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刚刚降临,贾母院中灯火通明。
六日后,便是贾政的生辰,贾府后宅众女眷来到贾母的院里,一边用晚饭一边商议如何操办。
“政儿的生辰,他的性子,不喜太过铺张,但是,老婆子觉得也不能失了体面,毕竟,政儿也是朝廷的正四品官员。”贾母坐在上首的榻上,刚刚喝了一口汤,道:“我想着,外头的宴席,这些自然是要备,内宅的女眷们,也要好生乐一日。”
邢夫人笑着应道:“老太太考虑得是。只是如今府里事务繁杂,凤丫头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王熙凤正站在贾母身侧,拿着酒壶给她斟酒,闻言笑道:“太太说得是,我这几日正为年底的账目发愁呢,若是要大办,少不得要请个帮手。”
贾母点头,目光在众人面上扫过,最后停在李纨身上,道:“既如此,就让珠儿媳妇和探丫头帮着料理吧。珠儿媳妇稳重,探丫头机敏,二人搭档正合适。”
此时,三丫头探春还在林府,黛玉的院里做客。
李纨忙起身应下。
贾母又对王熙凤道:“明日,凤丫头记得派人去林府,告诉玉儿、三丫头、云儿和巧姐四个人,在政儿的生辰前要回来,一家子总要团圆才好。”
王熙凤正要答应,忽听得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林之孝家的急匆匆进来禀报:“老太太,宫里来了天使,已经到了荣禧堂,是请老爷,去接旨呢!”
满屋子的人顿时都站了起来。
贾母手连声问:“可知是什么事?”
赖大家的摇头:“看着宫里来的公公满脸笑意,应该是好事。”
贾母笑道:“既然是好事,鸳鸯,扶老婆子出去,一起接旨。”
圣旨虽然是给贾政的,家中贾赦、贾琏、贾琮、宝玉、贾环、贾兰可以一起接旨的,贾母想听,自然也可以的。
贾政匆匆换了衣服,赶往荣禧堂,大厅里贾家男丁依次排好,贾母在贾赦与贾政身后,女眷们可在在屏风后静候。
荣禧堂大厅香案早已设好。
小禄子的内监手持黄绫圣旨,肃然而立。贾政整了整衣冠,跪下行礼:“臣贾政接旨。”
内监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仆寺少卿贾政,廉勤奉公,恪尽职守………………特晋为太仆寺卿,赐绯鱼袋。钦此。”
贾政一时怔住,竟忘了接旨。
还是贾琏在旁小声提醒,贾政才如梦方醒,脸上露出笑意,跪谢皇恩。
贾母面露欣慰之色。
屏风后,王夫人长舒一口气,手中的念珠终于不再抖动,脸上顿时神气起来,眼角瞥了一眼邢夫人,道:“菩萨保佑,老爷到底是勤勉,早出晚归,忙衙门的差事,皇上圣明,自然看得见。”
邢夫人也转身向王夫人道喜,没等王夫人高兴多久,邢夫人又向赵太太道喜。
赵太太泪眼婆娑的回礼。
王夫人愣住了,正经场合,何须向她道喜的?
一个丫头出身的,她配吗?
薛姨妈、薛宝钗、薛宝琴也学着邢夫人的样子,先给王夫人道喜,然后又向赵太太道喜。
内监将圣旨交到贾政手中,笑道:“恭喜贾大人高升了。
贾政连声道谢,一旁的贾琏悄悄奉上银票。
送走内监后,荣禧堂内顿时欢声一片。
贾母看着儿子手中的圣旨,眼中含泪,笑着道:“好,好!政儿这些年勤勉,总算没有白费。”
王熙凤笑道:“这可真是双喜临门!老爷高升,又逢寿辰,定要好好庆贺一番!”
