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周晓北是龙凤胎,两人自小一起玩着长大的,感情好所以原主才会牺牲自己的婚姻也要叫弟弟去上大学。
他们和哥哥姐姐年龄差的大,周晓东大了他们十岁,周小楠也大他们八岁。
周小楠虽然自小就帮着父母照顾着弟弟妹妹,但明显她和相差两岁的大哥感情更好一些,不过是前几年周晓东一家搬到隔壁镇开铺子有意疏离才没怎么来往了。
周小楠成绩不好加上那时候家里困难,读完小学就辍学了,一直帮扶家里到二十出头才出嫁的。
她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十分看着血脉亲情,觉得大哥的改变的都是大嫂给撺使的,大嫂为人强势大哥缺少主才造成如今局面。
真叫她放弃周晓东她也是做不到的,但她也不想让周晓东祸害自己的孩子,唯一能想到的便是避开。
不过这些周小楠也不好说,只得尴尬的笑着。
见刘承志已经把最后一点存货给卖完了,天也要黑下来了,周小溪便道:“你回去一起吃晚饭吧,别折腾了,家里人多爸妈总担心做的不够吃,做的饭每天都有剩下的,多你和姐夫两个也少不了孩子一口。
孩子的事儿你当面问问晓北学校那边能不能接收,能进去你们再去收拾房子给孩子办转学。”
周小楠哎了一声,“那你等我们一会儿,别自己走,最近那些鬼火少年总爱在这个点出来溜达,别冲撞了你!”
说着就跑去和儿子一起搞卫生去了。
钱是挣不完的,主要担心刘树壮还得干工地活身体吃不消,两口子夜市那边一周会停两天,今天正好晚上休息不去夜市摆摊。
还没忙完呢,刘树壮就下班回来,见周小溪在招呼道:“小溪来了啊!”
打完招呼便去接过妻子手里的活,“你去和小溪说话去,这些日子一直忙着你都好久没过去家属院那边了。”
就剩下一点活了,周小楠也没抢着干,顺势退到一边去洗手去了,一边道:“小溪过来教我做新品呢,还叫我们回去吃饭,正好今天晚上不摆摊,咱过去坐坐,顺便看看晓北他们干的怎么样身体能不能吃的消。”
刘树壮笑道:“他也是农村出来的大小伙哪里有这么娇气?去摆摊再累也累不过种地!”
周小楠白他一眼,“我弟弟是文化人,和你粗人能比吗?”
说着就甩甩手里的水过去问周小溪:“你们那屋子干利索了没有,有没有叫老人看日子?”
周小溪点头,“孩子爷爷昨天才打电话来说日子看好了,就是开学的前两天,到时候两老会过来住几天。”
周小楠哎了一声,“亲家叔还有工作呢,也快退休了吧?”
周小溪嗯了一声,“还有两年呢!”
刘家父子也不叫他们多等,利索的把剩余的卫生做完就拉了闸门跟着去了郑家。
郑家现在到了晚上真就和下饺子似的走哪都是人。
一进去在一声声妈妈妈妈中,周小溪又犯晕了,这孩子怎么生了这么多!
今天周大强夫妻带着一群小的去了新房那边,孩子们在那边尽情撒欢高兴着呢,见周小溪回来就围着她问:“妈,我们什么时候搬新家?”
孩子多了就不招人稀罕了,周小溪把孩子扒拉开边穿过去边应付,“月底快开学了就搬家,等你们爷爷奶奶过来了就搬!”
孩子们估计对时间有误解,第二天就悄悄给爷爷奶奶打了电话叫他们赶紧过来,又把八月的日历撕到剩下两天。
郑建国夫妻还以为出什么事了,次日就急匆匆赶了过来。
等周小溪下班回来,几个孩子还得意的指着日历和爷爷奶奶道:“妈,搬家!月底了,爷爷奶奶也来了!”
周小溪:“???”这群熊孩子!
察觉到她杀气腾腾的目光,刘承明、刘承亮缩了缩脖子,马上辩解道:“小姨,我们和姥爷去村里收拾房子去了,我爸妈说那边刷刷墙修下窗户换个玻璃就可以住了。”
今天可不是他们在看孩子!
郑丽莉尴尬的笑了下,“我光顾着撵着三个小的收拾了!”
带薪德华也不是好做的,一堆儿小孩整天不是弄脏衣服就是打架,再加上还没有办法自理的小家伙,她也要疯了!
孩子姥爷更是乐呵呵道:“没事没事,一本日历才几个钱,大不了这几天不看就好了!”
周小溪:“???”没几个钱也没见你舍得换新,搞半天是叫大家不要看挂历!
