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本是一个摆在明面上的策略,如果谋士们能够再多思考一下,对这次攻城计划中那些蹊跷的地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也许最终的结局就会有所不同。毕竟,地道挖到了沟渠战壕的位置,其挖掘速度就如同蜗牛爬行一般缓慢,这其中必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然而,当时在场的众人却都沉浸在相互吹捧之中,完全没有对这个蹊跷的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他们或许认为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巧合,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时候,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能够揭示出重大的真相。细节就如同拼图中的每一块小碎片,只有将它们正确地拼凑在一起,才能展现出完整的画面。而一旦忽略了这些细节,就很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就在众人忙于相互恭维之时,蒙天鸿却静静地坐在军帐之中,冷静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他派出的少将军以水攻为主体骨架,巧妙地重新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计谋。尽管这个计谋与原计划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标却是一致的,攻破城池。
就在同一夜晚,少将军果断地发动了他的计谋,而结果也正如蒙天鸿所料,城池被成功攻破。好消息像雪片一样不断传来,让蒙天鸿感到十分欣慰。
破城之后,这些军队迅速拔掉了前方阻挡他们前进的防御,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一般,势不可挡地向越国领土席卷而去。原本被认为坚不可摧的防线,在他们的猛攻下瞬间土崩瓦解。
随着防线的崩溃,防线后面出现了一大片无兵力可用的空旷领土。这些毫无防备的土地,自然成为了联合盟国的囊中之物。他们毫不留情地攻陷了这些地方,并一路追击,直到下一道防线关隘。
越国巧妙地利用地形优势,并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成功地抵挡住了联合盟国的猛烈攻击。由于联合盟国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士兵白白牺牲去强攻城池,因此双方的战斗暂时陷入了僵局。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越国果断地采纳了来自中原援助谋士的守城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城池的防御。然而,联合盟国显然也不愿意轻易放弃,他们在等待一个新的契机来打破这种僵持的平衡。
就在此时,蒙天鸿抓住了这个暂时的对峙机会,大摆宴席,盛情款待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臣子们。这场宴会不仅是对他们英勇表现的褒奖,更是一个商讨如何打破当前僵局的重要场合。
众多年轻的将军们齐聚一堂,他们热烈地讨论着之前所采用的计谋的优劣之处,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便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在挖掘与沟渠战壕相连接的地道时,其实在沟渠战壕内部的士兵,只要稍加留意,是完全有可能发现这一情况的。然而,越国的主将却别出心裁地采取了一种更为巧妙的策略,等待敌人的地道挖掘完成并进入城内后,再在地道入口处设下埋伏,给联合盟国的士兵来个措手不及的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