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说完这话,看了看张易如那张不可置信的脸,“老爷,老夫人手中还有银子。
您可要好好待她,莫伤了她的心。”
张易如瞪了张忠一眼,“老子的老娘,老子自是好好孝顺,还用得着你多管闲事。”
张易如没有得到好处,自是心情不爽,从大牢里出来后,也是直呼晦气。
张忠则满意地哼起了小曲儿,前面的话是他胡编乱造的,后面的话是他加上的。
他自知做下的事儿,对不住老夫人。
他当年要是没有老夫人出手相救,怕是早就冻死在大街上了。
这么多年,他跟着她也算是捞够了。
这一次,算他倒霉,他认了,只是老夫人无辜。
他估摸着,这一次张家人不会放过老夫人,张易如夫妻俩会趁机夺过管家权,这样老夫人的日子就不好过。
有了刚才的那几句话,最起码他们能看在银子的份上,会好好待老夫人的。
张忠的头倚在大牢的墙上,喃喃自语道,“老夫人,小的只能帮您到这了。
以后的日子,您可要好好的。
小的对不住您,可您明明知道小的,在您的庄子里做了坏事,您干嘛不管呢?
您要是说小的几句重话,或者打小的一顿板子,小的也不至于一错再错啊!”
张忠说完这话,用手抹了抹眼角流下的眼泪。
沈良是到了下午来的大牢,张忠抬起头看了一眼,在外面站得笔直的沈良,“沈管事,当真守时。”
“是个买卖人就得守时,不然,没有人敢给你做生意。
张管家,可按着我说的办了?”
“沈管事,现在我还有得挑吗?”
“倒是个聪明人。”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张忠还没有傻到连命都搭上的那一步。”
“好,既然张管家是个痛快人,我沈良也不是那种说话不算话之人。”
沈良四处看了看后,这才特意压低声音,“路上的事儿,我都已经让人帮你打点好了。
这样你在路上的日子,最起码好过一些。
还有,等出了城后,会有一人说是你昔日好友,为你送行。
到时他会给你送上一个包袱,这个包袱里除了给你准备的衣物外,还有按着你要求的,给你备了一百两银子的碎银。
到时张管家可要收好了。”
沈良交待完,就要离去,张忠却叫住了他,“沈管事,张某只要离开了清风城,以后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还请沈管事解疑释惑,您为何要这么帮我?”
“张管事不是也帮了我吗?”
“我帮了您什么?只是几句话嘛,张某觉得怎么算,沈管事都是吃亏的。”
沈良摇了摇头,“只要张家家宅不宁,沈某就不吃亏。”
张忠大吃一惊,“沈管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张家和您应该没有过节吧?”
“张管家,你问的有点多了。”
“不,沈管事,在下刚才已经说了,在下只要离开了清风城,就不会再回清风城了。
所以,在下求沈管事了,请给在下个明白话,不然,沈管事送的这些东西,在下也是受之有愧。”
“张管家不愧是张管家,懂得倒是挺多。
好吧,我也不瞒你了,你张忠有护着的人,我沈良也有护着的人。
她让我护着的人难过了,我就不让她好过。
张管家这么聪明的人,应该能听懂吧!”
沈良撂下话,便大摇大摆地走了。
张忠朝着自己的脸又是几巴掌,“张忠,你真是个混蛋,你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拦着老夫人。”
说完这话,他又狠狠地扇了自己几巴掌,“都怪你,要不是你在里面掺合,老夫人能去找叶夫人麻烦。”
说着说着,他自己在大牢里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因为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张易如从大牢里回去后,把张忠的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了李梦蝶听,“娘子,我娘以前做的是不对,只是,她现在手中还是有银子的,再说了咱们大周朝都是以孝治天下,咱们是不是.......”
李梦蝶用手狠狠地拧着手中的手巾,她心中虽有不甘,可也得为自己的子女考虑。
随后,她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老爷,这么多年,我过得是什么日子,你最是清楚。
咱们家的日子这么难了,娘手中明明有银子,她也不往外拿。
现如今,咱们和孩子们的院子,里里外外都是一个人在伺候了。
就老夫人那里还是两个人在伺候,还不包括做粗活的嬷嬷。
还有吃的喝的用的,我都是先紧着她,再是咱们。
你还让我怎么做,这家我不当也罢。”
张易如又说着好话,劝着李梦蝶,“好夫人,都是为夫的错,为夫让你受委屈了。
为夫也知你的苦,哪日我瞧着娘心情好了,我就劝劝她。
到时让她交出些银子来,给咱们这个家使。”
李梦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这还差不多。”
张家就这么着,时不时地婆媳过一下招。
张老夫人以前有张忠帮衬着,拿捏李梦蝶和玩似的。
可现在李梦蝶也不怕她了,对着张老夫人说话也没了以前的小心翼翼。
基本上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不惯着她了。
张老夫人只要一和李梦蝶说话,就气得胸口疼,时间长了,只要她看到李梦蝶还没说话,就头也疼,心口也疼。
李梦蝶自是添油加醋地说给张易如听,张易如就埋怨张老夫人,嫌弃她不该这么对李梦蝶。
“我应该怎么对她啊?她也配我对她好?”
“她怎么不配,她是我的妻啊!
娘,你太让我失望了。”
张易如扭头就走,张老夫人看着儿子的背影,就是想装晕都来不及了。
张家就这么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的过着。
当然,张家的事也被人添油加醋地传到了街上,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恨不得整个清风城,都知道张家的这点破事了。
张觉夏接到叶北修的信,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信,李云连家书都顾不得看,就乐得向张觉夏说张家的事儿。
她一边表演一边说着,惹得张觉夏是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