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光战马冲出的瞬间,倭寇大营,号角骤起!
一面号角起,则三面号角皆起。
松平信纲率第一军团,八万伏兵尽起,从左侧杀出。
板仓重宗率第三军团、九万伏兵尽起,从右侧杀出。
堀田正盛率第五军团,紧跟德川家光和尚可喜,从后营杀出。
三路倭寇,弓箭齐出,密密麻麻,铺天盖地。
“活捉崇祯”“杀光明军”的吼声,也响彻整个倭寇大营,直达九天银河之上。
令松平信纲万分气愤的是,狡猾的白马将军王辅臣,一个军帐接着一个军帐往里烧,竟然没有一路冲到大营正中、那块“白马将军死于此处”的白幡之下。
他专门为王辅臣埋伏好的弓弩手,竟然没有派上用场。
王辅臣地毯式烧军帐而进,他的左路大军,不得不提前暴露,伏击便成了狭路相逢。
埋伏大营右侧的板仓重宗第三军团,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马科率部烧军帐而进,也把第三军团给烧了出来,伏击战也变成了遭遇战。
听到三面号角起,看到三面伏兵起,大营门口的崇祯皇帝,突然冷冷一笑:
“鸣金收兵!”
“撤......”
崇祯一声令下,叮叮叮......的鸣镝之声,再次响起。
王辅臣、马科听到撤退的号令,立马大喊:“有埋伏,快撤......”
一众将士,也都跟着大喊起来:“有埋伏,快撤......”
倭寇听去、看去,就是一副惊恐、溃败的模样,个个提着倭刀,奋起直追。
只是,明军四条腿的战马后撤,始终比两条腿的倭寇步兵,要快得多。
王辅臣、马科一边高喊回撤,还一边回身放箭。
黑夜里,冲在前面的倭寇,一不小心,还被冷箭射死不少。
明军如此口是心非、阴险无比,又惹得二十几万倭寇,恼怒不已,仇恨万分,追击更紧。
负责左右两翼攻击的杨展、曾英、铁木蛮、雅布兰四员大将,听到撤军的命令,也立即边喊“中埋伏”、边喊“撤退”、边放冷箭、边将骑兵往回收,快速聚拢在崇祯皇帝身边。
“都给我打起火把!”
“火速后撤!”
崇祯再吼一声,部分熄灭的火把,再次点燃,再次将崇祯皇帝照得大亮。
远远的,追击的倭寇就能清楚看到、穿着黄金甲的崇祯皇帝、以及他那杆黄色的大纛龙旗。
临津江左岸,陈幕看到右岸大战,看到无数火把移动,看到倭寇追击而来,大喜!
急忙带一队兄弟,每人两匹战马,快速向上游奔去,向黄得功传令。
陈幕专门做过测试,五十里的距离,换着马骑,每次5里狂飙,一共换九次,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赶到。
沙囊拉开,大水放开,顺江而下,速度极快。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大水就能赶到明军大营。
只要崇祯皇帝能拖住倭寇两个时辰,大水就能赶到。临津江之春水,将化为冲向倭寇的千军万马。
洗涤倭寇罪孽的大计,就将成为现实。
崇祯率军进攻倭寇大营之际,吴三桂、李性忠、李忠、田虎也率领各部军马,悄悄撤到了临津江左岸大营。再通过左岸大营,撤到左岸高地,隐蔽起来待命。
德川家光、尚可喜、松平信纲、板仓重宗、堀田正盛及二十几万大军,一路追击明军,追进明军右岸大营。
只见营中,军帐东倒西歪,旗帜散落一地,火把散落一地,来不及带走的锅碗瓢盆到处都是,完全就是一副溃败的模样。
众人都没想到,先前还主动劫营的明军,现在竟然溃退这么彻底,怂得这么快,逃得这么快。
“大将军,会不会有诈?”尚可喜看着混乱的、人马走空的明军大营,作为老狐狸的他,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尚王爷,怕什么?咱们这么多兵马,他有诈又何妨?”松平信纲看着逃走的白马将军,气愤不已,豪气不已。
“大将军,咱们该趁着浮桥未毁,快速过江,快速攻下明军左岸大营。”
“要是迟疑,浮桥被毁。咱再想过江,可就难了。”
板仓重宗看着逃走的明军,很是焦急。
“大将军,明军胆寒溃退,战心全无。当趁此机会,狂追百里,扩大战果,一举收复开城、平壤,一鼓作气把明军赶出朝鲜。”堀田正盛也大声进言。
在汉城、扬州、倭军大营,都设下埋伏、设下保卫,可都让明军跑了,他堀田正盛实在不甘心呐。
德川家光点点头:“狗日的,算他们运气好。
“要是再等一日,咱铁炮运来,他们就过不了江。”
“弟兄们,全军过江,追杀明军,活捉崇祯!”
“末将遵令!”
松平信纲、板仓重宗、堀田正盛大声领命,立马率各部兵马,依次冲上浮桥,冲向明军左岸大营。
松平信纲率第一军团,最先冲过浮桥,冲进左岸明军大营。
他惊讶发现,左岸大营,跟右岸大营,几乎一模一样。
地上,到处散落的,是旗帜、火把、军帐、锣鼓、炊具......明军竟然又溃逃了。
四处寻找明军的松平信纲,突然发现,前方五百步的距离一片高地之上,竟然还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大营。
最气人的是,他最讨厌的白马将军王辅臣、金甲皇帝崇祯,正站在大营门口,打着火把,回头看着他。
松平信纲大怒,大吼:“狗日的,在上面,给我冲啊!”
一众倭寇,再次提刀追击上去。
这一次,王辅臣和崇祯皇帝,竟然没有再逃跑。
只不过,他们身后,立马涌出无数手持狼筅、藤牌、长枪、狼牙棒、弓箭弩箭的神机营鸳鸯阵。
在戚元弼的率领下,立马组成一个又一个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的鸳鸯阵。
雷横、雷俊、吴康、秦武缨、王烈、何超、马进忠?、李成、卢鼎?九员猛将,又迅速顶在前,万无一失、密不透风地保护身后的崇祯皇帝。
鸳鸯阵之后,戚元辅和独臂总兵莫天邪,率领一众燧发枪枪手,利用高地坡度,立马列成三排枪阵。
黑洞洞的枪杆,犹如死神的镰刀,立马对准了追击上来的、哇哇乱叫的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