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忙碌程度不太乐观,因此更新频率会下降一些,虽然本来也不是很高就是了。)
对于“六壬”传人的摊牌解释在场众人反应不一。
首先是原本将他们当成了常见的被混沌腐化而不自知的“可怜人”的“狙击手”。
马上就将对两人的轻微敌视转为了多少有些敬佩。
这是因为一旦成为陷入或者粘上混沌,哪怕是经过多重因素削弱的,哪怕是还没有发展到出现一些明显的腐化痕迹的。
在“狙击手”的知识体系下,都相当于是进入了一条对于身上带有“灵能”天赋的人,包括战锤40K时空很多天才又自负的激进派审判官在内的,没有回头可能的单行线。
但“六壬”传人不仅能在这单行线里面掉头,甚至还能漂移。
(在“狙击手”看来“六壬”传人创造“外五门”的过程,相当于明知前路绝境的情况下主动陷入混沌,还能借混沌力量为己用,甚至借完了居然还能主动隔绝混沌影响,最后甚至能迅速抓住混沌的空档主动找到源头试图根除。)
这等“壮举”,哪怕代价是现在“狙击手”已经知道的,会因犯了禁忌而招来出马仙门承受不起的因果,导致事后彻底的身死道消,也足以让“狙击手”钦佩了。
毕竟如果有人能在战锤40K时空复制此等行径,不说会被起码一个星区的极端国教捧为圣人。
至少也得被一个小圈子密会的激进派审判官当成崇拜对象加以研究和模仿。
说不准连刺客庭都会因此开始思考是不是仿照这等增加力量的方式再开发一类顶级刺客。
又或者帝皇之眼(“退休”禁军的情报网)可能都的为此在皇宫黑牢之中单开一个能占满整个房间的文档柜。
所以“狙击手”在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便立即将两人放到了慈荫和尚和信良道长一个档位上,并出于对二人能力更为强力的钦佩高看半筹(单纯是战锤人对狠人的尊敬)。
然后是对于出马仙一脉因果纠缠早有猜测的慈荫和尚。
坐实了猜测的慈荫和尚默诵了数遍《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当然如此行为并不是因为已经对于净土宗核心思想有了新见地的慈荫和尚,又一次回到了原先希望佛陀能度人往生净土的窠臼。
而是因为在面对“六壬”传人这样“刚烈”至此的“拧巴人”之时,明确的知道救不了二人性命就像救不了胡三一样的慈荫和尚实在没有能张口说出来的禅机。
只能期望自己的修行真的能帮助或许比胡三还更早犯了禁忌的“六壬”传人能真的往生净土(或者魂归仙门),免受历代传承下来的庞大因果的折磨。
至于还在正气结界外的“外五门”成员,慈荫和尚便更是不忍去看。
毕竟不需多问,没在这些人身上感受到半点对“六壬”传人怨恨。
反而注意到个别“外五门”成员身上还残留了一些,之前围剿“军刀组”时发现的特殊器具才能制造的伤痕的慈荫和尚也能猜到,这些侥幸从“六壬”传人引外界因果灌输的激进方案中诞生的“外五门”成员会是什么情况。
只能祝愿长刀头目能在地狱多“活”几个轮回了。
之后是因为又替便宜师弟安抚了半天“灰柳”才晚过来一些的信良道长。
没有听全整个故事的信良道长现在有些怀念自己为了行军方便剃掉的胡子了。
因为看着“外五门”的成员,在师门中看过很多用邪路练外丹导致灾祸结果的“寓言故事”的信良道长就没来由的想要摸着胡子唏嘘。
就像他的师傅,在最早告诫他不能犯禁忌之时,所习惯性做的动作一样。
毕竟后来他才知道“散是一团火”的正一派,并不是所有分支都像他们一样行事正派。
不说赶上一些特殊伦理情境,有时哪怕是没有任何冠冕堂皇的借口,某本四大名着描写的国师行径可能都会成倍的出现在一些“心术不正”的道士身上。
而那时的他,不说对于所谓特殊的伦理情境嗤之以鼻,认为只有守不住道心的人,才会为了一时利益而罔顾人伦。
更是对于能遇到一些“邪修”充满“期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替天行道的方式,论证正一道的正字如何写。
当然这些都是当年年少轻狂。
到了现在在历史大背景下几经沉沦(信良道长在玄学力量觉醒前其就已经在为抗日奔走,而抗战前期的情况不需多说),同样可以判断出来“外五门”成员为何如此的信良道长,别说“替天行道”了,连一句卜辞都说不出来。
可恨,可恶,无可奈何。
不过终究比慈荫和尚更为“乐观”,也对于便宜师弟之前的施展的手段(精神刺激药剂)有一些看法。
信良道士转头就想问问,因为在战锤40K时空见过太多被力量扭曲的人而对于“外五门”状态有些熟视无睹的“狙击手”是不是有办法挽救这些虽然是自愿,但是客观上是被动触碰禁忌的可怜人。
