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要像赵云,赵子龙将军一样,以后是我们常山的骄傲!”老伯看着最前面的赵云,满脸憧憬地说道。
其实,在古代,一个将军麾下的士兵,通常都来自他自己的家乡。
赵云也不例外,他麾下的主要骨干力量大多是常山人。
正因为如此,此次他率领大军经过常山时,一路上都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大力相助。
与许褚、郭嘉的行军相比,赵云的队伍反而显得轻松许多。
当然,这也不能说许褚和郭嘉带兵就不受百姓爱戴。
主要是因为,许褚郭嘉走的地方都是军事重镇,一路都有军营关口。
扎营其实也就是出了势力范围才开始的.
而这边不仅是因为百姓们的热情支持,更重要的是,这些常山人对赵云这位同乡将军充满了敬意和爱戴。
“报,赵将军,前方先锋已经扎营完毕,大军到达就能休息!”一名士兵疾驰而来,向赵云禀报。
果然,正如赵云所料,典韦率领的先锋军虽然早走没多久,但他们已经迅速扎好了营帐。
“是因为百姓帮忙吗?”赵云问道。
“是的,将军!”士兵回答道,“整个县城的百姓都自发前来帮忙,所以扎营速度才会如此之快。”
赵云听后,不禁扶额叹息。
他心里明白,自己的这些家乡人实在是太过热情了。
就连大军扎营这样的事情,他们也非要来帮忙不可。
“下次经过这里,还是绕路走吧,这样不太好。”赵云无奈地说道。
他担心这种情况会给当地百姓带来过多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发一些意外。
毕竟,这里是自己主公的势力范围,一切都还比较安全。
但若是换作其他地方,恐怕就难以保证了。
“哈哈哈,无妨无妨,子龙不必如此!”
“百姓帮助我们,不正是因为军民一家亲吗?”
“我们镇北军势力范围内人人皆兵,又有谁能打败我们呢?”
徐庶在旁边听了之后,显然认为这样是好事。
确实,百姓和军人合作,这样的景象几乎是第一次见。
正说明了自己主公是一个明主,而且这样的好处就是不可战胜,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打败镇北军。
赵云听后,沉思片刻后,“元直所言甚是,是子龙见识浅薄了!”
他稍微一想,就知道了徐庶的意思,很明显这是利大于弊。
其实这也不怪赵云如此,因为他自幼习武讲究的是军民有别。
更是在很多兵书当中,都把百姓比作暴民,是行军途中的障碍。
但是很明显,眼前的这一切是真的。
自己主公麾下的百姓是不一样的,他们正是因为自己主公掌权。
使耕者有其田,百姓有其屋。让所有老百姓的日子都有盼头,百姓才会这样。
“主公真乃明主也,你我何其之幸能够投在主公麾下!”
“子龙,你是否相信,这个天下必定会因主公而变得不同?”
徐庶有感而发道,至于说是否能取得这个天下,徐庶觉得自己主公完全没问题。
“是啊,这个天下好像是因为主公而改变了许多啊!”
“百姓有地种,更是家家有余粮,至少够吃三年!”
“还有主公发明琉璃、水泥、以及曲辕犁,更是广传天下!某有些时候甚至觉得主公是圣人在世!”
要说刘攀麾下谁最佩服刘攀,那必定有赵云的一席之地。
就连自己引以为傲的武力,甚至都比自己主公还差半分。
更不要说其他,权谋智力这些不知道差了自己主公多少倍。
“哈哈哈,主公乃圣主!必定能取得天下!”
徐庶说完一扬马鞭,向前跑去。
赵云微笑,他知道这是必然的,没有人能打败刘攀,打败镇北军。
其实他们这些人平日里虽三缄其口,但每个人的内心都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对刘攀的所作所为崇拜得五体投地。
哪怕是郭嘉,徐庶这样顶尖的聪明人,对刘攀的崇拜也一点不少。
刘攀发迹于大汉与黄巾的广宗之战,那年刘攀十六岁,自此之后一路行来,不知道创造了多少奇迹,完成了多少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当今天下,宦海沉浮,当初盛极一时的何进、董卓这些人。
如今在哪里?韩遂、马腾这样的边关军阀如今在哪里?
马腾要不是有个好儿子,或许自己主公早就把他与韩遂两个结拜弟兄一起送走了。
这些人无一不是家世显赫、权谋政治都得心应手的人。
但是呢?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要么就是与刘攀作对了,要么就是挡了刘攀发展的路。
所以,如今这个世界早就没有了他们。
在赵云他们内心深处,刘攀就是一个传奇。
如今的刘攀更是百姓爱戴,权贵巴结的镇北王。
不管是军事,以及农事、工事自己主公都能懂那么多,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就说单单并州的人口一件事情,如今几年下来,每一个家庭几乎都有三个孩子以上。
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并州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冀州。
要知道冀州可是整个大汉以来最富裕的一个州了,但是并州在短短几年就能赶上甚至超越,这是为什么?
其实什么原因都没有,就因为它在镇北王刘攀治下。
赵云站在远处想了许久,越发觉得自己主公深不可测。
知道队伍快要走完,他才反应过来,跟上队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