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10月初,塞外的寒风已裹挟着刺骨的冷意,气温随着月初的强冷空气大幅下降,除江东地区以外,大部明显偏冷 。蓟城在这样的肃杀中,更显萧瑟。公孙瓒攥着染血的缰绳,霜风割面,吹得他面庞生疼,望着城外乌桓营寨腾起的浓烟,心中的战意如这寒风般凛冽。
白马义从的银甲上蒙着一层薄霜,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鞍前横陈着一具乌桓万户的首级,狼皮头盔下凝固的狰狞面容,正是蹋顿麾下最骁勇的战将。这是昨夜突袭的战果,在这个气温骤降的夜晚,公孙瓒亲率轻骑,马蹄踏碎的不只是冻土,还有乌桓士卒的防线。那万户在睡梦中被利刃割断咽喉,他的营帐火光冲天,混乱中,公孙瓒如鬼魅般穿梭,最终带着这颗首级凯旋。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浴血的斥候撞开辕门,高声喊道:“主公!右将军(公孙续)在西城门遇伏,铁蒺藜穿透战马,他……他为护百姓突围……”话音未落,担架已被抬入大帐,公孙续的玄甲浸透暗红,断箭深深扎进肩胛,昏迷中仍紧攥着半面残破的“公孙”军旗,那军旗在寒风中抖动,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开城门!”公孙瓒暴喝,声音被风声扯得有些沙哑。五千余骑白马义从如离弦之箭,踏着晨霜冲阵。铁蹄踏碎霜雪,发出清脆的声响,好似战鼓敲响,也敲碎了乌桓士卒因主将骤死而生出的惧意。
蹋顿的怒吼穿透风声传来。这位乌桓单于身披黑熊皮大氅,在这冷风中也显得格外厚重,他手持九尺狼牙棒,棒身的尖刺在寒光下森冷逼人。望见公孙瓒时,蹋顿放声大笑,笑声中满是愤怒与不甘:“公孙伯珪!你弟弟和严纲都已半死不活,今日就是你幽州军的葬身之地!”
回应他的,是公孙瓒冰冷的一声“杀”。白马义从瞬间提速,冲向乌桓大阵。公孙瓒一马当先,断剑化作一道银芒,率先斩落迎面而来的乌桓骑士。鲜血溅落在霜雪上,瞬间洇出刺目的红,很快又被寒霜凝固。
乌桓骑兵以长槊结成枪阵,试图将白马义从困住。寒风呼啸,吹得旗帜猎猎作响,也吹得枪阵微微晃动。公孙瓒大喝一声,战马高高跃起,长枪挑开开两名乌桓士卒的面门。他的坐骑突然悲鸣一声,被乌桓的绊马索绊倒,公孙瓒借势翻滚,长枪横扫,三名乌桓士兵的脚踝同时被斩断,他们发出痛苦的惨叫,在这寒冷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凄厉。
混战中,蹋顿瞅准机会,催马冲来。狼牙棒挟着千钧之力,带着呼呼的风声,直取公孙瓒面门。公孙瓒侧身避开,长枪刺向蹋顿肋下。蹋顿反应极快,狼牙棒横扫,公孙瓒翻滚躲开,手中长枪却如毒蛇吐信,在蹋顿的大腿上划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涌出,滴落在冻硬的土地上,瞬间没了温度。
乌桓士卒见单于受伤,顿时阵脚大乱。此时天空阴沉,似有雨雪将至,更添几分肃杀。白马义从趁机发起总攻,喊杀声响彻云霄,与风声交织在一起。公孙瓒抹去嘴角血迹,望着摇摇欲坠的乌桓大阵,眼中燃起复仇的火焰。他挥舞长枪,高声喊道:“幽州儿郎们,今日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亡!”
远处忽然传来震天的号角声,地平线上扬起遮天蔽日的烟尘——乌桓的援军如潮水般涌来,新到的骑兵队在阵前展开黑幡,上面的狼头图腾在风中张牙舞爪。
\"将军!是左贤王的精锐铁骑!\"亲卫的嘶吼被风撕碎。公孙瓒勒住受惊的战马,手中丈八铁枪斜指天穹,看着蹋顿在亲兵簇拥下退入新阵,单于染血的脸上重新浮现狞笑。新到的乌桓骑兵迅速列成楔形阵,数千支骨箭同时搭上弓弦,在暮色中泛着青森森的冷光。
\"结盾阵!\"公孙瓒话音未落,箭雨已破空而至。白马义从残存的盾牌碰撞出密集声响,利箭穿透牛皮盾,不断有士卒惨叫着倒下。乌桓援军的骑兵趁机发起冲锋,马蹄声如闷雷滚过冻土地,铁蹄踏碎先前的尸体,溅起暗红的血泥。
公孙瓒猛地将铁枪重重砸向地面,震得方圆丈许的冻土簌簌开裂,随后纵马挺枪迎击。枪影如银龙出渊,连挑三骑,枪尖挑飞的锁子甲碎片在风中打着旋儿。然而更多乌桓骑兵从两翼包抄而来,他的战马突然前蹄跪倒——竟是被乌桓投来的链锤缠住马腿。公孙瓒暴喝一声,弃马腾空而起,铁枪横扫。生生将一名乌桓骑士扫落马下,落地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十余名敌骑团团围住。
\"主公!\"严纲挥舞独臂杀开血路,残军在他身后艰难聚拢。公孙瓒铁枪横扫,枪缨上的血珠甩落在冻土上凝成冰碴,望着身边仅存的数十骑,城外乌桓新阵如钢铁城墙般不可撼动,寒风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他看着蹋顿在远处高举狼牙棒,发出胜利的狂笑,终于将铁枪狠狠插进地面:\"鸣金收兵!\"
撤退的号角声中,白马义从且战且退。公孙瓒倒提铁枪断后,枪杆上深深的豁口是方才与狼牙棒对撞留下的痕迹。他最后回望一眼尸横遍野的战场,城外乌桓营寨的篝火渐次亮起,宛如无数双森然的鬼眼。蓟城的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铁枪杆被他攥得吱呀作响——这场生死之战,才刚刚开始。
城门轰然闭合的巨响尚未消散,公孙瓒刚踏入议事厅,染血的披风还在滴落冰水,传令兵便跌跌撞撞扑进帐中,怀里的竹简簌簌作响:“将军!颜良、文丑已荡平广阳郡全境!沿途坞堡尽皆陷落!”话音未落,又一斥候撞开毡帘,甲胄上霜雪与血污混作斑驳:“张合、高览两部沿燕山南麓西进,所过郡县未遇强抗,竟...竟开仓放粮赈济流民!”
