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欣怡看到三哥三嫂从车上下来,“三哥,三嫂你们怎么过来了?还跟承风一起。”
施欣怡的目光在三哥三嫂和白承风之间来回打量。
梁琪笑着说道:“我们今儿受人所托,上门来找景叶说说话。”
听了三嫂的话,施欣怡秒懂,激动得两条眉毛飞起,“三嫂,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梁琪明知故问:“你想的是哪个意思?”
“就是那个意思,”施欣怡上前拉住梁琪的手,“你明白我的意思,快说,是不是那个意思?”
梁琪不再逗施欣怡 ,笑着点头,“嗯,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施欣怡朝白承风笑道:“承风,可以呀!”
菁儿刚上大学,施欣怡以为,白承风还会再等等,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上门提亲了。
白承风朝施欣怡腼腆地笑了笑,“谢谢婶。”
吕浩然对白家的事有所耳闻,赞赏地拍了拍白承风的肩,“不错,明白自己的心意就早点定下来。”
“谢谢浩然叔!”白承风朝吕浩然欠身见礼。
施欣怡见地上堆成山的礼物,说道:“走吧,我们帮你提进去。”
“谢谢婶!”白承风再次欠身道谢。
卓景然下班回来,凌伯告诉他,少夫人回来就回房间休息了。
卓景然回到房间,没有见到顾汐童,知道她进空间了,坐到桌边随手拿一本书看起来。
顾汐童下午去市委给杜市长施针后,又去了解放路给胡美丽施针,
从盛荃家回来,她跟凌伯说要休息,回房间后,直接进空间给杜新民配起药来,
杜新民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各种异常的指标逐渐趋于正常。
顾汐童从空间出来,目光落在房间里正在看书的卓景然身上。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你回来多久啦?”
听到顾汐童的声音,卓景然抬起头,将手中的书合上,抬手看一眼手表,“没多久,二十分钟。
饿了没?吴姨做好饭了,咱们去吃饭。”
“好!”顾汐童笑着应下,把手伸向卓景然,
卓景然握住她的手,牵着她往外走去。边走边问道:“杜师兄的病情如何?”
“控制得不错,第一个疗程已经结束 了,我给他重新换了药方。”顾汐童说道 。
二人从屋里出来,抬头看到凌伯脚步匆匆地往这边来。
凌伯看到二人,脚下的步子快了两分,离他们三四步远方停下,
“大少,少夫人,承风提了好多礼品上门,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施三爷和三夫人。”
“三哥、三嫂和承风一起过来的?还带了礼物?”
顾汐童感到诧异。
凌伯欠身应下,“是!”
顾汐童转头看向卓景然,抬了下眉毛,“不是我想的那样吧?”
卓景然眉眼含笑地看着顾汐童,问道:“你是希望还是不希望?”
顾汐童脱口而出,“当然是希望了。
承风跟了咱们十来年,这孩子,为人处世,相貌人品样样都好,主要是待咱们菁儿好。
一会儿,你不准为难承风。”
卓景然抬手揉了揉顾汐童的头,笑着问道:“好,听媳妇的。”
他也知道白承风是个好的,且对菁儿好,菁儿托到白承风手上,卓景然很放心。
“他跟了咱们十年,我早把他当自家人。”
顾汐童挽住卓景然的手臂,“那就是个可怜的孩子,从小被家人抛弃,爹不疼娘不爱的。”
想到偏心的白家人,顾汐童心里堵得慌。
卓景然也同情白承风,宽慰道:“别难过,他有咱们。”
白承风礼数周到,再有顾汐童卓景然几人力挺,提亲的事十分顺利。
施三哥转头看向白承风,问道:“要不要双方长辈坐下来商量一下订婚的日子?”
白承风摇摇头,“不用,我的亲事作主,我父母不用参加。”
想到在场的都不是外人,白承风将自己的打算跟大家说了。
吕浩然说道:“收拾白龙远一家,有的是办法,没有必要把自己搭进去。”
白承风说道:“我知道,但我就想这样做。”
他就要做得决绝,让父母看不到一点希望,让有心之人忌惮他。
卓景然看白承风的目光深了几分,尊重他的做法,
“你想好了就行,小时候那么难都走过来了,往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谢谢大少,我也相信,未来会越过越好。”白承风笑着说道 。
白承风决定明天将事情公布出去,早日与白龙远一家撇清关系。
施欣怡说道:“晚报那边我有熟人,一会我给他打电话,你的事明早就能见报。”
“谢谢婶!”白承风起身朝施欣怡欠身道谢。
卓景叶看向白承风,问道:“承风,你说先定婚,日子看在年前还是年后?”
“我想把日子看在年前,几位长辈看呢?”白承风说道。
两人的关系确定了,白承风只想早日公之于众,也好绝了有心之人的念头。
卓景然想了想,转头看向卓景叶, “明天拿菁儿和承风的八字去找大师合一下,看看年前有没有好日子?”
卓景叶点头应下。
当晚,施欣怡给晚报的朋友打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标题为“刚出世小叔子竟成‘眼中钉’,长嫂一招送去庙宇‘清修’十七载 ”的新闻登上晚报的重要版面。
因为是真人真事,且锦江集团在京北城有一定的知名度,报纸一经刊登,热度迅速上升,
当天的报纸一印再印,其他媒体纷纷跟风转载。
白龙远和杜月红一早起来,早早往民德路白父白母这边来。
未从这里搬出去之前,白龙远一家在这 里住了几年,左邻右舍的街坊,很多认识夫妻二人。
刚拐进巷口,杜月红感觉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对白龙远问道:“龙远,我怎么觉得他们怪怪的?”
白龙远的心里装着事,并没有注意身边的情况,听了媳妇的话,回头看了看,说道:“你是不是想多了?没有呀。”
杜月红回头看一眼,刚刚议论的人撇过脸去,
杜月红只当自己想多了,跟着丈夫继续往前走。
两人来到邻居胡大妈家门口,胡大妈正提着篮子从院子出来。
胡大妈嗓门大,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街坊取名胡大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