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修的不止这些,但管网是最关键的,为了避免后期的麻烦,比如今天这个部门要下根管子,明天那个部门要拉根线,把好好的路挖了铺,铺了又挖,都是前期管网规划不合理,或者规格较低。
管网和下水道的建设,是最考验一个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功底的。
定山县有一个好处就是地势平坦,而且前期修建的较为规整,比较容易设计。
“方市长?想找我们借钱。”杨辰主动问道,他管过几天财政,自然知道现在的财政是什么情况。
说真的,也就李民生能压住事,面对各单位的年底突击花钱,又哄又吓的能控制住,不然的话帐上早空了。
方璧海撇了撇嘴:“我找你借钱,丢不起那人。”
人家还是有点京爷独属的傲慢,本来想借的,杨辰这么一说,他反而不借了。
“不过!”方璧海犹豫了一下,这么一大摊子生意,他狐朋狗友那么多,也有能插上手的,但是张不开口。
他毕竟是市长,而且平时云淡风轻惯了,真不好说这种锱铢必较的事。
最后他只好说道:“你把建投这个给我讲讲,如果换成市里,应该怎么操作?”
市里也得有大动作,总不能连县里都比不上。
但是这玩意怎么操作,怎么才能又有效还不出事,还得求教眼前这个家伙。
这个家伙看似干什么都特别大胆,其实从他说那个建投公司为非营利性质时,他就明白了,这家伙主要是为了规避政策隐患和舆论风险。
提前把这个都考虑到了,怎么可能不成功,关键是对方还配合他,不管做到做不到,至少人家姿态摆出来了。
杨辰把建投公司的操作方式简单说了说,其实就是一个政府的融资平台,但是在不允许发债的时候怎么融资,这个就比较考验人脉了。
杨辰就对方璧海说道:“方市长,这个就得发动您上面的关系了,找那种有钱的大国企,最好是只图名不图利的冤大头,以帮扶结对的名义,支援我们地方建设。”
方璧海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着杨辰:“你想什么呢,哪有这样的冤大头,还支援咱们建设,咱们是偏远贫困地区还是革命老区。”
杨辰知道,这有点难为人,因为大多数建投公司拿什么融资,只能拿土地进行融资,先借钱,再拆出成熟地块,然后走挂拍手续,收回的钱继续拆,继续卖地,就这样滚动发展。
但在实际操作中,财政是不会给建投公司投钱的,大多是投一个空白地块,然后换成钱再来发展,或者把一些老旧厂区投到里面,这样拆迁成本较低。
等挣了钱以后,再把钱投入到配套设施建设上,所以就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动不动就是拆了建建了拆。
其实管网建设投资大,还看不到,不跟一个大楼一样,树立在那里,领导一看就是成果。
但同时,管网的特殊性又导致它特别容易做手脚,下五米的管和下三米的管,工程量就有天壤之别,一米五的管径缩到一米三就能节省出海量的资金来。
而且不容易被发现,那些动不动就被挖断的光缆,一般都是埋深不够,在路口或关键地点,埋深符合标准,到野外就是浅浅的一层,该回填的也回填的不到位。
所以管网建设都是有能量的人才接了。
“那就只能找省财政或咱们市国企投钱了。”市里也不是没有有钱的大户,关键就看方璧海能不能说动人家了。
这东西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真想弄,变着法找银行贷款就行了,反正盖出来的房子,又不愁卖。
方璧海很想把市里的这件事交给杨辰来做,他肯定是熟门熟路,但是杨辰又要负责定山县的事,他那边摊子刚铺开,肯定不会对市里上心。
安排给其它人吧,方璧海有点不放心,也担心他们不能做好。
现在市政府这套班子,除了李民生和周少游这两位自己选上来的人,其它人都不能让他满意。
但是想换也不能随便换,毕竟副厅级干部的管理权在省里不说,能到这个位置的人,谁背后没点关系。
“方市长,您可以安排于秘书长或政研室先对全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政策进行研究,看看其它地方都是怎么做的,然后咱们照猫画虎,至少可以少犯错误。”杨辰凭借的是后世的做法,有些虽然也专门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为了保密,没敢动员太多的人,就担心有所欠缺,还不如让市里再进行研究呢。
方璧海直接说道:“研究结果是不是还得给你一份?”
杨辰嘿嘿一笑。
方璧海也没跟他计较,然后又问道:“如果市里开展这项工作,你觉得谁负责比较好?”
“李市长、周市长都行。”杨辰随口说道。
实际上李民生负责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常务本身就比较忙,而且一手管钱一手管事,也不利于监督。
周少游本身就分管城建、国土、规划,按照负责这件事正合适,但是方璧海既然这样问,看来是不想让他负责。
但杨辰不打算插手这件事,他推荐的人,万一到时候出了问题,或者工作推不动了,可能就会让他来接手,理由都是现成的,你推荐的人不行,你不上谁上。
所以杨辰根本不会开这个口。
哪怕他觉得张高产和刘向飞都比周少游合适,却不会推荐他们。
虽然这个工作干好了,进常委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他们两个,想进常委都快想疯了。
特别是刘向飞,要知道他原来可是开发区的主任,然后被雷思远要到了市政府,虽然顺利进了市政府领导班子,然后是副市长,但是他如果留在开发区的话,很可能跟肖思华一样,成正厅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的脾气特别大,整个政府的人都知道。
看着杨辰的眼光都带着怨念。
杨辰都不搭理他。
见杨辰不上钩,方璧海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小子越来越滑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