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将领一个个神情凝重,毕竟这是战争,战争可不是闹着玩,是会死人的,所以大家根本就轻松不起来。
陈忠义也差不多如此,他能力比较平庸,又不是百家之人,根本帮不上忙。
唯一可以帮忙的,就是自己以前负责的运输了,承担着炎国大部分的物品的运输行为。
这次他就是要运输盔甲武器,以及掩护军队进入杞国和宁国两地,还要负责粮食运输,战争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
唯独海大富心情不错,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一边品茶一边听着大家的商议,要不是他手在弄着茶杯,甚至都怀疑他是不是在打瞌睡。
别人心情不好,但是海大富心情是真不错,他可不是装的,心情是真的很不错。反而有点兴奋。
原因很简单,他要再次复制当初洛城的粮食事件了。
当初的事情,搞得周围几个国家都提高了警惕,他的大名也传遍了周围各国,自己也得偿所愿被重用了。
名声虽然不小,但是有不少是骂名,让他名声有所传播,却并不足以让他更进一步。
他虽然是商家之人,爱财确实没错,但是他也同样爱名啊,毕竟是百家之一,哪有不爱名的。
所以他也想更进一步,成为所谓的泰斗。
不是他野心大,而是现在的炎国,名宿真的不太吃香了,珍贵是珍贵,但是却不是最顶尖的。
稷下学宫的各家,都在追求更高的名望,就担心自己家在稷下学宫落后,从而被淘汰了。
商家同样如此,拼了命的打算更进一步。
如今的稷下学宫,内卷实在是太严重了。
以前百家很少同台竞技的,所以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发展比较平稳。可是稷下学宫百家太多了,那些老六表面上和和气气的,私底下一个比一个努力。
内卷的不像话,谁也不敢放松警惕。
虽然稷下学宫没有淘汰的规则,但是如果一个学子都招不到,那实在是太丢人了,和淘汰有什么区别。
所以他们商家也必须努力才可以,他也想更进一步成为泰斗,这样就有机会成为大博士了。
于是在商议应对皇都威胁的时候,他也是脑袋转的飞快,别看年纪已经大了,但是脑袋还算可以。
思考之后,他献上了自己的策略,打算复制当初洛城的事情,亲自过来指挥这件事。
简单来说,那就是他以三倍,四倍的粮食价格,以远远高于市场价的水平,把两国粮食给搜刮干净。
同时暗地里操控两国的粮食价格,让民间粮食涨价到八九十倍甚至更多,让国家无法筹到粮食给皇都的军队。
等到战争结束了,他再把粮食以八九十倍的价格卖给两国,一举搜刮干净两国民间的财富。
到时候该给的税收一分不少,可以说两国国家富裕了,但是两国百姓就要破产了。
而对于炎国来说,四倍的价格买入,再以十倍的价格卖出,不仅把厉夏交代的事情给办了,同时还把钱给赚了。
一入一出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可以把赚来的钱用作抚恤或者奖赏,用杞国和宁国两国百姓的钱来打仗。
至于两国百姓可能会破产家破人亡,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海大富现在是炎国的官员,他要为炎国的百姓负责,管不到两国百姓。
多少有点残忍了,但是他们就算是求,也只能求他们自己的大王才对。
这段时间,两国大王从炎国赚了大量的财富,只要两国人王愿意,完全可以拿出来救济百姓,虽然杯水车薪,但是问题也不会太大。
但就要看两国人王是否当人了,如果不愿意拿出来的话,估计有不少人会饿死。
这个计划听起来简单,但是却需要有人随时把控,还要有敏锐的嗅觉才可以,不然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例如如何搜刮干净存粮,以及什么时候抛售出去,再有就是如何操控粮价,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要杜绝其他渠道的粮食进入。
一旦有人破坏了计划,还要及时抛售止损等等。
这些都需要海大富亲自坐镇,及时掌握最新的动态,听起来简单,主要在于如何操刀。
当然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或者势力作为后盾,道理很简单,商家很多人也能够想明白。
但是没有国家支持,最开始收购需要大量财富,就没有多少人能够拿出来,这计划的启动资金有点大,一旦开始不能半途而废,不然所有的钱财都打了水漂。
没有强大的后盾,万一有其他的势力介入,也根本没有办法阻止。
更何况你在一地闹得这么大,民怨沸腾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后盾,你敢这么做的话,绝对是血本无归不说,能不能活下来还不一定。
粮价高到一定地步,当地的政权也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毕竟民怨沸腾,很可能导致政权更迭。
所以苗头不对,政权肯定是亲自下场干预,甚至直接抢你的粮食,想要操控这种事情其实很难的,需要的条件太多了。
但是海大富的条件足够,炎国就是海大富的后盾。
以炎国的体量,能够拿出这么多的财富,不会半途而废的。
同时炎国在这里,两国也不可能亲自出手抢夺,你要是真的在乎百姓,最多也是花钱购买,不会下场抢。
如果不在乎,任由事态发展的话,那么海大富的计划算是彻底的成功了,到时候盆满钵满的。
为了不让他们找到动手的理由,海大富该给的税收一分不少。
当地的政权也可以跟着大赚一笔,当然损失的是当地的百姓,所以海大富这个计划,听起来简单易懂,但是操控起来并不容易。
好在炎国需要这个计划,逼迫皇都军队进行攻城战,海大富需要这个计划赚取名声,可以说是双赢。
海大富这次不是为了钱,赚的钱都是国家的,他就是为了名声而来,所以他最为轻松。
毕竟他只负责宏观计划的制定,也不需要冒险去杞国和宁国,收购粮食自然有商队完成,到时候陈忠义把盔甲武器运过去之后,回来的时候运送粮食就行了。
这一来一回,把消耗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