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没有儿女,听说宠妃之子要立被立太子,惊慌失措再所难免。
皇后拉着赵宁说:“你,你能不能帮我。”
赵宁会错了意思,以为皇后也想生娃。
这个事嘛,赵宁可以帮忙,点头道:“那臣妾给娘娘把把脉。”
皇后愣了,就被赵宁翻过手腕,诊起了脉。
诊完脉,赵宁说:“娘娘的体质,适合用朴消荡胞汤来温养。”
“太医院想来有此方,娘娘只管试试,应当两三个月就能见效。”
皇后不解的问:“这汤是治什么的?”
赵宁好笑道:“娘娘不是让臣妾帮您吗?”
“朴消荡胞汤能暖肾温胞、洗涤瘀血,调养妇人寒瘀不孕。”
皇后一直以为自己不能生,居然只要调理就好了。
皇后很快召来太医,太医看了看赵宁,拱手对皇后说:“此方确实不错,微臣这就去抓药。”
赵宁不知道,皇帝自从知道自己生母的死,跟太后有关,就没想过让皇后生子。
太医出了凤仪殿,就把事情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皇帝正抱着玄清哄,听完消息后说:“叫太医仔细斟酌用药。”
谢岩明白,皇帝还是不想让皇后生娃。
几个月过去,皇后倒是调理好了身子,皇帝却不到凤仪殿留宿。
皇后没办法,只好在一次宴会上给皇帝倒了暖情酒,皇帝却临幸了一个绣院里的宫女。
皇帝清醒后大怒,收走了皇后手里的宫权,下令禁足皇后,又让淑妃协助舒贵妃处理宫务。
几年过后,宜修不管在读书,或是骑射方面,全都比玄清优秀。
舒贵妃每每都说:“我就说了,女儿比儿子强。”
“玄清是个不争气的,还是宜修厉害。”
宜修抱着舒贵妃的胳膊撒娇:“那舒娘娘可要最疼宜修哦,将来也要把宜修留在京城,不要让宜修被送到远处去。”
舒贵妃听到这话,当然点头,还关心的问:“是谁在你耳朵边胡说了?”
宜修回道:“都是书上说的呀,和亲公主。”
隆庆帝在一旁陪着,开口道:“你是朕最疼爱的帝姬,自然要留在父皇的身边。”
宜修又跑到隆庆帝身边撒娇:“我就知道,父皇最疼我了。”
“听说今年的贡品里有一把宝石匕首,父皇能不能赏给儿臣。”
玄清跳出来抢:“什么!你又要跟我抢!”
“怎么我看中什么,你就要开口问父皇要啊!”
舒贵妃拉住玄清:“你是弟弟,自然要让 着姐姐。”
“一把匕首而已,你跟姐姐抢什么。”
玄清都要气哭了:“又是这样,母妃,儿子到底是不是你的亲儿子?”
舒妃还没开口,隆庆帝就不高兴:“怎么说话呢?去,罚抄孝经十遍。”
玄清气的跑掉了,宜修则美滋滋的回了宓秀宫。
赵宁刚看完赵安的来信,高兴的招呼宜修:“宜修,快看,你舅舅来信了。”
宜修看着信说:“哇,舅舅好厉害,又升职了,已经是忠武将军了。”
“舅舅还挂念我,给我寄了西北的特产。”
“舅舅下个月回京成亲,到时我就能见到舅舅了。”
赵宁也高兴,她如今已经是九嫔之首的昭仪,到时求了恩典出宫,也能跟家人团聚了。
宜修看完信,突然说了一句:“母妃,女子也能为帝吗?”
赵宁没在意宜修的话,随口说了一句:“从前的朝代好像有女子为帝,一些部落也有女子为首领的。”
“怎么了?”
宜修认真的说道:“母妃,我想做女帝。”
这话,把赵宁给惊到了。
宜修继续说:“我处处比五弟强,舅舅又跟慕容一族联姻,我有这个资本。”
“与其将来被五弟忌惮,不如就先让我当了这个女帝。”
“想来,大臣们宁愿支持一个帝姬为帝,也不会支持一个异族血脉的皇子为帝。”
“母妃,你说是不是?”
赵宁当然被宜修吓坏了,根本不知道如何反应。
十年后的宜修,被群臣簇拥着登上帝位,改国号为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