公孙瓒握枪的手骤然收紧,枪杆在掌心压出青白指痕。案上未凉的军报堆成小山,每一封都在灼烧他的视线——广阳太守的绝笔信字迹潦草,另一边“袁军秋毫无犯”,这些画面与记忆里颜良纵兵劫掠的暴行轰然相撞。
“好个恩威并施!”公孙瓒突然掀翻案几,竹简、酒盏砸在青石地上迸裂。他望着舆图上袁绍势力如墨渍般渗向幽州腹地,想起前日斥候回报的细节:袁军每占一城,便将“护佑百姓”的檄文刻在城砖,连焚毁的营寨废墟里,都插着写满“勿扰平民”的木牌。
帐外寒风呼啸,似在嘲笑这荒唐的战局。此刻,袁绍麾下两员猛将以暴制暴,另两人却假仁假义收买人心,这般阳谋,竟比乌桓的铁骑更难抵挡。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将满壁舆图映得忽明忽暗。浑身浴血的将领们围聚帐中,铠甲碰撞声混着粗重喘息,如压抑的战鼓。\"将军!张合高览的云梯车离蓟城不过五日路程!\"偏将猛地扯开染血的衣袖,\"若不支援守军,城池危在旦夕!\"
\"不可!\"严纲独臂拄枪,残躯在烛影中摇晃,\"乌桓斥候昨日已在城西密林集结,蹋顿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帐内瞬间炸开争论,有人疾呼分兵驰援,有人嘶吼死守待援,声浪几乎掀翻牛皮帐顶。
公孙瓒倚着立柱,指腹反复摩挲枪杆上的豁口。那是与蹋顿狼牙棒对撞时留下的裂痕,此刻触感粗糙如砂纸。当争吵声达到顶点,他突然笑出声来,笑声震落梁上积尘,惊得众将瞬间死寂。
\"诸君可知,\"他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带着铁锈味的沙哑,\"昨日巡查城墙时,有个孩童塞给我半块冷硬的麦饼?\"枪尖缓缓划过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敌军标记,\"他说,'将军吃饱了,才能杀光坏人'。\"
帐内静得能听见烛泪坠地的轻响。公孙瓒猛地挺直腰杆,铁甲发出清脆的碰撞,枪杆重重杵地的声响惊飞檐下寒鸦:\"我公孙瓒十五从军,半生杀伐,原以为功名才是顶要紧的。可如今...\"他扯开衣襟,露出纵横交错的新旧伤疤,界桥的箭伤未愈,乌桓之战的刀痕又添,\"这些伤痕告诉我,真正该守的从来不是城池——是这满城百姓眼里的光!\"
\"将军!\"副将红着眼眶单膝跪地,\"末将愿率死士出城...\"
\"不必了。\"公孙瓒抬手打断,“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开城迎敌。\"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或沧桑的面孔,\"若我战死城外,你们便死守城池。等袁绍来了,归降吧,让袁绍挡住乌桓入侵,但在此之前——\"枪刃突然直指苍穹,映得众人面容如血,\"我要让天下人知道,公孙瓒的枪,就算折断,也要插在幽州的土地上!\"
死寂的议事厅里,公孙瓒的誓言如重锤砸在众将心头。烛火在众人泛红的眼眶里明明灭灭,紧绷的沉默中,唯有远处传来的零星梆子声,一下又一下敲打着众人紧绷的神经。
“报——!”城门守将跌跌撞撞扑进帐内,锁子甲哗啦啦响成一片,“大...大小姐回来了!”
这句话如惊雷炸响。公孙瓒攥着长枪的手猛然一颤,枪尖在青砖地上划出刺耳声响。众将齐刷刷转头望向门外,只见暮色裹挟着风雪卷进帐中,一道素白身影踏着满地碎雪疾步而入。公孙氏苍白的面容还凝着塞外的霜,玄甲上斑驳的血迹却不知是敌是友。
公孙瓒浑身紧绷的筋骨陡然松懈,铁枪“当啷”一声斜倚立柱,染血的手指颤抖着搭上女儿肩头。烛火在他眼底摇晃,将那簇希冀的光芒映得忽明忽暗:“柔儿,你师叔他...可曾派了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