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风已经带着寒劲,刮起树上的几片落枯叶,飘在空中飞荡。
傍晚,贾政刚从衙门回家,书案上摆着一沓公文,与两位幕僚萧望、陆九筹,在商议衙门的差事。
贾政的学生傅试,也在旁边帮忙研墨,斟茶倒水,看着很勤快。
这是傅试主动请求的,想跟在先生身旁学习,贾政一时心软,就由他跟着了。
门外的小厮通报道:“老爷,兰哥儿来了。”
贾政有些疑惑,这孙子极少来找自己,莫不是遇到难处了?
“让兰哥儿进来。”
贾兰进门,规规矩矩的行了礼,方才开口道:“祖父,孙儿想明年二月应童子试,特来请您代为报名。”
贾政放下手中的笔,抬眼打量贾兰,身量也不比自己矮了,眉宇间既有贾珠的轮廓,又带有李纨的温雅气质。
他比贾环小一岁,贾环过了年就十五岁,贾兰过年后也十四岁了。
大雍朝,十四岁考童子试,是正常的年纪。
贾政问贾兰,贾环与李绣知道他要考童子试吗?
贾兰有些不好意思,道:“大舅舅是支持我考童子试的,他说,我的学问在中与不中之间,可以一试,不论如何,也有个经验。”
“三叔也让我去考,他讲就当是一次磨砺,童子试要考三场,好几日,是挺磨人的。”
贾政满意的点点头,道:“嗯,你大舅与三叔说的有理,可以试一试,不用有什么压力,报名的事,我自会找人帮你办妥。”
贾兰谢过祖父。
贾政又道:“你母亲知道了?”
“已经禀报母亲了,母亲说,一切由祖父做主,祖父应允了,便让我好好备考。”
对这个儿媳妇,贾政还是比较认可的,对王夫人的冷漠,多少有些不满。
贾政很欣慰,贾珠早逝,儿媳妇便一门心思照顾贾兰,贾兰勤奋好学,读书上进,李纨是最有功劳的。
“好好,我贾家子弟,正该如此,你既然立志科举,便要好好温书,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可以去找你三叔或者大舅。”
贾政本来想说,可以来找我,想了想,家里摆着状元郎,贾兰的大舅又是二甲进士,实在有些说不出口,让贾兰来找自己的话。
贾兰躬身道:“谢祖父成全,孙儿定当努力。”
贾政心中欢喜,让下人摆一桌,等一会,自己先去禀报贾母,回来再与萧望、陆九筹、傅试一起饮酒。
萧望、陆九筹、傅试也一起祝贾兰童子试旗开得胜,早日登科,日后必定金榜题名。
贾兰谢过三人。
……………
贾政带着贾兰去荣庆堂,见贾母。
迎春没多久就要出嫁了,贾母这些天都是让姑娘们来荣庆堂,还请来薛姨妈,一起用饭。
后院的很热闹,摆着几张紫檀方桌,贾母正与薛姨妈说笑,姑娘们也凑在一桌聊着天。
这是家宴,没有什么山珍海味的,就是家常菜式,加上两个炖汤,大伙聚在一起,倒是和乐融融。
贾政让人去叫贾琏、宝玉、贾琮去荣庆堂。
贾政带着贾兰到了荣庆堂,王夫人、赵太太、李纨、王熙凤、姑娘们都起身相迎,连薛姨妈也站起来了。
屋内只有贾母与邢夫人坐着。
贾政、贾兰给贾母请过安,坐下来,其他人才坐下。
听到贾兰要考童子试,贾母一脸欣慰。
薛姨妈满是羡慕,薛蟠如果能考上秀才,自己给庙宇的菩萨,修个金身,也愿意啊!
王夫人心中咯噔一下,环老三这做弟弟的,已经考了状元郎就算了,如果侄儿再科举上出人头地,宝玉要如何自处?
外人又怎么看宝玉呢?
心中忧愁啊。
此时,贾琏、贾琮也来了,听了贾兰要参加童子试,都高兴的鼓励了几句。
唔?
