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旋风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如果玛雅文明与唐朝真的存在直接交流......”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画面,恢弘的唐代海船劈波斩浪,穿越浩瀚的太平洋,玛雅祭司手持玉器,凝视着东方来客,长安城的市集上,异域商贩兜售着从未见过的美洲作物......这些场景若被证实,足以撼动整个史学界。
他站起身,走向办公室的落地窗,洛杉矶的夜色璀璨如星,而他的思绪却飘向了千年前的汪洋。
作为电影人,他深知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虚构更富戏剧性。
但这一次,他面对的并非剧本,而是一个可能改写人类文明认知的谜题。
唐代的造船技术确实令人惊叹,水密隔舱的设计不仅领先世界数百年,更让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史料记载的“昆仑舶”和“南海巨舰”的规模远超同时代其他文明的航海工具。
据华夏宋代地理学家周去非着作《岭外代答》记载,昆仑舶桅杆采用钦州乌婪木制作,此种木材‘缜理坚密,长几五丈’,可承载大型船帆,其船体规模远超同期内河船只,唐代文献称“停泊广州者令观者惊叹”。
宋代刘克庄诗句‘舶客珠犀凑郡城’,侧面反映该类船舶延续至宋代的运输功能。
对于华夏古人的智慧,古旋风没有丝毫的怀疑一个能够创造四大发明的民族,对于大洋彼岸的渴望。
他通过查阅资料,目前华夏海底考古发现,一艘十三世纪所造的远洋木帆船,长度有34米、船宽11米、船深4米左右,载重量达200余吨。
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船只仅23.66米,宽7.84米,排水量120吨。
所以说,杜环能否有能力进行远洋航行的问题,答案已经很明确,他完全可以做到。
“不过仅有船还不够,”他思索道,“导航才是真正的挑战。”
毕竟太平洋要比大西洋要困难的多,海上导航绝对是远洋航行成败最关键的因素。
刘莉莉也因为老板的吩咐,特地跑一趟华夏收集相关资料,但杜环写的《经行记》已经失传,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遗憾。
“老板,有没有一种可能,杜环没有到过美洲大陆,但会在某个地区,遇到了同样出来游历的玛雅人,相互学习交流。”
古旋风一愣,这倒是新的思路,而且完全有可能,大家都对大洋彼岸充满好奇,所以在高度文明物质基础条件下,决定出海游历,然后就在某个地方偶遇,因此产生了联系。
“到目前为止,一切皆有可能。”
他又开始卖弄他的知识库,“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曾着《乙巳占》,详细记载了星象定位法,而袁天罡的风水堪舆术,或许能为航海提供另一种方向指引,结合玛雅文明对天文历法的极致掌握,两种文明神奇的相遇,完全有可能。”
刘莉莉当然知道自己老板对周易八卦的推崇备至,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解释,并不感到意外。
古旋风却叹气道:“很多文献资料都在无数次战乱中消失,这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如果假设成立,人类跨洋交流的历史将提前近千年,哥伦布的“发现”将不再是起点,而只是漫长交流史中的一个插曲。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明的互动模式需要彻底重新评估,贸易、技术、宗教、艺术的传播路径可能远比想象中复杂。 ”
古旋风深吸一口气,拿起电话拨通了莫里斯的号码。“我们需要更系统的证据链,尤其是dNA分析和航海模拟数据。”
挂断电话后,古旋风的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这个发现不仅关乎学术,更是一个史诗级电影的绝佳题材。
他想象着镜头下的场景,唐代船队与玛雅金字塔的第一次对视,两种语言在陌生大陆上的碰撞,文明的火种如何在未知中传递......
刘莉莉看着正在思考的老板,也不敢打扰,悄悄退出书房,来到客厅,便见到伊万卡领着古依依下楼。
“他还在忙什么呢?”伊万卡看一眼书房问道。
刘莉莉笑道:“老板正在研究两种文明的交汇点。”
“还鼓捣他的玛雅圣物啊,简直着魔了,”伊万卡示意刘莉莉一起喝杯咖啡,也想知道现在有什么进展了。
古依依熟练的拿着遥控打开电视机,海绵宝宝已经更新十二季。
伊万卡只是摇摇头,便对刘莉莉说道:“如果证实文物的出处,肯定引起国际纠纷,以我爸的性格,绝不会答应让出去。”
刘莉莉点了点头,这根本不用怀疑,白宫已经放话,不会答应任何文物追索要求。
“其实这些文物在美国本土保护性展出,也是最好的选择,老板说了,安全才是对历史文物的最大保护,而不是它们应该存放在哪里。”
这番话,伊万卡显然很受用:“这没错,对他们来说,有价值的才是文物,没价值的,甚至不惜毁坏,什么尊重文化遗产,一切都是利益驱使而已。”
刘莉莉喝口咖啡,说道:“文物追索是有国际法支持,不过在国际公共海域发现的文物归属权,依旧存在巨大法律争议。”
“老实说,我也不想把这些东西收藏在家里,希望能够得到完好的保存,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伊万卡虽然喜欢精打细算,但这次对待玛雅文物,她还是希望归还给社会,让全世界都能分享这段历史。
“目前来看,这件水晶头骨,恐怕会引起旷日持久的法律争夺战,莫里斯教授认为它的价值不低于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听你这么说,我都想见识一下了,”伊万卡也被吊起好奇心,虽然忌惮所谓的宗教圣物,但看看一下还是可以。
刘莉莉笑道:“以目前情况看,只要老板不答应,这件文物还是属于你们家的。”
“是谁要拿我们家的东西啊,刘阿姨,”古依依耳朵很尖,一听说有人惦记她的东西,连忙跑过来打听清楚。
在她的观念里,我爸爸的东西就是我的,谁也别想拿走。
伊万卡好笑道:“放心吧,没人要拿走你的东西。”
古依依一听,这才安心的跑回去看她的海绵宝宝。
伊万卡叹气道:“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