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世界,巴黎。
新任英国国王爱新觉罗·胤禩热热闹闹的大婚才刚刚结束。
另外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就传遍整个欧洲。
“爱新觉罗·弘历陛下将在凡尔赛宫正式宣布建立大德意志帝国,并邀请全欧洲的国王、贵族前来观礼。”
“若有任何人不愿意派代表前来,那便视为大德意志帝国的敌人!”
斯德哥尔摩,瑞典王宫。
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吹胡子瞪眼睛。
“弘历那家伙是疯了吗,谁让他这么做的!”
“他竟然想要吞并我的领地!”
弗雷德里克一世并非世袭的瑞典国王,他本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黑森—卡塞尔伯爵。
前任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死后并未留下子嗣,他的妹妹乌尔丽卡·埃莱奥诺拉公主便宣布继位。
但瑞典并没有女国王的传统,诸多贵族疯狂反对。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让乌尔丽卡·埃莱奥诺拉公主的丈夫弗雷德里克伯爵成为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
对这位瑞典国王来说,他真正的根基并非瑞典,而是黑森—卡塞尔两大领地。
一旦大德意志帝国成立,这两大领土就会直接被归入弘历直辖。
弗雷德里克一世怎么可能接受?
他怒气冲冲地拍桌,对着面前诸多瑞典贵族们大喊。
“各位,我们必须要对弘历开战!”
然而,弗雷德里克一世得到的却是一片沉默。
弗雷德里克一世气坏了,怒吼道:
“你们这些人心中就没有一点维京人的荣耀吗?”
“先祖的荣光都被你们丢到冰川寒洞里面了?”
这下子,诸多瑞典贵族们无法沉默,纷纷发声。
“陛下,你难道不知道那位弘历陛下麾下的军队究竟有多么强悍吗?我们瑞典根本就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陛下,你不想活我们还想活呢!”
“陛下,你要是觉得自己能打,那你就带着王室直属军队去打吧,我们不奉陪!”
瑞典位于北欧地区,是欧洲最寒冷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都是通过一个个部族的方式聚集,即便是到了近代也不例外。
这种方式天然就适合一个个领主各领其地的封建制度。
即便不和超级集权的华夏王朝相比,在欧洲各国中,瑞典国王的集权程度和威望都是很低的。
所以这些瑞典贵族们也就能肆无忌惮地吐槽和打脸弗雷德里克一世。
瑞典国王气红了脸庞,破口大骂。
“你们这就害怕了?本王又不是独自和弘历作战!”
“等着,本王马上就能找到新的盟友!”
很快,大量使者就离开了斯德哥尔摩,朝着其他欧洲各国而去。
莫斯科,沙俄皇宫。
几个月前,尚未成年的彼得二世因感染天花而死。
经过一番激烈争斗后,伊凡五世的女儿,彼得一世(彼得大帝)的侄女安娜·伊凡诺夫娜成为新任女皇,即“安娜一世”。
这位安娜一世最信任的心腹是来自德意志的恩斯特·比龙。
此刻,恩斯特·比龙正站在安娜一世的皇位面前,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女皇陛下,瑞典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派使者前来,希望能联合我们一起进攻来自东方的弘历。”
安娜一世愣了一下,露出好笑的表情。
“他难道不知道弘历拥有大清作为后盾?朕可不想双线作战!”
比龙点了点头,沉声道:
“但臣认为,咱们还是有必要暗中支持弗雷德里克一世的。”
“否则,一旦让弘历顺利成立德意志帝国,那欧洲恐怕就会被他统一了。”
安娜一世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惊容。
“大清已经即将统一亚洲,若是再被弘历统一欧洲,那整个地球都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族的了!”
比龙嗯了一声,正色道:
“所以我们要支持弗雷德里克一世,但绝对不能正式参战,否则会被大清和弘历两面夹击的。”
“是这个道理。”安娜一世缓缓点头,随后道:
“那你这样告诉弗雷德里克一世,只要他和弘历开战,我们会负责牵制大清从亚洲过来的兵力,欧洲方向他作为统帅!”
比龙露出赞许表情,道:
“女皇陛下,您的智慧深如大海,爱新觉罗家族的傻小子们只能被您玩弄于股掌间!”
安娜一世哈哈一笑,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对着比龙勾了勾手指头。
然后,她头也不回地走向后方的寝殿。
比龙心领神会,立刻站了起来,快步而去。
一边走着,比龙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颗药丸,嚼吧嚼吧吞了下去。
那是据说来自东方大清的“神药”,有一个非常动人的名字——壮阳丹!
作为一名宠臣,单单在朝堂上服侍女皇陛下是不够的。
只有在后宫中也将女皇陛下服侍得舒舒服服,比龙才能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
至于什么清白贞洁之类的东西……
前些年在位的叶卡捷琳娜一世,本身就是彼得大帝的情妇上位。
欧洲人本就不在意这些,融合了蒙古狂野血脉的俄罗斯人自然就更加不在意了。
……
半个小时后。
浑身冒汗的比龙用毛巾擦着汗水,突然心中一动,对懒洋洋躺在床上的安娜一世道:
“女皇陛下,或许我们可以想办法收买一名刺客,让他直接刺杀弘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开封,后周皇宫。
刚刚班师凯旋的柴荣脸上却充满愤怒。
“大周的禁军实在是太烂,烂透了!”
大殿中回荡着这位后周皇帝的咆哮声。
高平之战,两名禁军将领樊爱能、何徽被北汉杨业打得落荒而逃,导致后周左军崩溃,战局一度濒临失败。
若非柴荣亲自上阵督战,赵匡胤、张有德两人奋勇厮杀,后周必败无疑。
到了进攻太原时,后周禁军的无能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一座孤城,各种损兵折将都打不下来。
【作为一位名留史册的明君,柴荣在登基后的第一战中意识到了后周禁军战斗力薄弱的问题,并决心做出改革。】
改革,就得有人来负责执行。
首先,此人得对禁军有着很深的了解,明白禁军内部的各种问题,才能针对性地下手。
其次,此人还得对柴荣足够忠心,这样改革后的禁军方能确保牢牢掌握在柴荣手中。
再次,此人还得有冲劲,敢打敢拼,不畏惧禁军内部的各种反对势力。
最后,此人还得具备足够的能力,确保能推动改革大功告成。
后周国内有这样的人吗?
思考良久,柴荣缓缓开口。
“赵匡胤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