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于吉还算识趣,没有自找麻烦,要不然真得杀人了。”
尽管于吉确实有一些过人的本领,但在刘攀面前,他显然还是有所忌惮的。
尤其是当两人距离如此之近时,刘攀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于吉的恐惧。
刘攀心想:“再怎么说自己的武力值可是达到了天花板级别!”他对自己的实力充满自信,相信只要对方不是真正的神仙,无论多么厉害,只要是现在这个距离之内,他都能够轻易地用长枪在其身上捅出一个窟窿来。
此时,刘攀的武器就放在身旁,触手可及,是他的底气所在。
于吉看到刘攀点头,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感觉到那股让人窒息的杀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哈哈哈,如此甚好,甚好啊!”刘攀豪爽地大笑起来,同时举起手中的茶杯,向于吉示意,“仙师,请用茶!”
于吉见状,连忙也举起自己的茶杯,回应道:“王爷请!”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原本紧张的气氛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然而,刘攀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突然说道:“对了,于仙师,本王其实是有一事相求,你可知晓?”
于吉闻言,心中一紧,但表面上还是保持着镇定,微笑着回答道:“贫道确实不知,王爷但请吩咐,贫道莫敢不从!”
刘攀紧紧地盯着于吉的眼睛,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异样。但于吉的神色十分自然,没有丝毫的慌乱或犹豫,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在撒谎。
刘攀观察了一会儿,觉得于吉应该没有说谎,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看起来,于吉此次来到镇北王府,确实只是一个巧合,与刘攀派人去寻找他并无关联。这个老道士并没有什么神秘莫测的能力,即便真有,也应该是在常理范围之内。
就在这时,刘攀突然开口问道:“仙师,您可曾听闻过《黄帝内经》?”
于吉听到这句话,手中的茶盅都差点没拿稳。他心中暗叫不好,果然如他所料,像刘攀这样的大人物,会对自己这样一个道士有所求,无非就是那件事罢了。
稍稍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动,于吉定了定神,然后缓缓说道:“王爷莫非对这《黄帝内经》有兴趣?不过,这可是自古以来历代帝王都未曾练成的功法啊。虽然它确实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但对于王爷您这样的万人敌来说,这门功法就如同鸡肋一般,并无太大用处。”
刘攀听了于吉的话,心中顿时一喜。
他立刻意识到,这于吉肯定是有《黄帝内经》的,不然他不会如此说。
想到这里,刘攀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虽然没人能够练成这门功法,但至少还有一线希望。
而且,以自己的经历和资质,说不定一练就会了呢?
“看来仙师手中有这本书?”刘攀面露喜色,急切地问道。
于吉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有倒是有,只不过存放在终南山上贫道修道之处!”
刘攀闻言,略一思索,提议道:“那本王派人陪你去拿?”
于吉连忙摆手,说道:“不不不,不必,小道可以为王爷抄写!”
于吉的回答让刘攀颇感意外,他不禁好奇地看着于吉,心想这老道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难道他对这本书如此熟悉,竟然能够默写出来?
于吉似乎看出了刘攀的心思,他解释道:“王爷莫要多疑,小道年轻时有读过此书,故而对其内容略有印象。”
刘攀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感叹这老道士果然不简单,也不是看着这么老实。
“哦~原来如此,本王这就着人拿来纸笔!”刘攀说完,便吩咐丫鬟取来纸笔。
于吉接过纸笔,正襟危坐,开始认真地抄写起来。
刘攀在一旁看着于吉,只见他运笔如飞,字迹工整,显然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原来仙师也是同道中人啊,哈哈哈!”刘攀突然大笑起来。
于吉被刘攀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了一跳,手中的笔差点掉落。
“王爷,开不得玩笑,小道已经年过一百了!实在是丢人现眼啊!”于吉一脸窘迫地说道。
刘攀见状,赶忙收敛笑容,安慰道:“仙师莫要在意,本王只是见仙师抄写时专注认真,故而开个玩笑。”
然而,于吉的脸色依旧有些窘迫,显然是被刘攀的话戳中了尴尬的记忆。
刘攀心中暗笑,这老道士果然是个要面子的人,不过也难怪,毕竟他都已经一百多岁了,被人说是“同道中人”,那可都是一百多年的事情了,如今早就清心寡欲不知多久了。
没过一会儿,于吉就已经写好了。
刘攀拿过来看了看,表面上也没什么奇特之处,也就几句口诀,配合一些相应的动作。
随机疑惑抬起头看向于吉。
“王爷,这就是原原本本的《黄帝内经》,其内容全部都在这儿了,我研究几十年也没有一点儿头绪。”他当然知道刘攀要问什么,连忙说道。
这倒不是他不说,实在是他一点眉目都没有!
“主公,俺来了!”刘攀正准备再继续打听一下,一声粗狂的吼声传来。
震得刘攀耳膜生疼。
一个九尺大汉,虎背熊腰的汉子带着同样一队粗犷的汉子赶来。
这么多大汉跑起来,大地都在震颤。
刘攀随手把手抄《黄帝内经》放在桌上,看向奔来的典韦以及他的族兵。
“古之恶来啊,古之恶来啊!恭喜王爷,有如此神将,必定横行天下,战无不胜!”这时旁边的于吉看到典韦,一脸激动,刘攀觉得比看到自己都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