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刺入皮肉的闷响在书房内回荡,王大人的身体重重砸在地上,鲜血顺着地砖缝隙蜿蜒流淌,染红了散落的奏折与破碎的瓷片。阿紫握着剑柄的手微微颤抖,玄色劲装的袖口溅上了几滴暗红血点,她看着地上逐渐冰冷的尸体,眼中没有胜利的快意,只有一片茫然。
瘦高骑士收刀入鞘,上前一步低声道:“门主,王大人勾结北狄证据确凿,此举也是为了凉州安宁。如今刺史已死,需尽快定下后续章程,以免局势动荡。”
阿紫缓缓摇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章程?我本只想夺粮草救百姓,从未想过要管凉州的政务。他是刺史,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如今死在我面前……这凉州的乱局,我管不了,也不想管。”
她说完,转身便朝书房外走。玄色裙摆扫过地上的血迹,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亲信弟子们面面相觑,连忙跟上,只留下瘦高骑士与满地狼藉。骑士望着阿紫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从怀中掏出一枚黑色令牌,指尖在令牌上轻轻一按——令牌表面浮现出一道细微的“柳”字纹路,很快又隐入黑暗。
两日后,凉州城彻底陷入混乱。
王大人的尸体在书房内停放了一日才被发现,“刺史遇刺”的消息像野火般在城内蔓延。百姓们本就因饥荒惶恐不安,此刻更是人人自危,街头巷尾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哭喊声与咒骂声此起彼伏。世家大族们紧闭府门,暗中调遣私兵守护家产,甚至有人趁机抢夺粮店,城中秩序荡然无存。
太平门内,陈太极看着手中的情报,眉头拧成一团:“阿紫,城外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世家们各自为战,还有小股流民冲击城门,再这样下去,凉州就彻底完了!”
阿紫坐在窗边,望着庭院中飘落的梧桐叶,沉默良久才开口:“陈叔叔,我知道局势危急,可我该怎么做?杀了王大人,我已经越界了。管理凉州、安抚百姓、对抗世家……这些都不是我擅长的事。柳叔叔想要凉州,那就让他来管吧,我只想守住太平门,守住那些还等着粮食的百姓。”
陈太极还想再说些什么,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弟子匆匆进来,脸色苍白:“门主,陈先生,不好了!城西的郭家突然调动私兵,接管了城门的守卫,还放出消息说,是镇北王柳林大人让他们暂代凉州事务,稳定局势!”
“郭家?”陈太极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惊,“柳王爷竟然早就布局了!”
阿紫也愣住了,她想起柳林派来的黑衣骑士,想起那封让她清除寒雪宗的密信——原来从一开始,柳林就没打算让她掌控凉州。清除寒雪宗、除掉王大人,不过是为了扫清障碍,让他真正扶持的势力顺利上位。
城西郭府内,此刻正灯火通明。
郭家宗主郭万山是个年近花甲的老者,穿着一身锦袍,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他端着酒杯,对着坐在主位上的黑衣男子恭敬行礼:“多谢上使相助,若不是王爷暗中支持,我郭家也不可能有今日。”
主位上的黑衣男子正是柳林的暗卫统领,他戴着一张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郭宗主不必多礼,王爷看中的是郭家在凉州的根基。如今王大人已死,寒雪宗覆灭,凉州群龙无首,正是郭家崛起的好时机。但你记住,凉州的实权,必须牢牢掌控在王爷手中。”
郭万山连忙点头:“上使放心,我郭家对王爷忠心耿耿,今后凉州的政务、军务,定会先禀明王爷,再做决断。”
暗卫统领微微颔首,从怀中掏出一份密函递给郭万山:“这是王爷制定的章程,你照着做即可。首先,安抚世家,许给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归顺郭家;其次,加大对城外百姓的管控,只发放少量粮食,让他们依赖郭家;最后,整顿凉州军,将不服管教的将领全部替换成王爷的人。”
郭万山接过密函,仔细阅读起来,越看越是心惊——柳林的计划周密至极,每一步都在削弱凉州本地势力,加强自己的掌控。但他不敢有丝毫异议,只能将密函小心翼翼地收好:“属下明白,定不会让王爷失望。”
暗卫统领站起身:“王爷还派了五千精兵,三日后便会抵达凉州,协助你稳定局势。我还有其他要务,先行告辞。”说完,他身形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中。
郭万山看着暗卫统领消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柳林的一枚棋子,但只要能借助柳林的势力,掌控凉州,将来未必没有机会摆脱控制,成为真正的凉州之主。
三日后,柳林派来的五千精兵如期抵达凉州。郭万山率领世家子弟出城迎接,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城内的百姓们站在街头,看着身着铠甲的士兵,眼中满是恐惧——他们本以为太平门会带来希望,却没想到最终迎来的,是更加严苛的管控。
太平门内,阿紫站在城墙上,看着郭万山与士兵们的身影,心中泛起一阵苦涩。她终于明白,柳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她参与凉州的治理,她的存在,不过是为柳林扫清障碍的工具。
陈太极走到阿紫身边,轻声道:“阿紫,柳王爷这是彻底掌控了凉州。我们太平门,今后该何去何从?”