至于确实是主动犯禁忌的“六壬”传人,没听全故事的信良道长也只能是尊重他人命运了。
最后是黄门掌门黄四。
虽然对事实上的法脉源头用转祸福之术基本没有效果,但是人老成精,事实上比胡三对于因果之事看到更透的黄四在听到“真相”之前也多少猜到“六壬”派一定是出了问题了。
并且通过对于其他间接事物的卜算,黄四甚至判断,他们没有受到直接牵连,要不是“六壬”派主动替他们切断了因果,要不是此前一直试图整合他们,但却失踪了很久的抗联司令员交给他们,已经在此前一次行动之中遗失的介绍信替他们挡了灾。
而现在就看“六壬”派惹的“祸事”之大,怕是上面两个情况都有,才让“内五门”只有牵绊最深的胡三一人直接出事。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肯定是继续听听“六壬”传人到底要怎么还这个因果。
做出决定之后,示警毫毛兼做传信,名义上退走照看门人实际上是去重整旗鼓准备再和“妖人”一战的柳五,以及同样做此打算,但不知道什么时候隐遁而去的灰门掌门都收到了黄四不要轻举妄动的信号。
但显然时间紧迫的“六壬”传人并不想多做耽搁。
摊牌结束便没有更多解释,反而是选择直接开始往长刀头目所在地前进。
甚至一番法诀之后,原本被众人认为无法进入正气结界的“外五门”成员也跟了进来。
这时众人才更加清晰的感受到这些人身上那已经凝成实质的对于“军刀组”的恨意。
这也逼迫相比“狙击手”慈荫和尚和信良道长而言,对于“六壬”传人日常“任性”了解更多的黄四不得不放弃安抚柳五和灰门掌门的操作。
原本已经缓和的局面,瞬间又形成了对峙。
之前悄然消失的灰门掌门以遁地之法直接卡在了“六壬”传人继续前进的路上,
“妖人,我就知道你们还是如此,试试破我灰二专门给你们准备的地陷之术,寻金玉没法直接作用给你们,但是这是自然的伟力!”
说罢,原本不想理会某种视角看上去就是把半个身子送到“六壬”传人的四方步上挨踢的灰门掌门的“六壬”传人就脚下一陷。
顷刻之间被埋进去了半个身子。
随即不等其作法脱出,这次看起来像是直接从天上窜下来的柳五挥剑突进的速度拉出一道闪电,在直指看起来已经无法移动的“六壬”传人的要害的同时,让包括“狙击手”在内的其他人难以反应。
但下一瞬间,方式上让火影忍者粉丝喜闻乐见,但形式上属于出马仙一门借体之术的法门已经发动。
同样对于“内五门”“激进”行事模式熟悉十分熟悉的“六壬”传人直接将自己和“外五门”之中的熊门成员互换了位置。
熊门成员熊罡激发轻松挡住了柳五的剑锋,然后蛮力一动,半埋的身子就从地陷之中脱出。
整个过程面无表情,仿佛已经训练过多次。
显然“六壬”传人关于培养“外五门”与“军刀组”血战的说法不仅没有打任何折扣,还保守了不少。
但出马仙一门的轴劲显然不会就此终止,在“狙击手”已经迅速反应准备分开双方的情况下,柳五和灰二又一次合击。
之前被用在怪物身上的寻穴杀招,被用在了正准备给灰二一个在物理意义上会导致筋骨尽碎的熊抱的熊门成员。
并且这次甩出致命毒牙匕首的是比之前用飞木棍手艺“借花献佛”的灰二更有力且能在匕首上附上更多煞气的柳五。
铜钱一闪,熊门成员心脉尽露,毒牙匕首顷刻而至。
又一次,借体之术生效,鬃门(野猪)成员替换了被标记了死穴的熊门成员位置。
后者猪鬃一涨轻松打落了带着浓烈煞气的匕首,然后就是一个猪突猛进直接撞向了因为引导寻金玉法门而暂时无法遁地的灰二。
眼看柳五来不及援救。
在“狙击手”试图掏出来一些非致命武器阻止鬃门成员突击,但发射的在战锤40K可以轻松制服低巢变异怪物的电击弹药,像之前的煞气一样轻易被猪鬃挡下之后。
因为之前透支力量导致法门发动慢了很多的黄四,转祸福之术发动,之前灰二制造的地陷被挪移了一部分。
虽然只让猪突的鬃门成员轻微减慢了一些速度,但也足够灰二摆脱施法后摇遁地躲避。
不过这下慈荫和尚和信良道长也有了空间切入“维和”行动。
净土宗慈悲金光在梵音之中高涨,正一派困厄符随之飞出,两人合力试图阻止仍然想要和鬃门成员拼一剑的柳五。
但最后阻止柳五继续攻击的却并不是其他人。
而是终于从之前硬抗纳垢腐化带来的后遗症中清醒过来的白门掌门,也就是事实上在当前“内五门”五个掌门之中年龄最大的白一。
在昏迷过程中间接知晓了一些纳垢这玩意的到底有多危险的白一,在现在大概是四个掌门之中唯一真正决定放下过往纠葛一致对外的。
因此刚刚醒来就看到“六壬”传人与“内五门”争斗的白一不顾力量透支,再次借体之术(“内五门”的借体之术是“六壬”派的“丐版”发展而来)直接涨大身躯挡在了鬃门成员和柳五之间。
若不是慈悲金光与困厄符后发而来,根本收不住惯性的鬃门成员和柳五怕是已经将白一直接送走。
只能说“拧巴”人也只有用这种“拧巴”方式劝和。
