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公告】:益州军向南越国宣战!战场禁制已启动,半小时后无法下线,请尽快准备。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如同九天惊雷,瞬间炸响在每一个身处南越、益州、江东区域的玩家耳边。
没有预兆,没有缓冲,战争以最直接、最冷酷的方式骤然降临!
益州军,这头沉寂已久的战争巨兽,终于彻底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
超过一百万的作战部队,加上规模庞大的后勤辎重队伍,总人数直接翻倍,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涌而出。
关羽亲率的前锋军团行动如风,他们迅速北上穿越牂牁郡,而后毫不犹豫地东进,悍然踏入了南越国的郁林郡境内。
而当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然兵临武陵郡边缘时,益州大军的后队,甚至才刚刚完全离开南中的地界。
一路行来,郁林郡的景象让久经沙场的关羽都感到难以置信。
郡内各城城门紧闭,城墙上守军稀疏得可怜,许多地段甚至空无一人,完全是一片不设防的真空状态!
南越官员面对入城“征调”补给的益州军,只能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反抗。
“哼,南越果然已是空壳!韩信、诸葛亮,尔等当真狂妄至极,竟敢如此托大!”
关羽抚过长髯,丹凤眼中寒光更盛,心中那最后一丝疑虑也被这极致的空虚所驱散。
他更加确信,南越这是孤注一掷,将全部国运压在了吞并武陵蛮族之上,全然赌益州军会继续困守南中,不敢动弹。
“越是如此,越不能让你得逞!”关羽心中冷哼,下令全军加速前进。
就在前锋军团抵达武陵郡边境,即将踏入那片山峦叠嶂之地时,庞统的军令也恰好传到。
传令兵躬身禀报:“关将军!军师有令,命将军自行斟酌行事,务必分兵封锁武陵郡南下所有大小通道,形成铁壁合围,绝不可让南越一兵一卒退回交州!”
关羽闻言,傲然一笑,对左右道:“回复军师,云长早已安排妥当,请军师放心!”
他麾下的精锐早已如同撒网般散开,控制了各处险要隘口和交通要道。
在他眼中,诸葛亮那二十多万大军,已如落入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为求万无一失,关羽更以自己的名义,修书一封,快马送往江东。
信中直言武陵战局已启,邀请江东军即刻南下,兵进桂阳郡,威胁南海、苍梧,或随时准备西进,参与对南越主力的最终围剿。
他要的,是彻底断绝南越任何一丝生机。
武陵郡,辰阳县附近。
面对益州军突如其来的参战和雷霆万钧的合围之势,诸葛亮果断停止了所有对潭头寨的攻势。
他选择了一处临近沅水支流、地势相对开阔的河谷地带,命令大军依山傍水,迅速安营扎寨。
一座规模宏大、旌旗招展、暗合奇门遁甲之理的“八卦阵”拔地而起,阵型森严,气象万千。
支持南越的阿瓦部落等蛮军,也立刻收缩回来,依托附近的山岭险要建立营垒,与诸葛亮的主阵形成犄角之势。
时值九月,秋老虎依旧肆虐,闷热的天气折磨着每一个士兵。
被围的南越军与围城的益州军,虽处境不同,但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沉重与焦灼。
一周后,庞统率领益州军后续主力大军,浩浩荡荡抵达武陵前线。
中军大帐立刻设立,巨大的地图再次铺开。
关羽抬手指向地图上标注的“辰阳”位置,声音沉稳:“军师,诸葛亮主力目前便驻扎于此地,依托辰溪布下八卦大阵。与之交好的几个蛮部营地也在其侧翼拱卫。”
他顿了顿,补充道:“据探,南越军总数应在三十万上下,其粮草储备,若节省使用,或许可支撑数月。我军欲速胜,恐非强攻不可。”
庞统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问道:“云长之前联络交好的蛮部,情况如何?”
关羽答道:“已有回信。他们承诺会提供部分粮草供应,必要时亦可提供一些兵力援助。”
这本是个好消息,但庞统却谨慎地追问:“既然如此……可否请这些部落先行出战,我军则可暂作后军,以备万全。如此,可否?”
这个尖锐的问题让关羽微微一怔,面露难色。
他沉吟片刻,摇头道:“军师,此议……怕是不妥。蛮部是向我求援而来,我军百万之师至此,若反令其率先出战,而我等作壁上观,岂不令盟友寒心?”
