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等一下!”金自点懵了、急了。急忙追上前去,一把抓住酒井忠胜,不让走。
死皮赖脸乞求道:“大老.....有话好说嘛!”
酒井忠胜冷冷一笑:“金大王,我五十万大军的性命,可珍贵着呢。”
“既然金大王舍不得,那我大日本,不蹚这趟浑水也罢。”
“这......我同意......我同意......”金自点眼睛泪目、心中滴血。终于开了尊口,大声喊道。
他突然觉得,他这个自诩英名盖世的新王,比那些他看不起的李氏朝鲜王,还差得远呢。
这,就是命呐!
酒井忠胜轻轻一笑,算是基本满意。
尚可喜也轻轻点头,事情,终于办成了。
毕竟,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命运,就是留在朝鲜、留在海州、占据海州,有一个汤沐邑。
他帮着酒井忠胜,逼着金自点做大日本的藩属国,也是为了能够让德川家光起五十万大军,杀来朝鲜。
只有那样,才能抵挡住明军,才能保住朝鲜,也才能保护天助兵的海州。
至于金自点还要割出多少座城、是不是大日本的藩属国,他一点都不在乎。
很快,金自点含泪写下亲笔信。愿尊大日本为天朝上国,愿为大日本永久藩属,请求大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尽快出兵,登陆朝鲜,共抗明军。
信写好后,尚可喜和酒井忠胜过目,立马派人,快马、快船,连夜发往日本。
快要分崩析离的三人,又紧紧绑在了一起,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
第二日,德川家光便收到了这封亲笔信,大喜。
只见信曰:
“日本国大君德川家光将军殿下尊鉴:”
“某金自点,诚惶诚恐,顿首百拜,谨奉书于大将军殿下。”
“将军神武天纵,统御扶桑,光耀四海。下邦僻处一隅,久慕天威,常怀归化之心。”
“今遭明军大举侵犯,社稷倾危,生民倒悬。某虽竭力以抗,然兵微将寡、力薄难支,恐将崩溃。”
“窃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某素知日本乃日出之邦,天命所归,东方共主。”
“自今而后,朝鲜愿永为大日本之藩属,奉正朔,修职贡,世世不渝。”
“釜山、罗州、全州、庆州、平壤诸地,大将军喜欢、看上,皆可敬献天朝。”
“值此存亡绝续之秋,唯仰天兵神威。伏望将军殿下,垂悯藩属,顾念唇齿,速发天兵天将五十万,跨海东援。”
“下邦军民,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合两国之力,必可大破明军,共保东洋。”
“临书涕泣,不知所言。专候天兵早降,不胜感激之至,定将忠心不渝。”
“朝鲜藩臣金自点,泣血顿首再拜。”
此时此刻,日本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五百多艘战船也已就位。
老中松平信纲、水户藩主德川光圀、京都城代板仓重宗、大坂城代内藤信正、贸易总管长崎奉行、监督大名堀田正盛6员重臣,正在码头,追随德川家光,指挥大军登船呢。
“将军,朝鲜愿为大日本藩属国,这可是头一遭。这笔买卖,咱血赚呐。”老中松平信纲欣喜道。
“将军,咱有藩属国,就能与大陆连成一片。此壮举,足载史册。”京都城代板仓重宗异常激动。
“将军,有朝鲜藩属,咱大日本,就再不缺粮、缺马。以后缺少,从朝鲜取来就行。”贸易总管长崎奉行一脸的发财样。
“将军,大老为大日本、立下大功。这回,咱师出有名,必能全胜。”水户藩主德川光圀兴奋不已。
......
德川家光深深点点、完全认可众心腹所言。
“长崎奉行。”
“卑职在。”
“迅速调集大日本所有粮草,军械,物资,源源不断,运往釜山。”
“此次出兵,我五十万大军、全军压上。同时,也压上了大日本国运。”
“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错。最低保障,可不能让将士们,缺衣少粮、缺炮少弹。”
长崎奉行信心满满:“将军,卑职已按将军命令,紧急采购了五百门西洋炮、三万支西洋枪,炮弹、子弹管够!”
“粮食,也紧急采购了二十万石,足够大军两月之用。”
“所有粮食、西洋炮、西洋枪,将一并运到朝鲜,交给大军,绝不误事。”
“好......”德川家光大喜,他的石见银山,开出了不少百姓。
如今的幕府,富得流油。此时,正是他重振德川幕府雄光、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长崎奉行,此一批粮食、枪炮运完之后,从幕府再支一千万两白银,继续采购。”
“卑职遵命。”长崎奉行大喜,按照采购百分之十的回扣算,这一单生意,他至少进账两百万两。
这战争财,太好发了!
“老中松平信纲。”
“末将在。”
“速率第一军团十万人,登陆釜山。”
“末将遵令。”松平信纲大声领命。
“德川光圀。”
“末将在。”
“率第二军团十万人,第二批次登陆。”
“末将遵令。”德川光圀也大声领命。
“板仓重宗、内藤信正、堀田正盛。”
“末将在。”
“率第三、第四、第五军团,各十万人,依次登陆朝鲜。”
“末将遵令。”
三员大将,齐齐领命。
德州家光雄心万丈:“诸位,能不能成为丰臣秀吉、小西行长那样的历史名将,就看你们的了。”
众将也雄心万丈,跃跃欲试,狠狠憋下一股劲。
安排好一切,德川家光留下贸易总管长崎奉行,立马跟着第一军团,扬帆起航,杀向朝鲜。
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和黑田长政留下的大日本遗憾,得而复失的平壤、汉城广大土地,他誓要给弥补上、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