帅,执政卿。
欢迎阅读下一章,春秋五霸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