“若蛮部自身便能解决南越军,又何须向我求援?我军此番兴师动众,意义何在?”
帐内一时寂静。
庞统也知道自己这提议有些过于算计,失了道义,便不再坚持,只是心中那丝不安依旧萦绕不去。
此战,益州军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战力了,若再逡巡不前,必被天下人,尤其是江东盟友所耻笑。
此时,李严(字正方)出列,朗声道:“关将军、军师,那诸葛亮摆出八卦阵固守,显然是已知我军封死其退路,存了持久坚守之心。”
“南越国内可用之兵,仅剩南海、苍梧郡的异人军团。然,若彼等敢来救援,江东军绝非摆设,必会南下重新夺城!诸葛亮定然也深知此点。”
“故而,依末将之见,诸葛亮所盼,唯有远征百乘的韩信能及时派兵回援!他欲拖时日,待韩信兵至,里应外合,以期破我重围!”
“因此,我军必须速战速决!最好能在三个月内,彻底解决战斗,绝不能给韩信回援的机会!”
李严的分析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帐内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正方言之有理!”
“我军行动如此迅疾,诸葛亮纵有通天之谋,也定然措手不及!”
“除非他现在插翅北飞,逃入荆州地界避难,否则必败无疑!”
“若能生擒孔明,南越王便如断一臂!哈哈哈!”
帐中气氛再次变得高昂起来,求战之心炽热。
庞统深吸一口气,将心中那缕不安强行压下,脸色一凝,变得无比严肃,开始下达一连串清晰而具体的军令。
“黄权、李严听令!命你二人领兵十万,绕过金竹山,沿沅水南岸潜行,抵近辰阳南侧!”
“张任、严颜听令!命你二人领兵十万,从吉首县方向南下,逼近辰阳西侧!”
“冷苞、邓忠听令!命你二人领兵十万,前往溆浦驻扎,封锁东北方向。”
“吴懿、霍峻、吴兰、雷同听令!命你四人领兵十万,驻守于辰阳西南方向,构筑防线!”
“张翼、张嶷、刘封、赵累听令!命你四人领兵十万,于辰阳东侧择地扎营,扼守要道!”
“杨顶天、汪小星听令!命你二人率领本部异人马,于辰阳正南方向安营立寨。”
“关将军!请率领中军主力,正面出击,直抵诸葛亮营寨之前,安营扎寨,与其正面相对!”
七路大军,总计百万雄师,如同七支巨大的铁钳,从四面八方缓缓合拢,目标直指辰溪河谷那看似孤零零的南越大营!
军令如山,各将轰然应诺,领命而出。
大军开拔之际,关羽也迅速联系那些表示友好的蛮族部落。
很快,一车车的粮草从各个山寨中运出,蛮族人将他们本就不多的余粮源源不断地送入益州军中,以作“犒劳”。
数日之内,益州七路大军陆续抵达指定位置,旌旗蔽日,营垒相连,望楼相望,将诸葛亮所在的辰溪大营围得水泄不通。
庞统也随关羽的中军,抵达了最前线,第一时间在亲卫保护下,登上了附近一处最高的山丘,俯瞰整个南越军营地。
放眼望去,诸葛亮的营寨布置得极有章法,暗合八卦方位,营垒坚固,沟壑纵横,旌旗按照某种玄妙的规律排列,虽静默无声,却透着一股森严莫测的气息。
支持南越的几个蛮部营地则散布在主阵周围的山岭间,如同忠诚的哨卫。
整个南越大营,俨然一个巨大的、随时可以爆发出惊人力量的战争堡垒,摆出了一副全力固守、死战待援的架势。
关羽不知何时也登上了山丘,站在庞统身边,远眺敌营,缓缓吸了一口气。
“支持南越的蛮部,不过寥寥数部。诸葛亮所能依仗的,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万兵马。单凭此阵,他真以为能扛到韩信回援的那一天?”
庞统目光深邃,缓缓摇头:“八卦阵虽变化多端,玄妙异常,却也并非无懈可击之阵。我军数倍于敌,兵力雄厚,连战之下,敌军必败!”
山下,益州军的营寨正在飞速扩建,各部营盘相连,互为奥援,如同一条盘踞在山间的巨龙,将猎物死死缠住,确保其无处可逃,肃杀之气,弥漫了整个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