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告内容写得\"中规中矩”。
一、直接原因:
老槐巷“好常来”餐馆违规使用超期服役、质量不合格的液化石油气罐。
连接软管老化破损导致燃气泄漏,遇明火(初步判断为灶具点火或电器火花)引发爆燃。
并因餐馆结构(违规搭建、使用易燃材料)问题导致坍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二、主要责任:
1.餐馆经营者(已在事故中死亡)负直接责任。
2.街道办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3.区消防大队监督抽查不力,未能有效督促整改。
4.区商务局对餐饮行业安全监管存在盲区,职责不清。
5.区市政部门(虽不直接管理液化气罐,但因涉及燃气安全被连带)在相关宣传和联动机制上存在不足。
紧接着对于这份初步报告,市委和调查组充分沟通,给出了处理意见。
1.对涉事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予以免职。
2.对区分管安全生产、消防、商务的副区长予以记大过处分。
3.对区消防大队大队长、区商务局局长、区市政园林局局长予以记过处分,调离岗位。
4.对相关社区书记、相关片区直接责任人等予以撤职或开除公职。
5.建议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最终调查报告没有提及更深层次的燃气市场管理混乱问题,如:黑气点”普遍存在。
也没有追究市级层面在安全投入、机制建设上的责任,更没有触碰赵孝荣作为市长本应承担的“领导责任”。
报告看似逻辑清晰,责任链条明确,板子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区、街道和具体操作层面,处罚人数不算少。
可懂的人看出了门道。
处理的层面只有县处级以下的干部。
这个力度恰到好处地“点到为止”,既算给了交代,又不至于伤筋动骨,更不会影响到即将到来的权力交接。
这份调查报告,看上去就像是被精心设计过的“止损清单”。
第六天上午,调查组带着这份最终报告,悄然离开了保康市。
来时风尘仆仆,去时悄无声息。
调查组就像是从未出现过似的,只留下一个看似尘埃落定的结局。
冰冷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飘落在迎宾馆光洁的大理石台阶上。
洪华、李仕山、那言三人并肩而立,望着考斯特的尾灯在漫天风雪中挣扎着闪烁了几下,最终彻底被白色的混沌吞噬,消失不见。
“终于走了~”
那言吁出一口浊气,身体都感觉松快了许多。
前些日子,李仕山的猜测就像一个梦魇般,让他这几日提心吊胆,夜不能寐,生怕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什么都没发生,甚至从检查组最终的那份报告来看,对洪华仕途的冲击,比他自己说的还要轻许多。
问题被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远没有李仕山预想中那般狂风暴雨。
“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那言转头看向洪华,也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解脱。
然而,当那言的目光转向身旁的李仕山时,却忍不住摇了摇头。
李仕山依旧保持着远眺的姿势,眉头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死死盯着车辆消失的方向,脸上的凝重之色不减。
“仕山,”那言走了过去,手掌重重拍在李仕山肩上,试图想打醒他的“杞人忧天”。
“你还在琢磨白朗那点事儿呢?”
那言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我看你啊,是被他搞出‘被迫害妄想症’了!太在意,反而失了方寸。”
“他这次来随调查组下来,应该就是被省里统一安排过来协调或者监督的,不是冲着你来的。”
“你看,调查过程不是挺顺利吗?报告也中规中矩。别自己吓自己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番宽慰的话非但没有让李仕山释然,表情更加的忧虑。
“哥,连你和洪书记都开始放松下来……这,或许恰恰就是白朗最想看到的局面。”
“嗯?”那言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眼神骤然锐利,“什么意思?”
洪华也立刻投来探寻的目光。
李仕山迎着风雪,声音不大却说得深沉。
“白朗这个人,他越是表现得‘正常’,越是安静得像不存在,就越说明……”
“他这次来,绝不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他在看,在听,在收集。”
“他不动,是因为他在等,等一个更致命的机会,或者……在等某些事情发酵。”
李仕山仰起头,望向阴沉沉的天空,“暴雪来临之前,往往是最令人窒息的、能吞噬一切希望的……死寂般的平静。”
此时,一片雪花恰好落在他紧锁的眉间,瞬间融化,留下一道冰冷的水痕。
......
与此同时,调查组那辆考斯特内,气氛却与宾馆台阶上的凝重截然不同。
车内暖气很足,与窗外的严寒风雪形成了两个世界。
白朗和庄远行并排坐在车厢位置最宽敞的座椅上。
此时他已经脱下那件质地考究、价值不菲的羊绒大衣,只穿着一件纯白色衬衫,领口解开了一颗纽扣。
这样的装扮更衬得他脖颈修长,肤色如玉。
他微微侧着头,看向闭目养神的庄远行,“庄局,这几天接触下来,你对李仕山什么印象?”
庄远行闻声,缓缓睁开眼,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睡意。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略作沉吟,似乎在脑海中快速回放着这几天与李仕山接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经手的材料。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李仕山……不简单。”
“他的表现,远超他那个年龄应有的范畴。冷静、果决、思路更是清晰得可怕,环环相扣。”
“我特意仔细翻阅了他事故当天的值班记录,以及后续所有处置流程的原始台账。”
“从接报的第一时间戳记,到启动预案的签字,再到赶赴现场、每一道指令的下达时间、精确到分钟的执行反馈……整个链条,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不知是赞叹还是警惕。
“从事故突袭的瞬间,到掌控全局、调动资源、上报信息、将混乱和损失压到最低……这份临危不乱的定力,这份精准高效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