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准备......”
“火枪手,准备......”
“大刀手,准备......”
“长枪兵,准备......”
樊都尉提着长柄大刀,大声怒吼着。
正当樊都尉要喊“射......”的时候,他的火眼金睛,突然看到了大顺军的衣服、以及大顺军的背篓。
樊都尉突然想起,有一支辎重兵,正好今晚抵达。
唉......他的脑子,完全是被烟熏糊涂了。
“自己人......快放下......”
“辎重兵......快放下......”
樊都尉大声吼叫着,随后转身,兴高采烈冲向罗岱将军。
“罗将军,真是援军!是咱们的辎重兵!”
“今晚有三千辎重兵,要送粮草、弓箭、火油上来,真是天助我也!”
樊都尉兴奋着,仿佛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了他们。
“好......放兄弟们上来。”
“有火油,浇在滚木上,点起火球,烧死那帮明军。”
“末将遵令......”樊都尉大喜。
“闪开道,放援军上来。”樊都尉提刀大吼。
很快,山道上的四个军阵,立马闪往两边,中间闪出一条通道来。
紧握钢枪的戚元辅、秦翼明大喜,立马咬着牙,招呼一众兄弟,快速通过防守的军阵,快速冲上剑门关。
戚元辅故意放慢脚步,等着后面的兄弟跟上来,一群背篓兵,立马挤满剑门关关城之下。
眼神看向被烟熏了两夜的大顺兵,就像看一个个死人。
“一人一个。”
“右边那个给你。”
戚元辅看着罗岱和樊都尉,暗笑着,低吼一声。
突然提着镔铁长枪,立马冲向罗岱。
罗岱一惊,他没想到,一个辎重兵,竟敢突然冲撞自己。
怒吼:“大胆!”
“胆”字刚吼出口,戚元辅已经一枪刺出,直刺罗岱胸膛。
“啊……”罗岱大恐,他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背篓兵,竟然敢提枪刺他。
罗岱手中鬼头大刀,稍微提起,便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罗岱口吐鲜血,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
戚元辅猛然抽枪,一甩,罗岱瘫软的身子,立马被甩往一边。
“有奸细……”樊都尉恐惧大喊,猛然提起长柄大刀。
话音刚落,秦翼明的白杆枪也一枪刺出,狠狠洞穿樊都尉的喉咙。
樊都尉同样瞪大眼睛,同样一脸不可思议。
秦翼明猛然一拉,白杆枪的倒钩,瞬间把樊都尉的喉咙搅碎。
樊都尉扑倒在地,稍微死绝。
秦翼明冲上前去,一枪刺进樊都尉后背心,直接把樊都尉刺死在地。
“动手……”
干倒两个主将,戚元辅立马大吼一声。
一众背篓兵,立马丢掉背篓,立马冲进关城,开始大杀四方。
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就为站在这个地方,赢得一个出枪的机会。
冲在最前的白杆兵兄弟,立马挺白杆枪,看见贼军就捅。又轻、又长、又有韧性的白杆枪,出枪速度极快,收枪速度也极快。
碰到的贼军,身上不多几个血窟窿,都对不起白杆枪之名。
神机营兄弟,立马组成小三才阵,三人一队,藤牌、狼筅、长枪、狼牙棒、短刀、火把、弓箭、弩箭.....齐出。
一众被烟熏得力气大减、且群龙无首的大顺军,根本挡不住三才阵的绞杀。
黑灯瞎火的,听到狼筅的叮呤咣啷......之声,就先怯一半,不敢与战。
燧发枪刺刀兵,也毫不示弱。黑夜里,怕误伤自家兄弟,只得挺刺刀枪而进,到处追刺贼军。
三棱刺刀,刺杀、抽拔、放血都极其方便,遇刺者死。
......
一时之间,守卫剑门关的大顺军,群龙无首,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被明军一路追杀,四处围杀,死伤惨重。
秦佐明带着几名亲兵,提着一桶缴获的猛火油,立马冒着炮火,冲上城头,在关城一角,快速泼油放火。
一瞬之间,大火冲天而起。在高高的剑门关上,烧得高出天际,烧红了整座夜空。
远近十里,皆可看见。
秦良玉、李忠、冉奇镳......一众酉阳兵、一众炮兵、一众燧发枪枪手,都看到了。得知自家兄弟攻上剑阁,顿时大喜,立马停止炮击!
秦良玉更是喜极而泣,戚元辅、秦翼明及一众兄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给崇祯皇帝许下的诺言使命,终于达成。
守卫明月峡栈道的一众兄弟,也看到了,得知剑门关到手,个个大喜。
远远的,从葭萌关方向策马奔来的信使,也看到了。吓得立即勒马,调转马头,再次看清望准,不敢前进。立即策马,往回禀报。
“弟兄们,冲啊.....”
冉奇镳看见大火,立马大吼一声,不再玩虚的。迅速率领一众想要复仇的酉阳兵,沿着阶梯,看着冲天大火,冲杀而上。
一众燧发枪枪手,也紧跟酉阳兵的步伐,全速往上冲,支援城头兄弟。
果然,自大火起,城头的滚木礌石,就再也没有往下砸过一个。
......
此时此刻,戚元辅带着一众燧发枪枪手、鸳鸯阵兄弟,已全部扫清了关城之上的残敌,牢牢占据了关城。
秦翼明急忙率领一队白杆兵,立马打开剑门关的大门,迎接关门外的自家兄弟入关。
秦佐明带着一众源源不断冲上来的白杆兵、神机营士兵,迅速控制住一众惊慌失措、跪地投降的大顺军。关城上的战斗,很快就告完结。
大明三千营右哨军主将王辅臣,带着副将杨展、曾英、及一万多右哨军将士杀到山脚,也远远看到了燃烧的剑门关。
他们,终究是来晚了一步。
这一战,无须他们出手,天堑已经打通。
这一夜,偷袭剑门关一次得手,是很难想象的。
曹魏钟会十万精锐大军,都未能能攻破的天险剑门关,终于被攻破了。
从此,北伐路上,再难的关隘,都挡不住明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