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曾匆匆地离去,去安排华光集团贷款的事儿。
林永康的目光随着赵世曾的离去而缓缓收回,最后停留在了王志远的身上。
王志远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对林永康的反应早有预料:“怎么?对我如此大方地帮助华光感到惊讶吗?”
林永康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坦率地回答:“确实有些,不过我想您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吧?”
王志远哈哈一笑:“当然啦,除了我们之间的交情之外,交好赵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毕竟,赵家在香江可是本地的望族,在香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林永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他想起了另一件事:“对了,这次来还有件事要向您汇报一下,就是关于美丽华大酒店那边,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王志远稍稍沉默了片刻,:“美丽华大酒店嘛,按照之前的约定,目前还是由杨秉正负责管理。”
说到这里,王志远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前我们先把重点放在美丽华的审计工作上,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至于管理方面,可以暂时保持现状,但我们的人要进入管理层,我想杨秉正应该不会拒绝这个要求。”
“明白,那我们派谁进入美丽华的管理层呢?”林永康紧接着追问道。
王志远稍稍沉思了一下:“嗯,当初跟着利智进入大酒店集团的那几个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对于酒店管理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吧。
你从他们当中挑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人去担任这个职位。”
林永康听后,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好的,老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罢,他正准备转身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林永康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又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对王志远说:“老板,还有件事要跟您汇报一下。罗德滔就任香江证监会主席,我们按照惯例去道贺了一番。”
王志远闻言,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他思索片刻后,:“哦,罗德滔?他是澳洲人吧?”
林永康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老板。从1989年开始,曾经在澳洲证监机构NcSc担任要职的罗德滔、高士宏、迪勤思等人,就相继来到香港证监会任职了。
毕竟英联邦的高级公务员经常会进行调换。
其中,罗德滔在1990年的时候担任香港证监会的副主席,到了1992年,他就升任为主席了。”
香江媒体将这些来自澳洲证监机构 NcSc 的人统称为“澳洲帮”,王志远深知这是英联邦最后的统治手段。
林永康继续说道:“罗德滔一上任,便立刻对联合集团展开了调查。”
王志远听闻,不禁抬起头,目光投向林永康,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个名字——李明治。
王志远对李明治并不陌生,他曾在后世读到过一本关于香江经济的书籍,其中对李明治的描述颇为详细。
书中着重讲述了李明治的资本挪移术,以及他与澳洲帮之间的恩怨情仇。
据悉,罗德滔为了调查李明治,特意从港府申请了高达 4600 万港币的经费,并最终出具了一份长达八百多页的调查报告。
王志远对李明治的故事充满了兴趣,他不禁好奇地追问:“李明治吗?”
林永康肯定地点点头,接着感叹道:“没错,就是他。李明治的胆子可真是够大的,他的资本技术也相当厉害。”
不仅如此,林永康还透露,李明治与澳洲帮的结仇,其实是从澳洲就开始的。
李明治是佳宁集团陈松青的同乡,这两个人的手段还是颇有些相近。
1981年,李明治毅然决定离开故土,前往遥远的澳洲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筹备,他终于在1984年成功移民澳大利亚,并在此地创立了辉煌澳洲集团公司。
经过多方洽谈,李明治邀请到一家实力雄厚的英资财团作为大股东,为辉煌澳洲注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
在英资财团的大力支持下,辉煌澳洲收购了:Enacon primtronic和wormald Lnernational。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李明治在这场收购中玩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拆骨术”。
他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集团内股权调整,将生产灭火器的wormald公司逐渐掏空。
在1985至1986这短短一年间,wormald公司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其原本高达6000万澳元的资产竟然不翼而飞!
除了核心成员外,所有的股东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他们手中的股票瞬间变得一文不值,犹如废纸一般。
而李明治却在这场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巧妙地将资产转移到了自己名下。
不仅如此,李明治还在集团内外的多家公司之间进行着极其复杂而频繁的交易。
这些交易让人眼花缭乱,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炒股老手也难以分辨其中的真正买家和卖家。
众股东被李氏魔术玩得晕头转向,自然引起澳大利亚证券委员会一 NcSc 的密切关注。
其间,有一家来自香港的代理公司,正把澳洲 hooker corporate 公司的股价炒高。
NcSc 调查后,断定是李明治在幕后操纵,NcSc 认为抬高股价是不能接受的行为。
1986 年,NcSc 公开谴责李明治逃避股市交易规则,造市牟利,暂停了辉煌澳洲的股票交易,并进行聆讯。
李明治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三十六计走为上,李明治就来到了香江。
聪明的李明治知道香江是谁的地盘,为了亲近中资,黎明就将辉煌澳洲21%的股份卖给了中信香江。
李明治接下来安排辉煌澳洲在香江借壳上市,收购兆安地产。
因超过 35%的临界点而未全面收购,受到香江证监会与收购及合并委员会的点名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