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的犹豫和纠结清楚地写在自己脸上,因为杨辰也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该去哪里,从内心来讲,杨辰不愿意离开清沅,毕竟这里是他最熟悉的所在。
不管是人,还是事,还是物,而且以现在清沅市的基础,必将取得比上一世更加辉煌的成就,至少成为昌北的一极不成问题。
一旦成为昌州的经济重镇,那么清沅市的干部去其它地方,基本上都会享受半格的加成。
到时候清沅市的主要领导提拔省部级领导也相对容易,其实区别主要就是这个,发展较好的地市更容易提拔成省部级,而发展较差地市的主要领导需要再去发展较好的地市过一下,才能提拔。
以前说过,因为官场是金字塔型的架构,升省部级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厅级,而你所在的位置决定了晋升的难度,一个省文化厅或科技厅的厅长,提拔为副省长的机率几乎为零,而省发改委或财政厅的厅长,至少有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机率提拔,这就是区别。
花幼兰微微一笑,对杨辰说道:“小杨,你是不是觉得在清沅市发展受限,但是去其它地方又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去哪好?”
杨辰点了点头:“确实有点纠结。”
花幼兰的眼神有点复杂:“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你不是收养的吗?只要想方找到你的原籍,拿到证明,补充进你的档案,就能把你的身份地址改了,这样就不受限制了。”
杨辰眼神稍有波动,不是他两世为人,很难保持的这么平静,苦笑了一下说道:“关键是我也不知道我的原籍在哪?”
花幼兰笑了起来:“我觉得是你没想找,以你现在的能力,要查出这个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怎么?心里还迈不过那道坎?”
杨辰心里的警惕越来越高,所以表情演绎的非常到位,故作愤恨地说道:“我恨他,这辈子我都不会去找他的,哼,我妈病重的时候,我小叔给他送信,他连片言只语都没回一声。”
杨辰说的部分确实是实情,他上辈子确实充满了怨恨,直到最后都没有完全释怀。
倒是重生之后,那股怨恨劲一下子没有了。
花幼兰犹豫纠结了好一会,才对杨辰说道:“其实嫣红的母亲曾经委托我查过你的身世,至少知道真正的亲家是谁,正常情况下,知青下乡都是有记录的,就算那时候比较混乱,也有借机隐姓埋名逃避斗争的,但是至少基本的记录是有的,或者说,记录有造假的,但不会毫无记录,从县到乡到村,一点书面记录都没有留下,比如领工分、领粮食,总得有名字吧,当时学习、开会、搞集体活动,也得有名字吧。”
“全部都没有,就象这个人不存在一样,打听的时候,有人印象里有这个人,但叫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姓杨,关键是有两个姓杨的年轻人,另一个应该是你小叔,而且这些人都不愿意多说,应该是有人嘱咐过他们。”
“所以你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父亲,身份应该非同一般,至少也是省领导的孩子,你就一点都不好奇?”
其实花幼兰早想跟杨辰挑明这件事的,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当时的领导子女下乡当知青的很多,但这样的神秘的很少。
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光荣的经历,没必要这么隐藏。
杨辰还是那副怨天怨地的表情,明显的不想谈论这个话题,对花幼兰的问话,直接摇头说道:“没,这辈子都不会好奇,我有我自己的生活,并且过的很幸福,不想受无关的人的影响。”
怎么说呢,自从杨辰发家以后,不是没有人打过这样的主意,因为杨辰属于不太好接近那种,再加上张红霞消失以后,基本上没有亲近的人。
所以一直有人试图帮杨辰寻找真正的身世,想讨好杨辰也好,或者想借机辖制或影响杨辰也好,总之,打这个主意的人很多。
花幼兰去查的时候,应该都已经晚了,消除记录那个不是杨辰的手笔,应该是杨老爷子干的,但很多迷惑人或诱导人的地方,还是杨辰布置的呢。
杨辰是非常慎重地想处理这件事,他可以找,但不能让别人找。
所以对于自己的身世话题,杨辰从来不愿意多谈,亲近的人也好,另有目的的人也好,谁来杨辰面前谈论这个,杨辰都是这一个态度。
这也是他这种情况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表现,其实就是把上辈子那个心情代入就行,这样大家就会觉得,这样才正常。
要是不管不顾不问,那也不对。
花幼兰满怀歉意地拍了拍杨辰的手背:“小杨,你也不要怪我多管闲事,你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真有一个人突然跑你面前跟你认亲,对你也有影响。”
杨辰扯了扯嘴角:“花姨,我没有怪您的意思,但是吧,这件事我真的不愿意想,也不愿意谈,至于说谁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不过他什么样的旗号,我一律当他是陌生人对待。”
花幼兰点了点头:“其实我只是一个建议,用这个方法能让你长时间留在清沅市,不过也没有太大必要,咱们都是革命一块砖,不是说你想留下就能一直留下的,组织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没必要强求这个。”
杨辰点了点头:“我知道,我只是舍不得这份打下来的基业,倒也不是非留在清沅,其实去那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对任何地方、任何岗位都有信心,也不害怕任何挑战。”
花幼兰赞赏地看着杨辰,脸上绽放着笑容:“你有这份自信就好,有的时候组织上的很难说,不是说你想去那就去那,或者说你想留下就能留下的。”
于是杨辰好奇地问道:“刚才跟左一民书记在一块喝酒,左书记的安排什么时候能定下来?弄的他人心惶惶,只能借酒浇愁。”
说起这个,花幼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杨辰:“他这个很快,本来准备一次性调整到位的,但方案没有获得国家组织部的认可,只能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一步一步慢慢来,接下来会有很多变动,但具体怎么变,我也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