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慕容垂的本事确实也一般嘛,朕就知道这叛徒带不出什么好兵。】
【光武帝刘秀:后燕军队是典型的生于不义,就看刘牢之能不能让他们死于耻辱了。】
【秦始皇嬴政:最好是刘牢之直接把河北的鲜卑人全部杀光,好好地做一次净化!】
五胡乱华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历朝皇帝最愤怒的点。
羯人由于过度离谱成为了出头鸟,但这并不代表着其他四胡对汉人就有多么仁慈了。
即便是入主中原已经几十年的慕容鲜卑,骨子里依旧还是将汉人视为消耗品。
也只有那些拥有诸多坞堡、私兵、人口的世家大族,才能被这些胡人稍微高看一眼。
【唐太宗李世民:还得自己争气呀,打不过异族那肯定是不行的。】
【宋太祖赵匡胤:你这话就不对,只有千日做贼哪里有千日防贼的?异族几千年的入侵,总有成功的时候,你看看元朝和清朝。】
【元世祖刘烈:现在朕也是汉人了,你别说那些废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朕虽然不是汉人,但大清满汉融合已经在路上,将来大清可不会和别的胡人一样。】
大清世界中,康熙想起什么,对着胤禛道:
“满汉融合现在如何了?”
胤禛点头道:
“没有什么问题了,眼下最大的争议就是辫子和姓氏。”
“很多满人都觉得应该保留辫子,作为大清传统的象征。”
话音落下,诸多满人大臣立刻出列,跪地启奏。
“陛下,别的事情奴才们也就算了,可辫子是老祖宗传承的东西,这万万不能妥协呀。”
康熙哼了一声,冷冷地开口道:
“你们这些混账东西就知道给朕和大清拖后腿。”
“辫子给大清带来的麻烦还少吗?”
每一个民族都有每一个民族习惯的衣着打扮,发型样式。
清朝强制推行辫子的政策,中亚、西亚、东欧……几乎所有地方都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抗。
为此,康熙不得不出台了一个新的命令,允许满人之外的其他民族不蓄辫。
诸多满人大臣闻言砰砰磕头,依旧坚持。
“咱们大清是征服者,应该让被征服者听从咱们的话才对呀陛下。”
“咱们的规矩才是规矩,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陛下。”
“够了够了。”康熙不爽地打断了这些大臣的话,道:
“汉化是必须的,否则按照之前的老路走,大清有朝一日还是会被其他国家超越,还是一样落后挨打!”
历史上的清朝之所以落后,并非是华夏人不是,而是清朝皇帝们为了稳固统治疯狂推行愚民政策,打压各种在清朝内部出现的新生科技。
什么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自然都没啥卵用。
康熙力推满汉融合的核心也在这里。
不融合,将来的大清皇帝还是一样走历史老路,搞愚民,打压新生科技。
那未来的大清肯定又会被其他国家赶上,就又得上演历史上的百年屈辱了。
不改不行!
康熙恶狠狠地开口道:
“此事事关大清国运,谁再给朕啰嗦,朕让他滚去西伯利亚放一辈子的羊!”
几名满人大臣面面相觑。
咱们就坚持维护老祖宗传下来的发型,怎么还涉及到大清国运了呢?
胤禛此时咳嗽一声,冷冷道:
“皇阿玛都发话了,你们还不滚下去!”
几名满人大臣身体一颤,慌忙起身退下。
康熙发火,最严重也就是一个流放。
胤禛发火,那是真会死全家的!
金幕中呈现出中山城的画面。
数以万计的汉人民工正在劳作,修建后燕的中山宫殿。
慕容温请功地对着慕容垂道:
“陛下,臣这一次抓了十五万汉人,保证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宫殿,让您和皇后、皇子、公主们入驻。”
慕容垂露出满意表情,对慕容温夸奖道:
“果然不愧是本王的好侄儿,哈哈。”
慕容暐死讯传来后,慕容垂表面上虽拒绝了群臣劝进,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总不可能真去向当过苻坚男宠,远在关中的慕容冲称臣吧?
就算慕容垂愿意,慕容垂的这些个子侄、心腹、部将们也不愿意啊。
慕容垂也不装了,叮嘱道:
“一定要快,死多少汉人都无所谓。”
已经是六十岁的老头子,慕容垂随时都可能抵达生命终点。
越快登基,就能多过几天皇帝瘾!
慕容宝快步而来,急声对慕容垂道:
“不好了父王,刘抚被刘牢之打得大败,请求支援!”
“什么?”慕容垂的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脸色也变得阴沉,大骂出声。
“本王早就让他们好好防守,防守!刘抚这蠢货为什么还主动进攻!?”
骂人解决不了问题。
慕容宝、慕容农等几个儿子都主动请缨领兵南下去和刘牢之对抗。
慕容垂思考良久,决定还是御驾亲征。
他很快带着八万后燕军队又赶回邺城附近的战场。
三月份从邺城撤回中山,四月份又从中山南下邺城。
后燕主力才回到中山还没休息几天,就又得南下作战。
这种情况显然并不有利于取胜。
清河崔氏的家主崔宏敏锐地看出了这一点,和荥阳郑氏的家主郑豁一起来劝说慕容垂。
“陛下,刘牢之来势汹汹,我军来回奔波士气低落,不如先行从邺城撤围。”
“苻丕和刘牢之不可能一条心,待我军撤围之后他们必然内讧。届时我军休整完毕,再从容拿下取渔翁之利便是。”
慕容垂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两人。
“邺城乃是大燕国都,天下大义所在,本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邺城的。”
“此事休得再提,否则小心你们的脑袋!”
自认为是好心进谏,却被慕容垂大骂了一通的崔宏、郑豁两人颇为无语,灰头土脸地离开。
郑豁难掩心中怒火,冷声道:
“这些个鲜卑人,简直就是鼠目寸光!”
崔宏冷然道:
“慕容鲜卑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蛮子,也就太祖(慕容皝)在世时重视汉人,剩余的这些家伙何曾把我们汉人当回事?”
郑豁目光一转,低声道:
“那咱们要不去和刘牢之接触一下?”
崔宏缓缓点头:
“好,你我两家各出一人。”
画面一转,崔浩和郑温两人抵达了刘牢之的军营。
“大将军,清河崔氏、荥阳郑氏愿意全力帮助大晋收复河北。”
“作为回报,我们希望能获得幽州刺史和冀州刺史的职位,以及一定数量的知府、县令等官职。”
刘牢之听着两人的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们的胃口这么大?”
幽州,河北北部。
冀州,河北南部。
两个刺史的位置全拿走,合着东晋朝廷这边就只有一个名义,还要出兵帮郑氏、崔氏白打工?
刘牢之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建康城里的世家大佬们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分配方式的。
至于皇帝司马曜和如今实际执掌朝政的司马道子,就更不可能同意了。
一个掌控荆州几十年的桓氏已经把司马氏恶心得死去活来,怎么可能再给郑氏崔氏这种机会?
崔浩非常诚恳地开口道:
“我们的条件并不过分。”
郑温嗯了一声,语气平和地说道:
“我们可以帮忙联系河北的诸多士族投效大晋,短时间内就瓦解慕容垂和苻丕的根基。”
“若是没有我们的帮助,以将军这区区两万兵马是不可能平定河北的。”
出身平民的刘牢之被崔浩和郑温这种世家子高高在上的态度和明显带着鄙夷的语气激怒了,眯起眼睛。
“你们瞧不起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