郑建国夫妻也许久没见孩子们了,也护着道:“没事没事,孩子们是知道爷爷奶奶想她们了,她们还小不会坐车,我们老的过来看他们也是一样的!”
老两口下午已经跟着亲家去看过房子了,知道大房子有专门给他们留的房间,他们高兴的不得了。
老人年龄大了,最怕的就是被子女嫌弃撇下。
孩子们见妈妈一点也不高兴,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做错事了,马上自己靠墙罚站去了。
看着排成一排的孙女以及两个还不会走路依旧爬过去凑热闹的孙子,郑建国夫妻哭笑不得,看着这群调皮孩子没少惹祸被罚!
周小溪没管孩子们,笑着招呼公婆,“爸妈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吧,左右就扣几天工资。”
郑建国摇头,“厂子在赶工期呢,我现在在带徒弟,那边暂时离不得人,大家都好好儿的,明天我就和你妈回去了,等月底再过来。”
张莲花倒是想住下,但她这辈子都是以丈夫为主心骨的,也不可能把丈夫独留在乡下叫他下班回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见丈夫拒绝她有些失落,但还是想着应和:“你爸还有两年退休呢,这工作可不能丢,也不能内退,不然那退休金可得大跳水了,都干那么多年了,不差这两年了咧。”
主要还是因为郑丽芳夫妻,估计是知道娘家真狠心不会再管了,这对夫妻终于开始正干了。
也可能是知道郑建国手里有个工作名额,两口子回来跪着认错了。
都是自家的孩子,郑建国也狠不下心去计较过往,便把工作名额给了女婿,现在正带着他学木工呢,另外还收了一个厂子家的亲戚。
都是最近的事,那边确实是走不开的。
知道儿媳妇不喜欢有些尖酸刻薄的大姑姐,老两口也没提老大两口子,只说收了两个徒弟。
郑立勇今天去了工地那边,回来的比周小溪晚一些,见父母过来了再三挽留,老两口才点头答应多留一天。
有亲家在,周大强和李桂妹就腾出手来去帮周小楠清理那破房子了,带着三个外孙整整忙碌了一天才终于把屋里的黑黄的墙皮给铲下来,又把屋里多余东西和垃圾都清了出去。
刘树壮要请假回去抹墙修门窗,郑立勇没让,直接拨了一支工程小队带着材料过去,一天的时间就把屋子给收拾妥当了。
至于家具也不用买,到时候把周小溪这房子的旧家具抬过去就完事了,当初虽然也是买二手的,但都是挑着好的买的。
忙忙碌碌到了月底,周小楠贴了告示歇业三天。
周小溪他们搬家低调的很,就放了几挂鞭炮,一大家子一起热热闹闹的在新房子里做了一顿大餐就算完事了,并没有大肆宴客。
倒是远在沪市的梁教授带着孙子孙女过来给她庆贺来了。
次日,周小楠一家匆匆赶回乡下去办户口迁移和转学证明去了,郑建国夫妻也跟着一同回去了。
周晓北的兼职摆摊工作也正式结束重新投入了工作。
孩子注册报名的事就交给了郑立勇,周小溪开着他们的破面包车带着梁家四口在峦市转悠了起来。
梁家的孩子还是第一次坐这么破的车,起步的时候车子抖的比帕金森病人的手还厉害,几个孩子笑的倒成了一团。
梁教授也没忍住建议:“不如你们换个车子,若缺钱我这还有些可以赞助你们一点儿?”
周小溪摇头,“我们才刚建了个大房子,炒股的事也没放明面上,再买个新车,人家得以为我们是黑心商家了,还是低调些吧!”
这倒不是她的真实想法,是郑立勇压着不让,说没到时机呢。
这小破面包车大多都是周小溪在开,郑立勇买了一台二手的摩托车通勤。
梁教授瞪她一眼:“没苦硬吃,脑子有病!”
周小溪叹气,“我们社会地位低,暴富容易让人觊觎,还是闷声发大财比较合适我们。”
严打可是轰轰烈烈的进行到新世纪呢,现在才九六年,最是混乱的年代了,她家孩子多目标大,不缩着不行呢!
峦市其实也没多大,郊区还没有开始拆迁发展呢,也没开发什么旅游区,没两天就把值得去的地方走了一个遍。
把梁家四口送到机场,梁教授语重心长道:“丫头,你不该被困在家里埋没在峦市这个小地方。”
周小溪摇头,“我不觉得自己是被困住了,只能说人各有志吧。”
梁教授又想起自己被批斗的日子,叹了一口气便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