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来易当然知道有储物法器这种装备存在,但据他所知道的情况是,储物法器并不能装纳活物。
现在夏国拥有战宠的人也有一些了,但他们的战宠都是跟在身边的,不管大小,也没地方藏。
那苏墨就这么过来了,是把他们的战宠养在别处了吗?
见对方着急,苏墨也不耽搁。
她解释道“带了带了,这次过来准备了188只爬虫幼崽,这是第一批,就是剩下的还要些时间。”
“太好了!在哪呢?要不要我安排车跟你去接它们过来?”
“能先有这一批也很好,苏校长你不要有压力,缓些日子再送剩下的来没关系的。”付来易迫不及待。
苏墨一愣,她这才想到夏国现在拥有的储物法器并不能装活物,又再次解释。
“爬虫幼崽我带来了,都在我的授业塔里。”
“授业塔你们应该都知道吧,跟授业塔绑定的教室空间是可以放活物的。”
跟授业塔绑定的教室都可以放活物,更何况绑定了整个授业塔的她,当然不缺可以存放活物的地方。
知道知道!那东西才出现在学院山顶上时,他们就得到消息了。
没错,虽然苏墨用工作契约保障了员工对自己的忠诚,但学员是没有的,学员都是从夏国各地招收的,他们背后是谁,学院会了解。
只要不是对学院有恶意,有危害的,不管是什么背景学院也不会管。
所以,其中是有很多“眼线”的,军部的人能知道授业塔很正常。
见付来易眼里开始冒出羡慕、想要的光彩了,苏墨立刻取了一只爬虫幼崽出来,放在两人中间的会议桌上,还往付来易那边推了推,让他“验货”。
“付将军您看看吧,就是这样的。”
“虽然这批幼崽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出战已经没问题了。”
“让它们在战斗中成长更好!我现在的爬虫大军厉害吧?都是在一次次历练中成长起来的。”
爬虫的基本能力之前签协议的时候就已经写明了,苏墨没有赘述。
付来易的注意力也确实立刻就被转移,什么授业塔啊,他现在只看得到桌上的爬虫幼崽。
看着那纯黑的硬甲小虫,眼里一点也没有见到虫子的不适,反而晶晶亮。
瞧瞧那幼崽,时而将自己卷曲成一颗光滑溜溜的8号小黑球,时而又舒展开身体,暴露出细小的两排节肢跟只蜈蚣一样爬来爬去的,可真是活力满满啊!
苏墨指了指地面问道“要试试它的能力吗?”
付来易看向苏墨,又看向地面,有点不确定。
营地建筑的材料都是特别订制的,哪怕是用在地板上的材料也是各种性能都比较高的,他知道爬虫一族能钻地,那不也是土地吗?
苏墨笑了,给了这只小爬虫一个指示。
她虽然没有契约对方,但苏墨跟虫后是主仆契约,身上也不乏大黑球的气息,在她的灵能引导下,爬虫幼崽能大致明白该做什么。
“这批188只爬虫幼崽里面只有80只四阶的,其他都是三阶的,这只是四阶。”
苏墨说话的同时就见那幼崽从桌面掉下去了,嗯,只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崭新的小洞。
等两人低头朝地板上看去时,那里也只剩一个小洞了······
付来易一惊,急忙问道“它钻哪里去了?”
要知道,营地很多建筑体内是藏的有设备的,可不能乱来啊。
“小苏,我看过了看过了,快让它出来。”
苏墨嘴角抖了抖,眼神示意他转头。
付来易转头看去,果然看见了探头探脑钻出来的爬虫幼崽。
苏墨坐直身体,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
刚还有点迷茫的幼崽细小的触角顿了瞬间,之后便忙不迭的扭一扭爬过来,顺着桌腿爬到苏墨敲击的地方。
付来易松了口气。
想到脚下地板,他问道“它只管打洞,不管回填的吗?”
周围可一点碎渣都没有见到。
苏墨“·····”
“地板太硬了,它扒拉不开就直接给材料吃掉了。”
付来易“·····”
一只幼崽都那么“狠”了,果然,大黑球的爬虫大军对蓝星是嘴下留情了。
“它的防御能力也很不错的,契约之后能有部分能共享到主人身上,但能分享到多少还得看主人本身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话里意思很明显了,有天赋就能多分享些。
这些都是付来易之前就知道,只是这所谓的天赋夏国还没有能力量化,苏墨也没办法检测,所以他们挑人的时候,只能往身体素质上面下功夫。
那种修炼前就体质不错的,会被优先选择。
“您要攻击它试试吗?现在夏国军部常备的单兵武器都可以。”苏墨真诚发问。
像灵能炮那种程度的当然不行,但那也不是单兵武器,虽然苏墨能一个人操作十台,其他人可不行。
付来易摇头。
“不用了,它们有多少能耐我们之后训练时自然能知道,我们不怀疑小苏你给的资料。”
对方都这样说了,苏墨也不强求。
“那行,不知道契约阵盘您这边准备好了吗?”
付来易一挥手。
“早已经准备好300个阵盘了,剩下的订单也下了,就等学院那边交货。”
突然要大量契约阵盘,学院的存货也不足够供给的,仓库里所有契约阵盘都被军部薅光了,柳莫兮这会儿正带着助手赶工,这段时间都要铺在契约阵盘上面了。
完成了军部的订单,还要做协会的。
虽然柳莫兮已经教会了不少学员处理材料,她只需要做最后的炼制那一步,那也不容易完成呢,需要些时间。
“就是契约这事还得麻烦苏校长在旁辅助一下,让契约能更快的顺利完成!”付来易说道。
如果苏墨不帮忙,他们自己来做肯定会浪费时间,虽然要契约的只是幼崽,可他们确实很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不止是军部,协会也一样,说到底还是实践太少了,经验累积不足,还没有人能总结出一套稳定的契约套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