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十章

徐州

在一般人的眼中,徐州是什么样子的?

周梦臣不知道。

但是在周梦臣的印象之中,徐州乃是一座北方城市,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想来定然是,千里平原,大军纵横之所。

当周梦臣真正看到徐州的时候,却沉默了。

他看见的哪里是一座城,分明是一个岛。

这就是两淮地区的特色了。

为了防范水患。两淮地区的城池,不仅仅有防止敌人进攻的功能,还要有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防洪功能。在城池的选址上,设计上都非常有讲究。

一般城池,城墙外面是护城河。但是这一带的城池却不一样。

城墙外面是防洪堤。防洪堤外面才是护城河。防洪堤能在洪水到来的时候,保护到城池。在军事上,更是能将城池垫高,有更大的高度差。

而这就代表着防御力的增强。

而徐州又不一样。

因为,徐州段黄河就是这一次决口的重灾区。大量积水从四面八方涌入护城河之中。护城河蓦然变大,如果没有人说这是护城河,周梦臣只会觉得,这是一个湖。而徐州城就在这个湖的中央而已。

所以周梦臣只能坐船进城。

只是看到这种情况,周梦臣对身边的随从说道:“你们先进城安顿吧。我就不进去了。直接各地现场看看吧。”

要知道,大部分城池选址都是很有讲究的。而洪水频发的地方更是如此。而且周梦臣查过旧档,而今的徐州城也不是历史上的徐州城了。历史上的徐州城已经毁于洪水之中。这个徐州城是本朝迁移过来的。

也就是说,这个徐州城比前的徐州城海拔应该高一些。而徐州城就已经是这样了。

徐州的其他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周梦臣一想到这里,就不敢想象。

只是周梦臣终究没有立即去巡视。而是在徐州城之中待了一日。毕竟出外巡视,最少要带一个向导吧。

所以第二日一早。

周梦臣带着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其中有周梦臣自己的幕僚团,还有河道上的人马,不过河道上的大官,全部被王廷案卷进去了。此刻河道副使乃是原山东巡抚朱衡,管河郎中乃是原北河郎中潘季驯。

可以说,在人员上有高拱的帮助,周梦臣身边的,都是精兵强将。

一下人跋涉得很是艰难。

因为在这里,河道与非河道的区别并不是太大。大多数地方都是泥泽。这种泥泽是最麻烦的。

水深一点,是可以行舟。完全没有水,是可以骑马的。但是这种泥泽,却不一样了。

船不行,马亦不能行。唯有人徒步,而且一脚下去,就立即将人腿给陷进去了。再体面的人,在这里也体面不起来了。

潘季驯给周梦臣介绍道:“本来浊流於田,是上好的农田。但是黄河的含沙量太高了。以至于而今冲出来的沙多泥少,根本不能种地。”潘季驯抓了一把泥土,捏到一起,再一张开,沙土都松散了许多。根本没有泥土沾手的感觉。

周梦臣接过,双手一撮,果然是一捧沙。只是里面含水量不少,才勉强成团。如果让太阳一晒,估计更是一盘散沙。

这样的情况下,就是神仙也难以从这样的土地上种出粮食。

周梦臣说道:“如此一来,这里的良田都废了?”

潘季驯沉默了。朱衡说道:“大人,倒不至于,只是要好好收拾一下,才能恢复。而且定然大不如前。”

周梦臣看着眼前一切,眼前的一切,都说明了黄河洪峰是多么厉害。而且黄河洪水有一个特点,就是来势太过凶猛。一夜之间暴涨数丈,都有的。

一般都是夏秋之季。

而今还是春季,黄河水少。所以黄河水分十二股东流。看似多了十二道河流分洪。但是十二条河,就好像一大刷子一般,将徐州到淮安一线刷了过去。

所过之处,大多数都是这个样子。

而百姓也稀少之极,只有少数的村落才有人。

大部分百姓都是逃荒去了,当然了,还有不少葬身于洪水之中,这里每一片泥沙向下面挖掘。都有可能挖出一些尸体。

周梦臣说道:“这也走了数日了,该看得也都看了。现在距离秋汛,还有三四个月。今天秋天,自然决计不能这个样子。但是而今到底该怎么办?诸位何以教我?”

潘季驯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归于旧道。”

朱衡说道:“不然,旧道高企。已经成为地上悬河,这也是为什么会决口的原因。河道比地面最少高出丈余,水性利下,正因为旧道不行,才会决口,而且一决则迁徙。一迁徙就这个模样。下官觉得,应该在这些河道之中,挑选一条状况最好的河道,最为新河道。因水性而为之,事半功倍。”

潘季驯说道:“朱大人此言差矣。今日之旧河道,也是昔日之新河道。而今这十二条河道,最好的当是贾鲁旧道,这也是当今河道。黄河水泥沙众多,不出数年,新河道也如旧河道一般。到时候怎么办?难道再挖一条新河道。这如何是一个了局。下官以为,当修缮旧道。束水攻沙。如此则为不破之局面。”

朱衡说道:“此言差矣,束水攻沙,能攻几分?未免太异想天开了。恐怕从此,河床日日抬高,将来水行于天上,焉有不决之理。”

潘季驯说道:“决与徙,是两个概念,决而不徙。祸不深。不过数县之害,而河一动,动则数府,震动天下。既然不能尽善尽美,当有所取舍。”

朱衡冷笑说道:“想当然耳!”

周梦臣说道:“两位消消气。好生说话。”

周梦臣这样一说,两人反而不说话了。

周梦臣也无奈。

周梦臣本以为将治水的精兵强将弄到一起,就能齐心协力,将事情给办好了。但是事与愿违。

周梦臣通过高拱,在整个大明官场之中寻找有治水名声的官员。结果,这群人到了一起,头脑风暴之后,得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见。

甚至水火之不容。

其中之一,就是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然后就是朱衡的方案,朱衡的方案就比较保守了,顺水性而为之。导河入海。与大禹治水的原理一样。

周梦臣也不知道谁对谁错。

他本来以为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是好办法。但是,朱衡的反对也对。束水攻沙不可能将所有泥沙都排到大海之中的。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至于为什么,也就是一个数学题了。

假设黄河水含沙量是八成,水流速度越快,泥沙沉降速度就越慢,假设黄河中下游千里之远。要将黄河水中的沙子,完全冲到大海之中,水流速度要多高?

周梦臣没有去算,但想来一定很高很高,得出一个现实永远达不到的数值。

这就毫无意义可言。

也就是说,不过怎么束水攻沙。河道的沉降是一定,河底的升高是一定的。这就是朱衡说,固定一个河道束水攻沙。时间长了,岂不将河堤修到了天上去。

而潘季驯的解决办法,就是治河道迁徙,而不治河道决口。

束水攻沙,不仅仅是束水,也就是收窄河道,让水流加速这一点,还有外面的遥堤作为配套方案,当黄河水量太大的时候,水流就会冲出漫过堤坝,在遥堤之间漫流,河流的流速,会呈现中间快且下切,而两侧速度慢而泥沙沉降,如此一来,就要自动将泥沙堆积在遥堤上。

这就是不用人力而自固。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