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先生家很热闹,一双儿女,小王先生和清华教物理的明珍也在。
都凑一起,是因为沪市王家大姐王淑珍一家来了。
就是那位妇产科专家,早前在羊城开会时,曲卓顺道给送过东西的那位。
对了,今年两位王先生都毫无意外,也毫无争议的评上了院士……
知道曲卓还有好几家要走,小王先生催着他赶紧去,中午回来吃饭。
曲卓领着媳妇先去杜佳杰拜年(就是从吉省把他接回来的那位),又去刘长河那(档案室管理员),紧接着又去了魏胜利家。
嘿~,老魏家年过的属实挺喜庆。
魏丰娃去年才提的副厂长嘛,眼下厂长身体不好住院治疗,被指定为常务副。
魏胜利实习结束了,因为表现优异,被管计划的部门安排进了由多部门共同组建的“自贸区”筹备组,过完年就奔鹏城。
曲卓明显感觉到这个安排里面多少沾点说法,但没表现出来,好一顿恭喜老魏叔家的贤妻良母,把一切都归功于半边天管理有方……
这个世界的运转很神奇,某只翅膀的瞎扇呼,有人似乎交了好运,起码暂时看交了好运。
而有的人……运气就不咋地了。
曲卓从魏胜利嘴里得知,陈琦被判了三年。
就是在友谊商店的那位高中同学。
之前不因为他老娘心善,过去一些年里帮助了位贵人,旱地拔葱成了股长嘛。
原本只要好好干,前方一片坦途。
结果,去年老太太去南面的那一趟,不牵扯出一堆破烂人和破烂事嘛,其中就有上面一直知道,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的换汇勾当。
陈琦在曲卓刚回来那阵,就开始小打小闹的折腾了。当了股长后,“买卖”干的就更大啦。
虽然只是庞大链条上的一只小小的小虾米,但拔出萝卜带出泥,陈琦这根泥里的小须子也被牵连了出来。
重点关注,严厉打击的大案,那位“贵人”的能耐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完全是有心无力……
婉拒了魏丰娃两口子留饭,从109家属区出来后,曲卓犹豫了一下,指挥尚小波开车去了陈琦家。
没整虚的,给陈琦父母留下两百块钱,让他们回头探监时给陈琦带两句话:时代不一样了,出来后有许多事可以做。用心反思沉淀,好好表现争取减刑……
中午带着媳妇在大王先生家吃的饭,一大家子人呢,没提单位和工作上的事,只是约好了初五下午去趟半导体所开个会。
饭后继续马不停蹄,一家又一家的唠拜年嗑,晚饭是在林老太太吃的。
别看老太太一个人,年过的一点也不冷清。
大着肚子的吴兰兰是重点保护对象,老老实实的在床上待着,什么活儿都不用干。林老太太正在带的,和之前带过的几个学生,忙里忙外热闹的很。
本来挺其乐融融的,某人一露面……年轻人们瞬间就拘谨了,走路都下意识放轻脚步。
曲卓闹了个哭笑不得,嚷嚷:“我又管不到你们头上,都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得,更拘谨了……
林老太太抿嘴笑,拉着乔小雨的手小声问:“他搁家也这样?”
“他……”小雨妹妹被问的小脸儿红扑的,蚊子大的声音嘀咕:“他脾气挺好的,从来不发火。”
“是吗?那可是真不容易。”林老太太说着话看向床上委了一整天,刚某人进屋后,下意识坐起来的吴兰兰。
林老太太知道,曲卓对吴兰兰非常照顾,几乎没撂过脸子。
就这,紧张感都养成习惯了。平日里总看他大黑脸的那些个,得啥样?
