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额了一声,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带我父皇?那还是算了。”
“我父皇不爱这个。”
程俊问道:“你怎么知道陛下不爱这个?陛下跟你说的?”
李承乾肃然道:“我父皇要是喜欢的话,就不会因为我去足浴而打我了。”
程俊摇头道:“你错了,陛下打你,是因为你去的地方不对。”
“你要是在东宫,让宫女给你足浴,你看看陛下会不会打你。”
李承乾皱眉道:“在宫里足浴没意思!”
所以,你挨打不是活该吗......程俊心里想着。
李承乾道:“不说这个了,等回到京城之后再说。”
“咱们一步一步来,走,咱们去找执失思利他们,跟他们说一下这个事。”
程俊微微颔首,跟在他的身后。
很快,二人便找到了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
听完李承乾说明来意之后,执失思利、苏农娑、康苏密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惊讶。
“天可汗?”
“这个尊号好啊!”
程俊笑着道:“这次上尊号,是个大事,是要青史留名的,你们可要把握住这次的机会。”
青史留名?
三人眼睛里都出现了光亮,同时点头道:
“明白了!”
“我们这就安排人回去,派人回突厥,让他们都准备贺表。”
李承乾认真道:“辛苦了。”
三人立即行礼,随即便下去写信,派人将信送回突厥。
李承乾则跟程俊离开,回到了宫里坐下。
“这样一来,就万事俱备了。”
李承乾一脸满意,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回长安?”
程俊想了想道:“最晚,半个月后。”
“半个月之后,咱们就回长安。”
当天中午,一道以慕容伏允的名义,起草的令书,通报整个都城。
即日起,废黜达延芒结波吐谷浑太子之位,改立慕容顺为吐谷浑太子。
五天之后,梁屈忽带着吐谷浑各部名王,前来都城,朝拜大唐皇帝李世民。
意味着吐谷浑,彻底平定。
紧跟着次日上午,慕容伏允禅让令书,递交给了慕容顺。
慕容顺请辞不受。
下午,第二次禅让令书,递交到了慕容顺手中。
慕容顺依旧请辞不受。
经过三让三辞之后,慕容顺正式成为吐谷浑的新大汗。
次日,李世民带着五千兵马返程,回往长安。
程俊,李承乾,还有韦遥光,以及武将二代,坊中才俊们,一起返程。
一起去长安的,还有慕容顺,梁屈忽,梁屈达,尹高,以及吐谷浑的一众名王。
有名有姓的,都跟着一起去。
李世民开始还有些奇怪,但很快李承乾便说服了他。
至于怎么说服的,程俊不清楚,总之最后李世民答应了。
回去的路上,马车之中,程俊和李承乾、慕容顺坐在同一个车厢之中。
“终于要回长安城了!”
李承乾感受着一路的颠簸,并不觉得劳苦,反而觉得享受,“咱们在这,差不多有半年了吧?”
程俊笑道:“差不多。”
李承乾哼哼道:“回去之后,我要大吃一顿。”
“还是东宫的饭菜香。”
程俊闻言莞尔一笑,同时思考起来,好像来到大唐之后,没吃过炒菜啊。
等回去之后,弄两个菜尝尝......程俊心里想着。
唐军缓缓前行着。
吐谷浑那边,已经派去了大唐边军镇守,出不了事。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敢带着李靖、程咬金和太子、程俊他们回去。
在大军之中,不仅是程俊他们,还有慕容顺,以及慕容伏允、达延芒结波、葛米伦。
不过,二者的待遇,天差地别。
慕容伏允跟葛米伦,虽然身上没有镣铐,但是,身边却有十余个侍卫,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
慕容顺则不同,和程俊,李承乾坐在一个车厢之中,有说有笑,有酒有肉。
慕容伏允看着这一幕,心中很是复杂,再一看旁边灰头土脸的达延芒结波,直接闭上了眼睛。
此时,他感觉到,自己真的做错了选择。
如果选择慕容顺,这个时候,自己决然不会是这个下场。
现在的结果,比死了还难受。
更让他难受的,是慕容顺派人过来告诉他,等到了大唐长安,要在大唐庆功晚宴上献舞。
他堂堂大汗,给同样是君王的李世民献舞?
门都没有!
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事!
然后,他就听说,颉利当初被抓的时候,便向李世民献过舞。
慕容伏允便觉得,献舞,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
毕竟,老前辈颉利,都献过舞了,自己这个晚辈献舞,也没什么好丢人的。
“唉。”
慕容伏允想到以后在长安的日子,便不由愁苦的叹息了一声。
这时,达延芒结波的声音传了过来:“父汗,看大唐皇帝陛下的样子,不像是要折磨咱们,你大可以宽心。”
慕容伏允闭着眼睛,看也不看他一眼。
达延芒结波讨了个没趣,转头望向天柱王,见他形如枯槁,张了张口,最后还是闭上了嘴,低下了头,不知在想着什么。
而此时,李承乾、程俊、慕容顺所在的马车车厢中,李承乾看着慕容顺,问道:
“现在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等论功行赏的时候,是我先说,还是你先说?”
慕容顺想了想,说道:“应该由我先来说吧。”
程俊道:“你现在的身份是大汗,肯定由你带头先说,然后是执失思利、康苏密,苏农娑他们这些突厥君长,再就是吐谷浑的名王们。”
说完,他望向李承乾,“殿下,等他们说完了之后,你再上场,然后我上场,之后就是文武百官。”
“这样一来,不用你说,陛下都知道是谁的主意。”
李承乾点头道:“好,就这么干!”
而此时,最前方的帝王车厢之中。
李世民坐在最里面,李靖和程咬金,坐在他面前的两侧。
李世民低着头,一边看着京城长安来的奏折,一边开口道:
“知节,你儿子最近,跟太子,还有慕容顺,走的很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