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带着太子李承乾,还有慕容顺等人,以及一众大军,朝着都城方向而去。
一路上,他们碰到了一股股吐谷浑的残军败将。
然而,不用他们出手,那些人便如同耗子见了猫一般,慌张的逃窜。
程俊带着大家,并没有冒进,到了天黑之时,他便让所有人安营扎寨,休息一晚上再走。
同时,他安排了很多岗哨,防止有人过来劫营。
第二天一早,程俊便让人收拾东西,准备继续朝着都城方向而去。
不出意外,今天下午,就能抵达都城了。
然而,还没等到他们出发,尉迟宝琳便带着李德奖、张慎微、乔备三人跑了回来。
“处侠兄!”
程俊看着他们跑来,有些意外,等他们靠近,问道:“怎么样?”
尉迟宝琳肃然道:“都城那边,好像有点情况!”
程俊问道:“什么情况?”
李承乾、慕容顺此时也跑了过来,听着他的讲述。
尉迟宝琳凝重道:“我们到了都城,却没见到陛下!”
程俊问道:“我爹呢?你也没看到?”
尉迟宝琳摇了摇头,“没有!”
程俊又问道:“李尚书呢?”
尉迟宝琳再次摇头,“也没见到!”
李承乾奇怪道:“那你们看到什么了?总不能什么都没看到吧?”
尉迟宝琳神色变得古怪起来,“我们看到......吐谷浑都城的城墙上,插着一杆‘唐’字旗。”
“......”
一瞬间,四周寂静无声。
随即,尉迟宝琳身前响起了三道惊呼声。
“啊?”
“啥?”
“真的假的?”
李承乾、慕容顺、尹高不敢置信的看着他。
程俊也一脸意外,都城城墙上插着一杆‘唐’字旗。
要知道,敌方城池上,插着一杆我方的旗子,就意味着,对方的城池,已经落入我方手中。
在众人错愕神色下,尉迟宝琳重重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能是假的吗?”
“都城的城墙上,不仅插着咱们大唐的旗子,而且,都城的城门,还都大开着。”
“就是没有看到一个百姓进出。”
听到这话,程俊问道:“你没进去看看?”
尉迟宝琳摇了摇头,“我怕中埋伏,不知道是不是吐谷浑的诡计,就没敢进去,回来跟你说一下。”
程俊当即说道:“走,咱们过去!”
李承乾问道:“去哪?”
程俊肃然道:“去都城!”
李承乾提醒道:“你就不怕里面真有埋伏?”
程俊目光深邃看着他,“你猜猜看,咱陛下带着的人,到底去哪了,又为什么都城的城墙上,又插着一杆‘唐’字旗?”
李承乾挠了挠头顶,“我刚才也在想,然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又觉得这个结论,有点不真实。”
程俊惊叹道:“有句话说的好,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那都是事实。”
听到这话,李承乾和慕容顺还有尹高的脸上,再次浮现出吃惊之色。
程俊也不奇怪太子和慕容顺,还有尹高他们会吃惊。
毕竟,当初跟老李说好的,是“围魏救赵”。
只要老李把都城围住,用不多久,天柱王就会率军回援。
程俊都觉得他们已经很出色了,俘虏了天柱王。
李承乾更是来的路上,一脸得意,正想着在老李面前,出出风头。
结果老李倒好,直接攻进了城中!
慕容伏允,怕是也已经成了俘虏......程俊心里想着,这么看来,俘虏个天柱王,在俘虏了吐谷浑大汗的李世民跟前,还是不够看的啊。
从震撼中回过神来,李承乾咂舌道:“也就是说,我父皇,真的打进都城了?”
程俊沉吟道:“甚至这会已经让慕容伏允跳舞了。”
李承乾兴奋道:“我的天,我父皇这么猛?不对,我父皇好像一直都这样来着......”
“那咱们别等着了,赶紧去都城。”
程俊微微颔首,“慕容兄,咱们一起去!”
慕容顺也有些激动,“好!”
程俊转头看着尉迟宝琳还有张慎微、李德奖、乔备,说道:“宝琳兄,你带着慎微兄,德奖兄,乔备兄,保护好咱们的俘虏天柱王,随我们一起,去都城!”
“诺!”尉迟宝琳咧嘴应了一声。
很快,被五花大绑的天柱王,被扔在了尉迟宝琳骑着的马匹上。
张慎微、李德奖、乔备三人,骑着马匹将天柱王围在中间。
天柱王神色带着几分惊慌,当看到程俊,忍不住问道:“你们要干什么?”
程俊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吟吟道:
“去都城,见你的大汗去!”
天柱王闻言,眼睛瞪大了几分,满心疑惑。
去都城?他们就带这么点人?
难道,他们是想用自己,跟大汗交换点什么?
比如,交换梁屈忽,梁屈达?
如果梁屈忽,梁屈达落败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想到这里,天柱王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自己这条命,还是很有价值的。
下午时分,众人骑着马来到都城之外。
天柱王兴奋了一天,觉得自己用不多久,便又能成为吐谷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权柄的天柱王。
然而,靠近都城时候,天柱王忽然发现不对劲。
都城,很是安静。
当看到城墙之上,竟然插的不是吐谷浑的旗,而是唐字旗时,天柱王脸色一变,惊呼出声道:
“这不可能!”
任何情况下,都城城墙上的旗子,都不会变!
除非一种情况。
那就是城破!
就好像他去攻打伏俟城,攻破伏俟城的那一刻,他会换下伏俟城城墙上的旗一样。
都城破了?
那大汗......天柱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一路对未来的憧憬,瞬间无影无踪,只剩下跌落谷底的心情,喃喃自语道:
“怎么会这样......”
李世民,真就这么厉害吗?
程俊此时也在看着城墙上的“唐”字旗。
从尉迟宝琳口中听说的时候,他心中只有惊叹,不愧是天策上将,不愧是老李。
不愧是唐太宗。
但真正来到都城,看到这杆“唐”字旗。
他的心中,多了几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