搁林老太太家吃了顿席面很丰盛,但口味有好有坏水平不一的晚饭,曲卓带着媳妇继续马不停蹄。
一白天的时间没走完。
夏老太太、胡老、周老、还有北大建筑系的赵教授……要么是真正的老前辈,要么过去帮过不少忙,以后大概率还得继续劳烦人家的主儿……
八点来钟总算把“任务”完成了,回到帽儿胡同时小姑、陈嘉慧和薛少谦那帮都不在。
晚上大汇堂有演出……
小两口忙忙叨叨了一天,乔小雨还起了个大早,早早的洗漱……稍稍尽了下兴,早早的休息。
大年初二依旧是吃完早饭就出门……
杨老头儿家很热闹,一大家子人呢,杨建安和高洁都在……往年也有子女回家看老爷子,但从来没这么全乎过。
今年属于……有点特殊情况。
一帮子女四下联系,除了确实离不开岗位的,能回来的都回来,好好热闹热闹一下,冲淡一些老头儿的郁郁……
拜年嗑唠完,感谢的话是少不了的。
尽管某人心脏很强大,但多多少少的还是有那么一小丢丢的发虚。
所以,很谦虚,也很客气。
高洁不知道曲静眼下就在京城,不好意思的说:十一那会儿听说杨颖的干妈来了,想请饭来着。
但,曲家来了一大家子人,单请一个不好,都请的话……这边毕竟是军人世家,还是现役,免不了有点顾忌。
曲某人深表理解……
杨老头儿心里郁不郁郁的不知道,起码表现的挺乐呵,告诉曲卓他最近一直在潜心研究棋谱。
今儿家里太闹腾了,心不静。等过完年哪天休息时过来,好好杀几盘。
曲卓乐呵呵的应下,没打扰老杨家难得的家族团聚,出门奔没几步的刘老头儿家。
刘老头儿没在家,在隔壁另一个独居的老头儿下棋了。
看得出,刘老头儿有话要说,但肯定不是急茬儿。
跟杨老头儿差不多的嗑儿,让曲卓该干嘛干嘛去,等过完年消停了,得空过来好好杀两盘……
中午老高同志盛情留饭,私活不让走。
喝了小二量后,下午去方院长家坐了一会儿,奔北池子大街梅老二家……
曾老太太几年似乎想开了,没再守着她那间小屋。春节在儿子家过年,不用特意往椿树胡同跑一趟了。
知道曲卓两口子要来,梅宣宁、钱玲,俩孩子都在家,进门免不了又是一阵“过年好”。
礼仪尽到,曾老太太、钱玲和乔小雨一边在厨房里忙活,一边闲唠嗑。
小静静在一边装乖巧,梅宏被老娘赶回屋写寒假作业。梅宣宁和曲卓进了书房……
“去我爸那啦?”梅宣宁关起门,声音有点贼兮兮的。
“没呢,准备明天上午。”曲卓眼睛里泛起探究,感觉胖货话头儿有点不对。
梅宣宁注意到曲卓的眼神,愣了一下,纳闷的问:“不知道呢?”
“知道啥?”
“真不知道?”
“说说。”曲卓来了兴致。
昨晚于芳搞那一出,他就隐隐的察觉到似乎有点什么说法。
“一月份从京城去港岛后不长时间,我跟我爸大吵了一架……”
之前曲卓离开京城时,梅老二留在京城张罗高速和车厂的事。没过几天,就跟他老子大吵了一架。
原因是,老子让儿子多招工,头一批打底五千人。
儿子一点磕巴都没打,告诉老子:根本不可能。车厂所有设备都是进口的高级货,从电焊到喷漆都是自动化的,需要的是专业岗和技术岗。
别说五千人啦,第一批两千人都招不上。再多就是吃白饭的……
简而言之,老子提要求,儿子讲道理。
老子讲不出道理,就压根不讲道理,摆出老子的架势下命令。
儿子见老子不讲理,牛脾气上来了,硬顶着抵死不从。
老子气的把茶杯摔在儿子脚边,儿子脖子一梗,油盐不进……
总之,好一顿吵,吵的一帮人闻声出来劝架。
吵完之后一直到现在,爷俩再也没打照面。
怎么说呢……凡事吧……就凡事,走一批来一批,终归是一代新人换旧人长江后浪前浪。
梅老二既然已经“从商”了,就要专心于本职工作。
虽说站在哪个山头就唱哪里的歌,但一个小崽子,瞎特喵的唱什么。老老实实的,脚踏实地的做事才是正理。
反正……就那么回事。
懂得懂就行,不知道就迷糊着吧。别像上回似的……
初三九点多出门,先在米粮胡同到海子里几家走了一小圈儿。
唠了一顿拜年嗑儿,带着媳妇奔西花厅。
难得的热闹……
两进院儿基本就没有空屋,全是“回家”的。
老太太和她家那位先生虽然没孩子,但有名分没名分的收养和资助了许多遗孤。
平时天南海北各忙各的,大过年的特意打听好,老太太初三白天没有工作安排。
只要不是太远,只要能走得开,都跑回来尽尽孝心。
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今年的人格外全乎……
早知道这么热闹,曲某人就不来凑这热闹了。
可已经来了,坐一下就走又不太好。
想走也走不了。
一大帮人虽然他基本都不认识,起码就眼下来说,是是不认识的。但架不住都认识他呀。
好家伙,这个那个的拉着他有的没的各种唠。
有关心科学发展的,有关心外面发展的,有探讨港岛发展的,有探讨……
大过年的,怎么着也不能破坏了气氛。
瞅着媳妇被一帮不认识的女人给热情的懵头懵脑,曲某人的耐性迅速耗尽。
关键是,发现老太太似乎也是在努力的高兴着,猛地一拍大腿:“哎呦,坏啦,我给忘脑后啦。”
诧异的目光中,曲卓起身抱拳:“诸位,对不住,我有点急事要汇报。”
都是有见识有眼色的,不用多说就明白什么意思,立马起身全部去了别的屋。
谁也不知道曲卓单独跟老太太汇报了什么,反正没一会儿老太太恼火的声音响起:“怎么才想起来讲?你……哎呦,我说你点什么好呀,赶紧的……”
几分钟后,一大帮人傻呵呵的看着,曲某人带着媳妇领着老太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