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越国边境的中心位置,却有一个异常显眼的地方,仿佛是一根尖锐的刺,直直地突出于整条防线之上。这根“尖刺”就像一把锋利的刺刀,让防线周围的军队无法轻易向前推进。它的存在,使得原本严密的防线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弱点,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突破。
蒙天鸿凝视着这根“尖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他深知这个危险的尖刺对于联合盟国的攻略来说是最具威胁、最可怕的因素。如果不能及时将地图上此处的城池拔除,不仅会对后续的战略部署产生重大影响,更有可能在战事不利时,给越国人提供一个绝佳的反攻机会,让联合盟国陷入被动局面。
然而,这里的城池却与众不同,其外围不仅有一条宽阔的护城河作为坚固的防御线,而且在护城河之外,还有错综复杂的沟渠如蛛网般四处蔓延。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次水攻之后,越国对这些沟渠战壕进行了巧妙的改造,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相连,而是在每条战壕之间设置了一扇扇厚重的木门作为间隔。
如此一来,即使再次发动水攻,敌人也只需迅速关闭这些木门,那么最多只会有一条战壕被水淹没,而其他战壕依然可以正常使用。此外,周围的河道分布也对水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那条环绕城池的护城河之外,其余的河道都距离此地十多里之遥,要想将水从这些远处的河道引流过来,不仅工程浩大,而且还不能过于显眼,以免被敌人察觉。
可以想象,这样的挖掘和引流工作难度之大简直超乎想象。就算最终成功地将水引到了这里,越国军队既然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即使淹没了其中一条战壕,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因此,水攻在这里反而变得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座城市堪称固若金汤,它的建造者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地势,将城墙修筑得高耸入云,坚固无比,城内的兵力也十分强大,可谓是易守难攻。要想攻破这样一座城池,其难度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若是强行攻城,恐怕会造成大量士兵的伤亡,这无疑是一场血腥而残酷的战斗。然而,如果不攻克这座城池,它就会像一只凶猛的拦路虎一样,横亘在联合盟国的前进道路上,成为他们的心头大患。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前来的少将军们一时间都束手无策。其中几位鲁莽的少将军甚至提出了以命换城的方案,即用士兵们的生命去换取城池的攻陷。蒙天鸿虽然并不认为这个计策完全没有用处,但他觉得在还没有到走投无路、无计可施的地步时,暂时不应该采用这种不计士兵性命、以命换城的极端手段。
不仅如此,原本应该在攻城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云梯和冲车等攻城利器,在面对深深的战壕时也变得无能为力。这些战壕有效地阻挡了它们的前进,使得它们根本无法被运输到城墙底下。除了能够吸引一些敌人的火力外,这些攻城利器完全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