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心里倒抽口凉气,这个郑向东看来不是没能耐。他这一句话出口,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他们祖上就善于预测大事,看来真是家学渊源呀!
杨明还在沉思,郑向东又接着说道:“你在这个时间出来,想必是有原因的。如果是为了躲我说的事情,那我就不得不怀疑,你是不是同道中人?”
杨明张张嘴,叹息道:“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你知道你堂妹比你牛,我和她关系匪浅,知道点儿事情正常。倒是你,身怀见识,为什么……要躲在这里浪费生命呢?不如大大方方打出个名气来……”
杨明话没说完,郑向东摆摆手:“你怎么知道我没名气?实话告诉你,我现在就是个神棍。我街上那间商铺就是我平常坐馆的地方,专一给人算命解惑。期间有不少事情都兑现了,我现在在唐人街也算是个名人。”
“神棍?你是说……你现在成了个算命先生吗?”杨明惊讶不已。
这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刚才郑向东寥寥数语间显露的见识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明明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格局和底蕴,怎么看都该是那种运筹帷幄、藏于幕后的角色,怎么会落到靠在街头摆摊算命混日子地步?
杨明上下打量着郑向东,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玩笑的痕迹。可郑向东脸上神情坦然,甚至带着点不以为然的淡然,完全不像是在说笑。
“怎么,不像?”郑向东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我那铺子就在街口第三间,不算起眼,但在唐人街这一亩三分地,熟客可不少。每天都有人排着队等我批命,你要是不信,明天去瞧瞧便知。”
杨明张了张嘴,半天没合上。他实在没法把眼前这个木讷男人,和那些在街头摆着八卦图、拿着铜钱故弄玄虚算命先生联系到一起。
尤其是想到郑家祖上那“善于预测大事”的家学渊源,郑向东这手本事,若是真用来正经谋划些什么,哪会是现在这般光景?
“你……”杨明深吸一口气,“你这一身本事,用来给人算姻缘、测祸福?这不是……”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终究没把“暴殄天物”四个字说出口。
郑向东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给人算命解惑,未必就不是正经营生。
再说了,这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藏着的人情世故、世道变迁,可比那些高门大院里看得清楚多了。我在这儿坐馆,看的是命,悟的是道,怎么能说是浪费呢?”
杨明内心叹息不止,各人有各人活法。郑向东前半生饱受屈辱,现在能在唐人街受人尊敬,这份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或许真的比什么都来得实在,说不定就是他内心想要的一种生活。
问起唐人街有没有真正值钱文玩?郑向东摇头道:“这里不比国内,那些古董店看着琳琅满目,多半是些新仿的玩意儿,或是些不值钱的老普品。想在里头淘着真宝贝,难喽,比登天还难。不过,我倒是认识一位古玩店老板,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私下里问问他。”
杨明叹息一声:“算了,我这两天就得动身去英吉利,行程都定好了,怕是没功夫细琢磨这些。”他望着郑向东,认真地说:
“往后要是有什么靠谱玩意儿,你帮我留着。这趟出来我才发现,跑遍了世界,还是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东西有味道。我以后肯定会常来的。”
郑向东一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行,这话我记下了。说起来,我手里那几件像样的玩意儿,都给你了。你给的价够实在,出来混了这些年才咂摸过味儿,合着你给我的那数,搁这边就是天价了。”
这唐人街那些古董店的价格,能低到让你咋舌。巴掌大的青花小碟,画工糙得像学徒练手,老板敢喊个三位数。稍微带点年头的红木小凳,缺了条腿用铁丝捆着,也就卖个快餐钱。
真不像国内圈里传的那样,说什么海外藏着多少漏可捡,依我看啊,多半是些没人要的边角料,正经东西早被挑拣干净了。”
话锋一转,他看向杨明,眼里多了些琢磨的意味:“不过你去欧洲倒是正经有盼头。你想啊,当年八国联军那群人,从咱们那儿扛走多少好东西?瓷器、字画、青铜器……论起稀罕物件,他们手里攒下的怕是能堆成山。
这都过了多少年了,家里头的后人未必懂行,说不定正想着往外抛呢。你这趟去,要是运气好,指不定真能淘换着几件压箱底宝贝。”
晚上就在郑向东家里凑合睡了一觉,隔天起来,两人一起去吃过早点,杨明启程回洛杉矶。郑向东一直看着杨明登上车,这才依依不舍扭头回去。
庄革生还在跑着办公司各种手续,和杨明简单说了一下进展情况,继续忙去了。杨明见他没时间陪自己,索性就订了机票,直飞伦敦。
再次来到英吉利,差不多就是是儿子一岁生日了。
李莉在伦敦郊区买了房,离主城区不远。郊区住宅多为独栋或联排别墅,带有花园,居住面积远大于市中心公寓。郊区人口密度也低,绿化覆盖率高,噪音和空气污染较少,整体生活节奏更舒缓。
李莉接上杨明,开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自己买的别墅附近。路上,李莉给杨明介绍:“这里是伦敦的卫星城,配套学校、医院、商圈都很完善。生活成本、环境、空间等方面有优势,通勤条件也很便利,很多伦敦人都愿意选择住在这里。”
杨明看看越发明艳照人的李莉,开玩笑道:“你现在心态有问题,我大老远来了,你不说给我亲热亲热,说的话还都是场面话,让我这心里呀,老不得劲儿。来,让我亲你一口……”
李莉推开杨明脑袋,笑嘻嘻道:“在外面呢,等到了家里,我亲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