一剑差点给老大哥穿心的柳五,和实际并没有任何伤人想法的鬃门成员,都迅速脱出了战斗状态。
除了一般不说话,但是说话就招气的“六壬”传人,
“看来原先仰我们传承的‘老五门’现在翅膀已经足够硬了啊。”
说的毫无语气波动,甚至多少掺杂着一些对于“内五门”能想办法绕开无法对“六壬”派使用出马仙门法门的限制赞许的话语,又让正在关心白一伤势的柳五想要冲过来理论。
但是这时已经完全站在双方中间的“狙击手”已经用可以抵挡重爆弹的跳帮盾给双方彻底隔开了。
这下有着物理阻隔的双方,终于能就如何了去因果进行一些非物理“磋商”了。
(一些解释:
1、《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据称为印度天亲菩萨所着,内容为以五念门修行之成就令众生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通常与净土五经并称 “五经一论”。
其先从 “器世间庄严”(极乐世界的环境,如七宝池、八功德水等)、“众生庄严”(往生众生的身心清净、功德具足)、“佛庄严”(阿弥陀佛的身相、智慧、愿力等)三个维度,论证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性与殊胜性,增强修行者的信心。
然后又指出往生并非偶然,而是以 “五念门” 为正因,强调 “信、愿、行” 的统一 —— 需先信净土真实存在,再发愿往生,最后通过 “五念门” 的实践落实行动,三者缺一不可。
2、正一道的正字如何写
正一道之所以叫 “正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起源上讲,其来源于张道陵所创 “正一盟威之道”。据道书记载,汉安元年(142 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其 “三天正法”,命其为 “天师”,同年又授 “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其为 “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因此其教派名称中含有 “正一”。
其次,在历史源流上讲,至元成宗(元朝第二位皇帝)大德八年(1304 年),张与材被授以 “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此后天师世系均以 “正一教主” 身份出现,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相应的这一派道士也被称为 “正一道”。
最后,从教义内涵上讲,“正一” 意味着正道、真道。“正” 即 “正以治邪”,表示要用正直、纯正的道来治理邪恶;“一” 即 “一以统万”,意味着以 “道” 为根本,统一万物。正一道以真一为宗本,强调所行之道是正道、真道,目标是达到正与真。
pS1:虽然正一道和全真道都被元朝册封并自此成为正统,且根本原因都是元朝为了巩固统治,但是两者册封时间先后与册封经过的情况,却让舆论对于两者都被元朝册封的情况评价不同。
这也是典型的用外加民族叙事捆绑和掩盖阶级叙事,并被一些有心人引导的结果。
pS2:比全真道诞生更早的正一道在唐朝就被册封过(更早的南北朝时期只是承认道教地位,并没有官方册封高位封号),但唐更多是尊崇老子,册封过往道教祖师,目的是抬升自身合法性,并没有系统册封当世道教领袖,特别是没有册封世袭职位。
之后的宋朝也是如此,虽然对于道士管理更加系统,但对当世道教领袖的册封并没有达到顶峰。即正一道和全真道在宋朝(金朝)时都受过封,但是要不是只封当世领袖一人,没有世袭,要不是虽有世袭,但可承袭的职位都不大。
相比之下佛儒两家都更早有了世袭的较大尊号。
对于佛,南北朝时期便有了官方僧籍,后面唐朝的玄奘法师,宋朝的大相国寺都不必多说。
对于儒,孔子在唐朝便已经是国家公祭之中按王爵祭祀的先圣,对应的孔府更是从西汉开始世袭传承,号称未断。
因此唐宋两个阶段都只是道教地位的上升期,真正给道教官方正朔让道教能和佛儒并立的还是元朝。
当然这种操作也不是元朝统治者真的尊重道教,而是单纯为了统治稳固而一碗水端平——佛道儒三家册封达到顶峰都在元朝(之前是没封到最高,后面是一边册封,一边严格限制,强化管理,甚至降低撤销封号)。
相应的一般也认为元朝是三教融合达到新阶段(思想成熟开始巩固)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