阿紫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郭万山依靠柳林上位,定会对我们太平门有所忌惮。但我们手中还有寒雪宗的粮草,还有太平门的弟子,只要我们不与郭家为敌,专注于救济百姓,他们暂时不会对我们动手。”
她顿了顿,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柳叔叔想要凉州,那就让他拿去。我不在乎谁掌控凉州,我只在乎百姓能不能活下去。今后,太平门就专注于城外的流民,建粥棚、设医馆,尽我们所能,让更多的百姓活下来。”
陈太极看着阿紫坚定的眼神,心中暗暗叹息。他知道,阿紫虽然看透了柳林的算计,却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初心。或许,这才是阿紫最可贵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里,郭万山按照柳林的章程,开始整顿凉州。他先是召集世家子弟,许给他们官职和土地,让他们归顺郭家;然后又下令关闭城门,只在每日午时发放少量粮食,百姓们为了争夺粮食,常常大打出手,死伤无数;最后,他又以“整顿军纪”为名,将凉州军中不服管教的将领全部逮捕,替换成柳林的心腹。
凉州城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百姓们怨声载道,却敢怒不敢言。而太平门,则在城外搭建了数十个粥棚,每日为流民发放米粥和药品。阿紫亲自坐镇粥棚,为百姓们分发食物,治疗伤员。她的身影,渐渐成了流民心中唯一的希望。
然而,太平门的善举,却引起了郭万山的忌惮。
这日,郭万山派人来到太平门,邀请阿紫前往郭府赴宴。陈太极担心有诈,劝阿紫不要去,但阿紫却摇了摇头:“郭万山刚掌控凉州,不会轻易对我动手。我去会会他,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阿紫独自来到郭府,府内张灯结彩,摆满了精致的菜肴。郭万山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阿紫门主大驾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今日请门主前来,是想与门主商议一件事。”
阿紫坐在客座上,语气平静:“郭宗主有话不妨直说。”
郭万山放下酒杯,缓缓说道:“如今凉州局势初定,百姓们却依旧依赖太平门的粥棚,这对我们郭家的统治不利。我希望门主能解散粥棚,将粮草交给官府,由官府统一发放。这样,百姓们才会感激郭家,感激王爷。”
阿紫心中冷笑,郭万山这是想夺走太平门的民心。她抬起头,眼神冰冷:“郭宗主,太平门的粮草是从寒雪宗夺来的,本就是为了救济百姓。若是交给官府,恐怕用不了几日,就会被你们这些世家子弟私吞。想要我解散粥棚,除非我死。”
郭万山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阿紫门主,你这是不给我面子,也不给王爷面子?”
“我只给百姓面子。”阿紫站起身,“郭宗主,宴席我就不参加了。若是你想对太平门动手,我随时奉陪。”说完,她转身便朝府外走。
郭万山看着阿紫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低声对身边的侍卫道:“去,告诉暗卫上使,太平门不识抬举,请求上使出手,除掉阿紫!”
侍卫躬身应道:“是!”
阿紫走出郭府,心中明白,她与郭万山、与柳林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太平门与凉州百姓的平静日子,恐怕不会太久了。她抬头看向天空,乌云密布,似乎又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