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张煌言大军,浩浩荡荡开进釜山港。正好撞上崇祯皇帝的锦衣卫信使,在港内寻找船只,想要前往济州岛传旨。
看到明军水师,铺满整个海港,锦衣卫信使大喜,立马亮明身份,将圣旨传给郑成功、张煌言。
随后,快马返回蔚山明军大营,前去复命。
锦衣卫信使走后,张煌言进言:“郑将军,陛下圣旨所说,让咱们便宜行事,缓进急战,全歼倭寇水师,断敌归路。”
“末将理解,这是要让咱们,悄悄地去、狠狠地打,让倭寇水师毫无准备啊。”
郑成功点点头:“张将军所言极是,釜山和蔚山,不过百里。”
“幸得陛下大军,已经围住了蔚山城。否则,咱们一到釜山,将立马被倭寇水师发现。想突然袭击,都不可能。”
“为掩蔽进击,本将军决定,用一个白日时间,迂回绕外海一圈。”
“夜里风大,就用铁索连船,在海上扎营。”
“待到明日天明,立即解开铁索,全军攻击蔚山城海滩,福船、海沧船、哨船、开浪船、火船,全军出击,歼灭倭寇。”
“先击毁船只,后击杀倭寇。”
“只要倭寇海船覆灭,倭寇覆灭,指日可待。”
“郑将军果然水师奇才,末将谨受教!”张煌言又学了一招,海上铁索扎营之法。
郑成功轻轻一笑,立马亲笔书写一个作战计划,装入信封,封好封口,派人快马传报崇祯。
约好第二日清晨,对倭寇水师,发动猛烈进攻。
随后,率领大军,刚进釜山港、又驶出釜山港,迂回向蔚山对面的外海驶去。
天高云阔,一帆风顺,天助大明。
正好在天黑时分,顺利抵达蔚山外海十里之外的目的地。
郑成功立马指挥郑芝虎、施福、甘辉、李魁奇、杨六、钟斌6员大将,用铁索将高大的福船连起来,在外围连成两圈,抵达风浪、风暴。
福船之内,是一圈的海沧船,依然用铁索相连。
三圈连船,立马形成一个安全的港湾。
港湾里面,就是一众哨船、开浪船、火船,依然用铁索相连、固定一起。
所有船只,也同时抛锚。
如此坚固船寨,即使遇到十级大风,也将岿然不动。
深夜,尚可喜的假防御图,终于画好了。
“大将军,诸位将军,可还有异议?”尚可喜又问了一遍,他画防御图,差点画到吐血。
“尚王爷,明军拿着这图上山,本将军定叫他们有来无回。”德川家光兴奋道。
“尚王爷,要早知道,仗还能这么打,咱也是百战百胜的将军呐!”德川光圀终于是服了,钦佩不已。
“尚王爷,你的智慧,远超诸葛亮,就做我们大军的军师吧。”酒井忠胜也甘拜下风。
“军师好,军师好啊!”内藤信正也急忙应和。
“好……”德川家光也很兴奋:“自今日起,商王爷就是我大军军师。为大军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军职,在本将军之下。本将军不在,各军皆需听从号令,不得有误。”
“恭贺军师!”
“恭喜军师!”
一众猛将,立马恭喜不已。
尚可喜笑笑,急忙拱手领命:“大将军抬爱,末将岂敢不从?”
一众猛将,立马大声欢笑起来,大殿之中,顿时充满胜利的喜悦。
当夜,明军大营。
得知郑成功已经抵达釜山,崇祯和众文臣武将大喜!
刚高兴不久,方正化又呈来郑成功、张湟言攻打倭寇水师的作战计划。
崇祯和众文臣武将,更是连连称妙。
紧跟着,尚可喜又派王滔,将那张几经修改、几经重画的防御图,给送进了大营,由方正化呈给崇祯皇帝。
众文臣武将看过,个个脸上,都挂满笑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陛下,三喜临门,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这结局,远超想象啊。”军师何庄,率先开口。
“陛下,不若一鼓作气,前后夹击,水陆夹攻,拿下蔚山。”吴三桂急忙请命。
“陛下,末将请命,率领一众善攀登的兄弟,打头阵。”李过急忙请命。
“陛下,末将请命,用大炮,为大军开路,炸死这帮倭寇。”李忠也大声请命。
“陛下,燧发枪阵,也可为攻城大军,提供火力支援。”戚元辅大声道。
“陛下,鸳鸯阵攻城,攻防兼备,末将也请命,打头阵。”戚元弼也大声请命。
……
崇祯看着嗷嗷请战的众将,轻轻一笑,却摇了摇头。
“诸位爱将、爱卿。”
“今夜一战,主战场在海上。”
“前方山路,只是佯攻。”
“目前,倭寇军心未散,力气未消,还不是决战的好时机。”
“咱大军兵精粮足,占尽天时地利,咱可慢慢打,不着急。”
“这……”
众将士无语了,也不敢再进言!
这战法,崇祯说过,花最小的代价,打最大的胜仗。
可是,他们杀敌心切,立功心切,看不得倭寇多活一日,着急啊!
“平西王。”
“臣在。”
“立即告知尚可喜,今夜务必做好准备,明日一早,东方露白的时侯,朕率大军攻城。”
“臣遵旨。”吴三桂大声领旨。
“靖南侯。”
“臣在。”
“天亮之后,迅速率军,攻占太和江,断倭寇水源。”
“臣遵旨。”
黄得功大声领命,心下激动。他一口水,都不会再给倭寇。
“神威伯。”
“末将在。”
“天亮之后,猛轰蔚山。”
“炸死多少倭寇,朕无所谓。但务必,要把山上的两口泉眼炸碎、炸毁,让倭寇一口水,都得不到。”
“末将遵旨!”李忠大声领旨,他早向王滔、赵勤问清了两口山泉的位置。
他早决定,每口山泉,两百枚开花弹砸下去,就是用周边碎石,也把它们埋了。
“忠勇伯。”
“末将在。”
“迅速组织三千营大军,准备木柴,树枝,干草……引火之物。”
“天亮之后,火烧蔚山,烟熏蔚山。”
“末将遵旨!”李性忠大声领命,蔚山战马上不去,他们三千营骑兵,也要痛快杀敌,再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