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打开龙珠杯,抿了口茶说道:“灞国公那一番言辞你们若是钻研透彻了,今后在朝堂之上至少会全身而退。”
见八个儿子静静聆听教导,李二非常满意,继续说道:“首先,灞国公动之以情拉拢蔡国公与吴国公,再将朕也拉入其中,此时他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随后将各宰相和大将军也拉到其一边,最后将大半个朝堂都拉至他的一方。”
“若非贾仁义确实清高,且并无过错,此时恐怕至少被免去官职。然而灞国公还举荐其升官,使其感恩戴德。灞国公所言有理有据,对事不对人,还收获了百官的一致好感。”
“这些辩论的技巧,你们一定要研究透彻,对你们今后站在朝堂大有裨益!”
“你们之中八岁以上的,回去之后,以此事写一篇文章,回头交给朕!”
“喏!”
王远回到别墅之后,灞远镇的建筑队也到了,并且陆续有马车拉来建筑材料。
交给他们数张图纸,建筑队便开始了动工。
翌日,王远没有去上朝,锻炼完身体,用过早饭,便和几个护卫来到皇宫。
立政殿内,李二竟然提前退朝也来了,同时在场的除了长孙皇后、李丽质、李承乾、李泰、豫章公主外,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王珪也在,再加上起居郎、大唐周报记者也坐在一旁记录。
见礼过后,李二说道:“王爱卿,你先坐下。”
“谢陛下!”
“朕让诸贤卿前来,只是为了见证一下稚奴的拜师礼,朕知你不喜那些繁文缛节,所以就简略一些。稚奴,过来拜见你的师父!”
“喏!”
小李治来到王远面前,拱手说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说完,郑重跪下磕头,起身,再跪下磕头,如此三次。
起身说道:“师父,这是徒儿的束侑。”
身后数名宫女每人端来一个红锦遮盖的托盘,李治一一打开,上面也就是一些芹菜、红豆、莲子、桂圆、红枣、腊肉等。
王远说道:“好,为师收下了。但是为师只送你一件礼物。”
说完,王远一撩衣襟,伸手在裤兜里掏了掏,掏出一根半尺长、黑乎乎的柱状物,交到李治手中。
众人都是一脸疑惑,李治问道:“师父,这根棍子是何物?”
王远说道:“此乃为师亲手用精钢打造的钢笔,用其书写类似于鹅毛笔,但又比鹅毛笔结实耐用,书写也非常流畅,不似其他笔还要时常蘸墨,这个钢笔灌装一次墨水可以书写数百字之多。为师只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目光中看出了羡慕和喜爱,没错,就是喜爱。
几个小老头那爱慕的眼神又都投向李治手中的钢笔。
王王远继续说道:“稚奴先收起来,以后为师再教你如何使用。”
“喏!”小李治收起钢笔,从姬?持手中接过茶杯,恭敬地递给王远:“请师父用茶!”
王远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还给李治,清了清嗓子:“咳咳,为师所学很杂,儒、释、道、法、墨、医、武等,都有涉猎,但又与这几家不同,所以我称之为科学,为师并没有师门,也可以说咱们自成一派,所以咱们一派没有祖师,你也就不必再拜祖师,为师便是开山之祖,你便是第一代大师兄。”
小李治挺了挺小胸脯,道:“是!师父!”
“咱们师门没有什么规矩,只要一心向善即可,若是为恶,不但逐出师门,任何人皆可替为师清理门户!所以为师提前赐你表字为善!”
“多谢师父,徒儿谨遵师命!”从此李治的字便是为善,一般是及冠之后才取的表字,当然也有提前给取的,从此之后李治也可以称为李为善。
“咱们师门今后以陛下赐字命名,就叫灞门吧。凡入我灞门者需谨记四句话,也算我灞门第一次师训。取纸笔来!”
王有德立即取来纸笔,小李治赶紧磨墨。
王远铺好纸,等墨磨好,提笔蘸墨,一挥而就,吹干墨迹,推向李治,开口说道:“稚奴,随为师大声朗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小李治跟着大声朗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就这么出现在了贞观六年!
“嘶!”李二倒吸一口凉气,面色潮红,看了眼长孙皇后,又看向房玄龄等人。
就见一众小老头都瞪大了双眼,浑身颤抖,仿佛就要达到高潮了。
王远继续说道:“为师对你的要求是,不但要记住这四句话,并且还要知行合一。”
“徒儿谨记!”
王远起身说道:“好了,这些话你也并不理解其意,以后为师会慢慢教导于你。今日起,便随为师前去学习!”
“喏!”
王远向李二和长孙皇后施礼道:“陛下、皇后姐姐,微臣这就带稚奴回去了!”
李二挥手说道:“去吧!”
王远又向李承乾、房玄龄等人拱了拱手,牵着小李治便向殿外走去,谁知拉了一下没拉动。
只见小李治可怜巴巴地看着李二,说道:“师父,你赐予徒儿的那幅字被父皇拿去了!”
李二老脸一红,说道:“朕还能抢你的字不成?等你下次回来,朕还你便是!”
“哇……”小李治忽然大哭,毕竟才是四岁的小孩子。
长孙皇后于心不忍,瞪了眼李二,开口说道:“二哥要观摹,再写一幅便是!”
李二悻悻一笑,将那幅字交给姬?持,小李治这才止住哭泣,姬?持卷好,跟着王远师徒走了出去。
杜如晦起身行礼:“陛下,就凭灞国公方才那四句话,若是灞国公今后遇害,老臣死也不会瞑目!”
“老臣亦然!”
“还有老臣!”
李二沉思着,拿起龙珠杯,忽然放下,说道:“从今以后,灞字仅赐于灞国公一家!高明、青雀,若无真凭实据,世世代代不可治罪于灞国公,包括帝王!”
“喏!”
“陛下圣明!”
李二口中的灞国公自然也包括世袭的灞国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