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走后没多久,黎叔就走进了书房。
“人送走了?”苏牧问了一句。
黎叔点了点头,双手抬起,流畅地打起一套手语,那意思是:“您真的打算倾囊相授,培养他?”
虽然黎叔房间内,但是两人的对话声音却并不小,黎叔在外门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苏牧将手里的核桃放在了书桌上,笑着说道:“当然要倾囊相授。”
“演戏就要演全套。”苏牧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对黎叔解释,也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沈从泽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完全放心让我掌控汉南的资源。”
“他为何让白朗拜我为师,一来要在再磨砺他儿子,二来也是在试探我。”
“如果我对沈家有二心,必然不会用心去教白朗。”
“但凡我有任何疑点,他就会立刻收回我手上所有权利。”
“当然这么安排还有一个用意。”苏牧看向黎叔,继续分析道:“我和白朗,他谁都不会完全相信。这么安排,无非是让我们相互制衡,彼此牵制罢了。”
黎叔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可心中还有疑惑,继续打起了手语。
“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谨慎。您不觉得,白朗今日最后的态度,有些反常,显得很是笨拙。”
苏牧闻言,竟低低地笑了起来,那笑声里带着把控人心的自信。
“老黎啊,你想得对,但还不够深。”苏牧又拿起核桃,继续说道:“白朗不过是连二连三的打击压垮罢了,尤其是这起交通事故,差点让他的仕途完蛋,自然是不在状态。”
“等他彻底冷静下来,自然也就能想明白所有的事情。”
黎叔继续打着手语问道:“您不怕养虎为患,将来坏了大事。”
“有得必有失。”苏牧叹了口气,“想要把人完全骗倒,寻常的法子是‘九真一假’,用大量的真实包裹核心的谎言。可是……”
苏牧顿一下,继续说道:“可那个人是沈从泽,要让他深信不疑,必须做到全真无假。”
“全真?”黎叔的手势僵在半空,脸上写满了不解。
全是真话,如何骗人?
苏牧看着他困惑的样子,呵呵一笑,身子向后靠进沙发里。
阴影笼罩了他大半张脸,只有那双眼睛,在昏暗中闪烁着幽深的光。
“老黎啊~最真的东西一样能骗人。”
三天后,谷山县。
夏日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炙热,可却似乎也透着一丝离别的清冷。
今天的谷山,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那个带领这座小城创造奇迹的掌舵人——李仕山,即将离任。
县委大礼堂,庄严肃穆。
今天前来参加离任仪式的领导阵容,可以说堪称豪华。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袁学民亲临,新任保康市委书记郭永华、市长那言、组织部长徐步亭悉数到场。
按照常理,已升任副市长的李仕山,离任仪式应在市政府举行。
但为了感谢他这些年为谷山倾注的心血与取得的成就,市委特批,仪式就放在谷山。
放在这个他奋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地方,放在这些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面前。
当领导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会场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礼堂瞬间安静,随即,所有干部齐刷刷地起立。
没有口令,没有指挥。
“哗~”
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如同积蓄已久的海潮,汹涌澎湃,瞬间淹没了整个礼堂,震得人耳膜疼。
这掌声,热烈、持久、发自肺腑,带着炙热的情感。
走进来的每一位领导都心知肚明,这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献给那个即将离开的年轻书记-李仕山。
领导们也被气氛感染,一边走着,一边跟着鼓掌。
当他们走上主席台,准备按座次就座时,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变化。
原本最中央、象征着最高权威的位置,理应由袁学民就座。
但此刻,袁学民却面带温和而坚定的笑容,伸手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强烈要求李仕山坐在那里。
“仕山同志,今天这个位置,必须你来坐。这是组织和在场所有人对你这些年工作的肯定和尊重,当之无愧。”袁学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
李仕山明显愣了一下,心里不由苦笑,“这个老袁同志,这个时候来这处。”
“袁部长,这不合规矩,万万不可……”
“不,你能坐。”
就在李仕山连连推辞的时候,台下,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
“李书记,您就坐吧!”
“李书记,您坐!”紧接着,更多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带着恳切与真诚。
片刻后,下面干部的呼声越来越高。
见到这个情形,李仕山也推辞不过,望着台下那一张张熟悉而殷切的面孔,鼻尖有些发酸。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矫情,缓步走到那个象征着谷山县最高权力的位置前,或许,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以主人的身份,坐在这里。
他轻轻抚摸着光滑的桌面,然后郑重地坐了下去,腰杆挺得笔直。
会议由市长那言主持。
一开始,便由袁学民部长亲自庄重地宣读了任命文件:
“经中※汉南省委研究决定,李仕山同志任中※安江市委副书记,免去其保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谷山县委书记职务。”
文件宣读完毕,会场内并没有出现惯常的骚动或交头接耳,反而陷入了一种更深沉的寂静。
不少人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或是低下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那叹息里,充满了不舍与失落。
在座的谷山干部,谁敢说没受过李书记的恩泽?
这几年,谷山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了,大家脸上的笑容多了;
而他们这些干部,同样也是受益者。
随着谷山经济规模的飞速膨胀,产业园、影视城的兴起,管理的机构也变多了。
如此一来公职编制自然也就扩大了,领导岗位也多了。
最为重要的是,李书记任用干部,只看两条。
一是品行端正,二是真才实干。
曾经的“人情”“关系网”在李仕山这里没有任何用处。
大量有能力、肯干事的干部得到了破格提拔,尤其是年轻干部,在这里没有论资排辈的压抑,只有凭本事吃饭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