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国如果过来的话,杨辰倒不好不去了,毕竟李天国是跟津海的干部一块来的,又不可能单独行动。
虽然说把李天国一杆子戳到津海那个水深无比的地方,是方嘉嘉干的,但现在杨辰不是跟方嘉嘉结成连理了,就不太好区分,与情与理得跟李天国见个面,安抚安抚。
正好,也趁这个麻痹一下陶继海。
想到这里,杨辰又对徐锦丽说道:“你该去去,我当天有时间的话也过去一趟,但我跟领导们打个照面可能就走了,你还得坚持到最后。”
一个县委书记,带着县委办主任出席这样的活动正常也不正常。
很多人把县委办主任,或者政府办主任这样的职务,理解为县委书记或县长的秘书,其实是错误的。
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是服务于整个单位,可以说是服务于主要领导,因为主要领导代表单位,但是跟秘书或秘书长,是有区别的。
对县里来说,县委办是县委的重要办事机构和综合职能部,跟组织部负责组织工作,宣传部负责宣传工作,政法委负责政法工作的性质是一样的,并不是说他是一个服务机构。
就是说人家有人家自己的工作,不是天天跟着县委书记来回跑的角色,当然了,有的县委办主任把自己理解为县委书记的大秘书,那是他自己的事。
见杨辰皱着眉头,徐锦丽忍不住开口说道:“杨书记,还是为十大民生实事发愁?”
杨辰点了点头,他想借着这个十大民生实事的名义,把定山县的工作整体再推向一个台阶,但下面人的理解跟自己想要的总是有点不一致。
杨辰想的是实实在紧扣民生两个字,而其它人的理由是实事,或者干脆大事。
比如修龙陵河大桥、旧城改造、雁鸣湖工程、建筑产业园建设,甚至新区的学校、医院建设,也都算上了,十大民生实事,基本上全部都是工程,你要说是民生工程吧,也能沾上边,但是十大实事都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干脆就叫十大民生工程。
裴野阔提出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倒是一个思路,所以杨辰指点他把这件事干好,也算是一个实事。
但是大工程又必须得有,因为你干的实事,过几年后,可能就没有人记得了,但是你修的工程,一定能保留很长时间。
大家都喜欢干那种面上的工作,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大工程肯定是首选,干那些出力不讨好的事,干好了上级又看不到,群众满意度好?群众的觉悟没那么高,如果想让他们满意,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钱来的直接有效。
所以这个需要综合大家的意见,既要实现杨辰的目的,又要考虑大家的感觉。
杨辰倒是可以强行推下去,但是不统一思想,落实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直接上工程呢。
杨辰不想自己轰轰烈烈搞了个十大民生实事,结果到年底一盘点,实际没干成几样,或者说结果不尽人意,那还不如不提呢。
徐锦丽笑了笑说道:“杨书记,我觉得你有一种急于求成的紧迫感,想一年就把定山县全体推进到小康社会,这个难度是不是太大了点。”
“就像你列出了的这个农村交通要道硬化工程,全部下来再缩减也得两个多亿,但是咱们县财政预算一年用在公路建设上的资金才不过四千多万,差的太多了。”
杨辰的要求是一个乡至少有一条进县的沥青路,而每个村至少有一条出村路,能够连接上乡里的进县路。
用老路吧,有的路曲曲折折,是以前的羊肠小道发展过来的,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工程量非常大。
你把它取直吧,又涉及到征地,这个也是个难题。
杨辰已经要求交通局把方案优化到极致了,仍然还需要两个多亿的资金。
预计县里今年的财政收入会比去年有一个非常高的增幅,但毕竟钱还没有收上来,能收多少很难说。
但不管多少,两个亿去修路,都有点过分。
除此之外,杨辰还让教育局统计了农村学校的危房改造,全县排查下来,预计有五十二所学校需要改造,改造资金也得上亿。
虽然说教育是财政支出的大头,但那是指工资和经费,如果修学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此外还有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很多年来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小打小闹,用的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利工程,早就不够用了。
防汛、泄洪加灌溉综合考虑的话,也得将近一个亿,这还是水利系统上能够争取一部分资金,同时雁鸣湖工程有一部分资金可以用到这上面。
可以说,所有的民生实事,都是用钱来干的,倒是裴野阔这个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个不需要用钱,只要下工夫就行,能够减轻一下财政上的负担。
除此之外,还真找不到有什么民生实事是不需要花钱。
徐锦丽突然问道:“杨书记,您是要急着离开吗,还是说明年就要走了?您这样很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以为你急着要走。”
杨辰很想说,我怕是都等不到明年,但对徐锦丽不能说这么说,于是就说道:“并不是我要走,或者我想走,而是你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是想把框架搭起来,后面的人不用太费心,比着照做就行。”
徐锦丽很直接地问道:“那您能确定韩县长能接任你的位置吗?”
杨辰点了点头:“这个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管是高军辉还是方璧海总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自己,最坏的结果,不过是韩国强兼不了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职务,光当一个定山县委书记肯定没有问题。
“那韩县长会对你定下来的政策改弦易辙吗?”徐锦丽认真盯着杨辰的双眼问道。
“这个不会吧。”这点把握杨辰还是有的。
“那您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徐锦丽抿了抿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