贾政捧着圣旨,烛光映照下,他素来严肃的面容也柔和了几分。
贾政仍道:“不过是皇上隆恩,为臣者自当尽心竭力,报效朝廷。”
贾母又对李纨和探春道:“既如此,这寿宴更要办得体面些才是。”
贾政不再多想,官场沉浮,本就难以预料。如今他能做的,唯有恪尽职守,不负皇恩。
往年,贾政生辰,也就摆十几桌,贾母当场道:“今年,戏班子也要安排上,宴席也要多办几桌。”
这是臣子常规之礼,朝廷给你升官,摆宴庆祝,是大多数臣子应有的态度。
众人又说笑一阵,方才各自回贾母的院子。
贾政这些年在太仆寺也是尽忠职守,认真办差,但是,突如其来的旨意,确实出乎他的意料,本来以为,明年才能晋升。
太仆寺卿是正三品,掌舆马畜牧之事,虽非中枢六部,却也是小九卿之一。
……………
京城夜空,飘着小雪,细碎如盐,悄无声息地飘洒下来。
林府后院里,黛玉闺房前面,有一条古色古香纯木搭建的长廊。
几个少女的身影,正围在一个炭火盆前,火光映红了她们年轻的脸庞。
“这雪下得正是时候!”史湘云拍手笑道,伸手接过厨娘递来的肉串,亲自放在铁架上烤起来,“烤肉配雪,最是风雅不过了。”
黛玉披着一件银狐斗篷,坐在铺了软垫的木制凳上,笑道:“就知道你喜欢。前两日你们来做客,总觉得招待不周,今日特意让后厨给准备了这烤肉,让你们,过过瘾。”
探春接过丫鬟递来的热茶,轻轻吹了吹:“林姐姐,太客气了,咱们姐妹相聚,说什么招待周不周的。”
巧姐年纪最小,裹着厚厚的锦袄,眼巴巴地盯着炭火上的肉串:“林姑姑,闻着真香,什么时候能好啊?”
“小馋猫,这就好了,等一会先给你尝。”史湘云在翻转着她面前的肉串,。
巧姐乌黑的眼睛,望向旁边的厨娘麻利地翻动着肉串,油脂滴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响声,香气四溢。
再看云姑姑手里的肉串,焦了好几处。
巧姐性子柔,却不是笨的,连忙拒绝道:“不急的,不急的,云姑姑您先吃吧,我现在也不饿,刚才刚吃了一块点心。”
长廊外雪花飞舞,廊内却暖意融融。炭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照亮了四张青春明媚的脸。
“好了!”史湘云举起烤得一边还不错,另一边,却是黑不溜秋的肉串,还得意的展示自己的手艺。
这时候,厨娘也烤的了,金黄的肉串。
黛玉吩咐紫鹃,道:“取食盒来,把这些装好,给父亲送去。他今日在书房处理公务,定是又忘了用晚饭。”
雪雁连忙取来一个精致的雕花食盒,黛玉亲自从厨娘手里,挑选了十几串烤得恰到好处的肉串,又配了几样小菜,小心地装好。
史湘云道:“林姐姐,你这些够不够,我手里还有呢?”
黛玉笑了笑,道:“你的,留下来和三丫头一起分享吧。”
厨娘开始烤第二轮,将肉串摆上炭炉。
史湘云将手里的肉串分了一半给探春,见她实在是太热情了,探春皱眉拿了一串,巧姐手里也被塞了一串。
食盒装好后,黛玉命两个小丫鬟提着灯笼,亲自送往林如海的书房。
林府的书房离后院有一段距离,需穿过一条回廊。
黛玉踏着薄雪,来到书房外,窗内烛火明亮,林如海与两位幕僚的身影,映在窗纸上。
“父亲。”黛玉轻声叩门。
林如海开门,见是女儿,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这么冷的天,怎么来了?”
“我们在后院烤肉,特地给父亲送些来。”黛玉从小丫鬟手中接过食盒,递了过去。
林如海接过食盒,香气扑鼻,笑道:“难为你有心。和姐妹们玩得可开心?”
“很开心。”黛玉点头,犹豫了一下,又道,“父亲也不要太过劳累了,朝政固然重要,身体更要紧,女儿已经让后厨弄几个热菜,和汤,待会给您送过来。”
“知道了,你去吧,别让姑娘们久等了。”
黛玉行礼告退,转身离去。
回到后院,烤肉宴正酣。史湘云还想去烤好了第二轮,探春和巧姐给拦了下来,说让厨娘烤就好了,省得烟熏了你的眼睛。
“林姐姐快来!”史湘云嘴里塞着食物,含糊不清地喊道,“你再不来,可要被这小馋猫吃光了!”
巧姐不服气地嘟起嘴道:“云姑姑吃得比我还多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
宁静的时光,是欢乐的,月光从云层中透出,撒在院子的雪地上,长廊里星星点点的炭盆,透着温暖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