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得知李从珂造反后,皇帝李从厚便以节度使王思同为主帅,率领数万兵马前来讨伐。】
王思同汇集几路大军,很快就将凤翔城包围。
朝廷兵马的攻势非常猛烈,仅仅几天时间就攻克了凤翔城的东关、西关两座要塞,只剩下主城池。
李从珂这下子傻眼了。
“王思同这混账东西竟然这么会打仗?”
不仅城池之外的要塞失守,李从珂麾下士兵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看着城外正在不断疯狂进攻的朝廷兵马,以及自己随时都可能会战败的事实,李从珂明显破防了。
说好的一起兵就天下景从呢?
怎么变成了全天下都来打我?
打我就算了,怎么还三下两下就把我马上打死了?
眼看着朝廷兵马攻势越发猛烈,凤翔城失守在即。
李从珂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
他一咬牙,站在城墙上,把身上的甲胄脱了,露出上半身密密麻麻的伤疤,放声大哭。
“我从小跟随先帝(李嗣源)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浑身创伤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
“现在朝廷宠信佞臣,却要残害我这样的自身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到这样的惩罚呢?”
生死关头,李从珂声泪俱下,对着脚下正在攻城的朝廷士兵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许多正在进攻的后唐朝廷士兵们明显迟疑。
曾经在李从珂麾下作战的羽林军指挥使杨思权一咬牙,大声道:
“潞王(李从珂),朝廷就没有好人,我们跟你干了!”
紧接着,都指挥使尹晖也选择了临阵倒戈。
这两名将军率领近万部下突然倒戈,立刻让原本攻势非常顺利的后唐朝廷军阵脚大乱。
李从珂见状大喜过望,三下五除二地穿好甲胄,咬牙切齿地怒吼。
“给我冲,成败在此一举!”
说完,李从珂第一个就冲了出去。
凤翔城外,朝廷军已经完全乱套了。
越来越多的将军见势不妙,转而选择投降李从珂。
之前朝廷的主帅王思同见势不妙,只能选择逃跑。
【凤翔之战,李从珂一哭成名,瓦解了数倍于己的朝廷兵马,获得最终胜利。】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都无语了。
【秦始皇嬴政:这也行?】
【汉武帝刘彻:单靠哭都能把人哭到投降?】
【隋文帝杨坚:这五代十国还真是一个非常魔幻的时代啊,居然只靠哭就能取得胜利。】
【宋太祖赵匡胤:没错,五代十国发生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感到意外!】
唐初世界。
李渊非常无语地摇头。
“这个后唐,简直是越来越病态了。”
先是出来一个攀登巅峰后瞬死的李存勖,然后是莫名其妙不册封太子的李嗣源。
现在又到了一哭瓦解数万朝廷大军的李从珂。
后唐就没点普遍意义的正常人了吗?
坐在一旁的裴寂也看得目瞪口呆,深感震撼。
过了好一会,裴寂才赶忙道:
“陛下,这些个沙陀突厥人就是这样子的,您无需在意。”
后唐是后唐,大唐是大唐,那可不能混为一谈。
李渊哼了一声,道:
“朕当然知道后唐和大唐不是一回事,但朕看了也烦!”
“谁让这家伙也用大唐名号的。”
李承乾坐在一旁,认真地思考半天,道:
“皇祖,会不会是这里面某些将军其实本身就对李从厚那个皇帝不满,所以借机投降了李从珂?”
李渊呵呵一笑,道:
“那是必然的,否则的话怎么会有一哭就上万人投降这种事情?”
“冯赟、朱弘昭两个文官掌权,下面的武将们当然不会让他们好过!”
李承乾沉默片刻,道:
“文官和武将之间的权力冲突有这么严重吗,咱们大唐似乎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李渊心中好笑,道:
“承乾啊,你是没见过你父皇上朝时那些文官和武将们的自由搏击吗?”
“一个个都要打出狗脑子了,你和朕说还不严重?”
李承乾呃了一声,突然感觉自家皇祖父说得挺对!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一哭翻盘后,李从珂立刻就收编了诸多之前还在围攻自己的朝廷兵马。】
【然后,他开始浩浩荡荡地朝洛阳进军。】
一路上,诸多州县望风而降。
冯赟、朱弘昭两人派来的后续部队,也都纷纷被李从珂招降。
李从珂的军队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等到了洛阳城外的时候,已经超过了十万之众。
皇帝李从厚先是出逃,然后被太后废为鄂王。
紧接着,立潞王李从珂为监国,再命李从珂登基。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从珂就从凤翔节度使杀入洛阳城中,完成了和自家养父李嗣源当年一模一样的造反大业。】
【至此,这位新的败家子主角也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央。】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也不由好笑。
【秦始皇嬴政:当年李嗣源推翻了李存勖,现在轮到李嗣源的亲儿子被养子推翻了。】
【汉高祖刘邦:一饮一啄莫非天定,李嗣源开了造反的先河,自己的儿子被别人造反赶下台也是活该!】
【隋文帝杨坚:而且还是通过大哭劝降的方式翻盘的,想想都非常离谱。】
【光武帝刘秀:朕现在已经有点期待李从珂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结局了。】
【汉武帝刘彻:要么被儿子推翻,要么被养子推翻,要么被臣子推翻,反正朕是不看好他能有什么好的结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当成为皇帝后,李从珂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之前对将士们的承诺。】
李从珂曾经反复告知麾下的将士们,只要能打进洛阳,就每人发一百缗(一百两)的赏钱。
也正是凭借着这高额的奖赏,李从珂才能一路劝降诸多朝廷官兵。
当年李存勖就是因为不封赏有功将士,最终导致被李嗣源篡位成功。
李从珂作为当年事情的见证者,当然不可能再犯这种错误。
等登基之后,李从珂就找来了负责国库的三司使王玫。
“朕要封赏有功将士,每人一百缗。”
“你赶紧把府库里的钱都拿出来,做好封赏!”
王玫瞪大了眼睛,过了好一会才道:
“每人一百缗?”
“陛下,国库里压根就没有这么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