贾政问道:“宝玉呢?不在家里吗?”
怡红院来回报的是袭人,道:“回老爷,宝玉今日早早去了国子监,刚才回来,宝玉还想在书房看一会书来着,后来外面有人来请,说有急事,宝玉才出去了。”
袭人这番话,说得王夫人暗暗点头,还是这丫头懂事,要不然,老爷又要生宝玉的气了。
在座的人,谁不了解宝玉?
袭人这话,水分虽然很大,但是作为屋里的丫鬟,为了护主,她这样讲,是无可厚非的。
贾政闷哼一声,看了一眼贾母,也没说什么。
贾母关心的问道:“宝玉,是去哪了?”
鸳鸯出去问下人,是薛蟠派人请宝玉去他宅子庆祝得了五品世职。
贾母愣了,她刚才才收到薛姨妈的帖子,分明是明日摆宴,怎么成了今晚?
鸳鸯有些迟疑,道:“外面的小厮说,薛家……薛家大爷说,明日……明日是正宴,今晚上………他请几个友人过去,算是“暖锅席”,先试一下宴席。”
“暖锅席”,一般是大家族遇到很大的喜事,才有暖锅席,有的除了正席,还连续摆好几日。
薛姨妈闻言,气得骂道:“这混账东西,就知道饮酒,整日没正形。”
贾母笑着劝道:“薛姨妈,不要骂薛家哥儿了,对我们来说,他们几个在家中吃饭饮酒,已经算是懂事了,总好过他们几个出去瞎混。”
薛姨妈深以为然,薛蟠能在家里饮酒,已经是最好的了,总好过他跟外人去青楼、画舫、什么赌场,这些地方厮混。
贾母吩咐琥珀,去安排多一桌,让贾琏、贾琮、贾兰也留在荣庆堂用饭,笑着道:“今日没外人,给兰哥儿上点果酒,等一会,让他也喝一点。”
贾兰小声的道,自己已经喝过黄酒了,可以喝少一些。
只是没人理他,二等丫头悦儿还是上了甜滋滋的果酒给贾兰。
贾琏、贾琮笑嘻嘻的道,一日没到十六,都是孩子。
宝玉很早就开始饮酒了,贾环过了年,才十五,也从来没人敢管他喝什么酒。
贾兰心中不服,却也无可奈何。
(最后,解释一个很多书迷朋友提到的问题。
为何要设定贾环年纪这么小?
在下也没办法。
红楼梦最精彩的一部分,就是园子戏,荣国府和大观园里面发生的事,是那个时代人物情感与社会阶级关系的缩影。
大观园是红楼梦的灵魂所在,园子戏是最生动,也是整个故事最核心的光彩与神韵。
大观园仿佛是一个独立的小国度,四季更迭、花开花落、夜宴、品茶、作画、联诗,充满各自美学意趣的“闲笔”。
大观园曾经的美好与繁华,与最终的离散与凋零,形成强烈对比,存在过越美好,毁灭就越令人心碎。
充满理想与悲剧的诗意。
贾环年纪小,这个故事能延续,也能深度参与进去。
如若贾环的年纪设定是二十岁,黛玉、史湘云、探春已经二十一二岁了?
宝钗二十四五了。
这个年纪,她们都已不在大观园,各自嫁为人妇。
没有这些姑娘们的红楼,小说写起来,也没有意义了。
所以写这书,才想先描写贾环年纪小一些的事,从八岁至十七八,贾环能与姑娘们,有更好的交集,能有更多的互动,尽可能多写一些姑娘们的故事。
个人不愿意黛玉、史湘云、探春、宝钗、惜春这些姑娘们,太早嫁做人妇,一天到晚忙着带孩子。
至于姑娘们嫁人后的生活,以后也会有的。
在下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不愿直视惨淡人生,不敢写什么深刻的悲剧,只能写一些平淡的美好。
出社会这些年,已经面临太多不如意了,不想在书里,再体会一次挫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