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马车是特制的,速度和控制都远胜寻常车辆,车夫亦是好手,既能稳稳跟住,又不会引起前方疑心。
萧谨言安排得极为周密,甚至连李宝儿可能在哪处驿站打尖歇脚,都早已推算清楚,并做了相应布置。
于是,在这条归乡的道路上,李宝儿心情愉悦,一路顺风顺水。她悠然自得地坐在马车里,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然而,偶尔会有一阵莫名的心慌突然袭来,让她不由自主地回头望去。每次回头,她看到的都只是远处模糊的车影和更远处天地相接的旷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她心想,也许那只是同路的旅人罢了,便不再过多在意。
李宝儿并不知道,这看似偶然的同路,实际上是两位大内高手精心维持的守护距离。他们隐藏在暗处,默默地跟随着她的马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被她发现,又能随时保护她的安全。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李宝儿的马车缓缓驶入了预定的客栈院落。客栈的灯火通明,给人一种温暖而安心的感觉。李宝儿下了马车,走进客栈,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
而庚七和癸九的马车则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客栈对面一家更不起眼的小店旁。这家小店的灯光昏暗,与客栈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庚七和癸九下了马车,走进小店,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他们轮流值守,目光透过窗隙,紧紧地盯着对面楼上的那盏灯火。那是李宝儿房间的窗户,他们要确保她的安全,一夜都不能松懈。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打破了这宁静的夜晚。然而,庚七和癸九的守护却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岳,坚定而不可动摇。。
京城,萧府书房内,烛火摇曳至深夜。
萧谨言揉了揉眉心,桌案上公务文牒堆积如山,边境军情、粮草调配、疫情后续安抚……一桩桩一件件都离不开他。
他提起笔,几次想写告假的奏呈,最终都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谨烨的大婚,他这个做兄长的,终究是难以亲身到场了。
他取过一张洒金信笺,凝神片刻,落笔蘸墨,将为弟弟和弟妹准备的贺词与一副寓意美满的对联一一写下。
笔锋遒劲,字字恳切,透着长兄的欣慰与祝福。写毕,他小心吹干墨迹,将其装入一个精致的信封中,封口处盖上自己的私印。
接着,他又迅速修书一封,语气转为严肃干练,是写给正在永州临县任职的王金龙的。信中简要说明了李宝儿一行的行程,末了着重写道:“……李大夫于京畿抗疫有功,且于舍弟有恩,其安危至关重要。
忆及昔日临县匪患,虽已平定,然路途难免波折。望金龙兄能暗中调派得力人手,于其途经贵县地界时,多加看顾,确保万无一失。此事不必声张,勿使其知,免其不安。谨言拜谢。”
他将两封信并排放置,沉吟片刻,又将给王金龙的信塞入一个普通公文信封,混入一叠待发的文书之中,明日自有心腹之人快马送出。
数日后,李宝儿一行人抵达临县地界前的一处驿站歇脚。刚安顿下来,便有驿丞恭敬地送来一个紫檀木盒,说是京城萧大人嘱托转交的。
李宝儿疑惑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封给谨烨和李英子的贺词与对联,字迹是她熟悉的萧谨言的笔迹。她微微一笑,小心收好,这是最重要的任务。
盒底还有一张简单的便条,上面只有萧谨言寥寥数语,只说知她归乡,谨烨大婚他无法亲至,深感遗憾,备薄礼一份聊表心意,望她一路平安云云,只字未提已安排王金龙及大内高手护卫之事。
李宝儿看着便条,心想他如此繁忙竟还记挂着这些,心中微暖,却也只当是寻常的问候与嘱托。
她将便条收起,全然不知,在她停留的这片刻,已有本地衙役打扮的人悄然巡视过驿站四周,而驿站外,王金龙派来的两名精干捕快已与一直远远跟随的庚七、癸九接上了头,彼此确认了身份和信息,无声地布下了更严密的安全网。
前路平安,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已将牵挂化为了周密的守护。李宝儿只望着窗外渐次熟悉的故乡山水,归心似箭,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喜庆婚礼。
马车行至永州地界,已是午后。这一带山路蜿蜒,林木渐深,比起官道的平坦开阔,显得有些僻静。车夫不由得挥鞭催快了些马速,想早些穿过这段路程。
李宝儿正靠着软垫小憩,弟弟李俊宝和丫鬟小翠也昏昏欲睡。突然,马车猛地一顿,伴随着车夫一声惊惧的“吁——!”和马的嘶鸣,车厢剧烈晃动,将几人彻底惊醒。
“怎么回事?”李俊宝惊问,下意识护在姐姐身前。
车帘被粗暴地掀开,三四张凶神恶煞、蒙着粗布的面孔堵在门口,手中明晃晃的钢刀透着寒光。
“识相的就乖乖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爷几个只求财,不想伤人命!”为首的一个彪形大汉粗声威胁道,目光贪婪地扫过车厢内部。
小翠吓得尖叫一声,缩到角落。李俊宝脸色发白,但仍强自镇定地挡在前面。李宝儿心下一沉,知道遇上了响马劫道。
她虽惊不乱,深吸一口气,按住弟弟颤抖的手臂,冷静道:“各位好汉,我们只是寻常回乡探亲的人,并无多少财物。若求财,给你们便是,切勿伤了我等性命。”
她使了个眼色,让小翠将随身的一个小包袱递出去,里面有些散碎银两。那大汉一把抓过,掂了掂,显然不满意,刀尖指向李宝儿:“哼,穿得这么体面,就这点?搜!还有那娘们身上,首饰、银票,都交出来!”
另一个贼人窜上车,粗暴地推开李俊宝,夺过李宝儿随身携带的荷包,里面正是她准备回家打点以及给英子添妆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