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里八剌看着到来的顾正臣,一张脸冷若冰霜,更不愿与顾正臣言谈。
顾正臣并不介意,坐在一旁,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请大汗写一份文书,告知元廷各部落,明军所到之处,悉数归顺。”
买的里八剌神情冷漠:“这样的文书,朕不会写。”
顾正臣思索了下,言道:“朝廷北伐的旨意已经下达,我们将借助你们提供的战马,组建一支兵力为十万的骑兵北上,这些骑兵将携带、拖拽大量火器。这句话什么意思,你应该听得明白吧?”
买的里八剌转过头去。
如此直白的话,自然明白!
顾正臣接过军士送上的茶碗,慢条斯理地开合着碗盖:“大汗,我希望你能明白一点,大明要的是草原,至于草原之上有没有人,有多少人,大明并不在意。”
“消除威胁,控制土地,这就足够了。你写文书,是给蒙古各部落一分仁慈,若是不想将这份仁慈给他们,我没意见,宋国公、曹国公、魏国公他们,包括十万将士,不会有意见。”
“毕竟战场之上,无论是死在刀剑之下还是火器之下,都是军功。”
买的里八剌咬牙切齿:“可朕若是写了这文书,岂不是折断了蒙古人的脊梁?”
顾正臣呵呵一笑:“当你被俘虏,元廷本部被消灭的消息传开之后,蒙古人的脊梁,被彻底被摧毁了。这个时候,大汗还是不要再抱有希望了吧,火器的威力,你们是见识过的。”
买的里八剌断然拒绝:“休想!”
顾正臣也不介意,抬了抬手中的茶碗:“一盏茶,喝完了我就走。”
买的里八剌心乱如麻。
见识过明军层出不穷的新式火器战术战法,就知明军已事实上不可阻挡、不可战胜。最可怕的是,这些疯狂的人,竟然掌握了飞天的神通!
看着沉稳冷静的顾正臣,买的里八剌有些不知所措。
到了这一步,是应该少死一些人,还是让剩下的人,与大明拼到底?
问题是,拼过之后,死了人,能换来什么?
买的里八剌想来想去,也不认为纵使明军折损几百几千人,就能改变草原的结局。
事实上,明军现在拥有了大量的战马,搭配上火器,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死人,就足以消灭成千上万的蒙古人。
顾正臣没有看买的里八剌,只安静地品着茶。
他答应写文书,少一点杀戮。
他不答应也无妨。
明军占据绝对主动权。
只是顾正臣希望少死一些人,毕竟后续要建铁路,没有劳动力是不行的。
这里的劳动力,不是说拉他们去铺设铁轨,而是希望有人能去开矿、冶铁……
在大明,是铁路最大的成本不是迁移百姓,不是购置田地,封建王朝嘛,说拆迁就拆迁,你想当钉子户都不可能,敢和朝廷叫板,被钉子钉死还差不多……
最大的成本是铁轨,更进一步,是铁。
没有大量的钢铁供应,怎么可能修起来铁路,而这些钢铁供应,就需要大量的冶铁工业作为支撑。
开山、选矿、粉碎、运输、冶炼、锻造、再运输等等,哪个环节都少不了人工,全靠大明百姓去干,那要撂荒多少良田?
蓟遵战场上的俘虏不能安排去干这种事,至少现在不能。
主要是因为冶铁工程还没开始,线路还没实际敲定,这个时候安排他们进山也没啥用,钢铁这玩意又不能锻造出来在外面丢几年……
少死一些人,后续征调他们服徭役的时候,也好多出点力不是。
西方的工业积累,靠的是殖民,说白了就是打劫与贩卖黑人。
顾正臣可以打劫,但贩卖黑人这事——目前还没到那个地步。
茶水喝完了。
顾正臣将茶碗放下,站起身来,问也没问买的里八剌就朝外走去,出了门,伸展了下身体,对赵海楼、朱煜道:“看来,不大开杀戒——”
“朕写!”
买的里八剌走了出来,很不甘心的样子。
顾正臣转过身,笑道:“可不要勉强,若是不情愿,还是不写得好。”
买的里八剌差点吐血:“顾正臣,你别太过分!让人准备笔墨,你最好是离我远远的!”
朱煜抽刀:“你怎么给镇国公说话呢!”
买的里八剌鄙视地看着朱煜:“不敢杀人,你拔什么刀?滚开!”
朱煜气得手哆嗦。
顾正臣哈哈大笑,拉着朱煜离开,还不忘训斥几句。
没多久,买的里八剌的文书写好,顾正臣看过之后,交给赵海楼:“拿着这文书,让纳哈出、失烈门、阿札失里、塔宾帖木儿等等,所有部落首领,都写一份。”
赵海楼笑了。
买的里八剌都写了,纳哈出没道理不写吧,纳哈出写了,其他人也应该跟吧。
顾正臣是很会吸收历史教训的,认为不能学也先。
咱不能带着买的里八剌或纳哈出去叫门,万一人家说不认识多尴尬,投一封文书进去,投降就是投降,不投降就干,简单粗暴,执行起来也容易……
文书写好,安排人送给冯胜。
顾正臣将赵海楼留在了遵化,吩咐道:“给你十日,十日之内,务必确保这一片区域里,不存在任何溃散的元军。另外,通报山中的官员与百姓,出山之后,必须安排青壮巡视村落,一寸一寸地搜,确保安全。”
赵海楼领命。
司马任驱马而至,递上了冯胜的文书。
顾正臣看过文书,对龙虎卫指挥胡斌的牺牲也颇感难过。
司马任言道:“还有,宋国公差人将范政范神医送来了,人已到三屯营。”
顾正臣看了一眼三屯营的方向:“原本以为元军凶猛,会撕开封锁北遁而去,范政跟上买的里八剌,多少有个后手,现如今买的里八剌被俘,一些布置竟也没用上,告诉范政,我在北平等他。”
司马任了然。
顾正臣看向朱煜:“从这里到古北口多远?”
朱煜凝眸:“大概三百余里。”
顾正臣思索了下,道:“来不及了……”
确实,这个时候再派人已经来不及了。
毕竟冯胜的文书送来就花了一日,朱棣这个时候,应该距离古北口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