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蒙天鸿的军队究竟为何要挖掘地道呢?经过深思熟虑,几位谋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也许这次蒙天鸿是真的打算通过挖掘隧道入城,从而发动一场出其不意的偷袭。
越国方面经过权衡利弊,最终决定仍然采用大缸听地道的计谋,以此来预测地道的走向。时间一天天过去,越国的探子们不断传来各种消息。不久之后,又有探马、暗探和间谍纷纷前来报告。原来,蒙天鸿的军队在夜晚时分,会偷偷地将挖掘出来的泥土装入粮食口袋,并悄悄地放入粮仓之中。而到了白天,他们则会特意从粮仓中取出真正的粮食,大张旗鼓地晾晒给越国城池的士兵们看。
不仅如此,蒙天鸿的军营粮草似乎还在不断地扩张,给人一种他们的粮食永远都吃不完的错觉。
这些谋士们深入地分析着蒙天鸿这样做的原因,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蒙天鸿军团极有可能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困境,所以才会故意伪装成粮食充足的样子。
要知道,在战争中,粮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是士兵们生存的基本保障,更是影响士气和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一旦粮食供应出现问题,士兵们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打击,战斗力也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军队哗变或全军逃跑的灾难性后果。
因此,蒙天鸿深知粮食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避免士兵们得知粮食不足的真相而引发恐慌,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用泥土装入粮食袋子里,然后将这些假粮食放入粮食仓库,以此来营造出粮食充足的假象。
或许,越国能够继续与蒙天鸿军团僵持下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盟国迟早会因为粮食不足的问题而被迫退兵。毕竟,没有足够的粮食,军队是无法长期维持作战的。
而且,在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先例。曾经有一位将军,为了迷惑对方军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用泥土伪装成粮食,成功地让对方误以为自己的粮食储备充裕,可以无休止地对峙下去。
实际上,当时双方的粮草都已经所剩无几,都面临着粮草即将耗尽的困境。然而,其中一方却巧妙地伪装出拥有充足粮食的假象,不仅成功地鼓舞了自己军队的士气,还通过这一假粮食的计谋,对敌方军队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敌方军队看到对方似乎并不为粮草问题所困扰,心中自然会产生恐慌和不安。这种心理上的压力导致敌方军队不断有士兵逃亡,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哗变。这样一来,敌方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最终被拖垮。
谋士们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蒙天鸿此次使用此计的可能性非常大。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应对之策:设法为被围困的城池运送粮草。只要城内的守军不用担心粮草问题,就不会出现逃兵和哗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