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2》狂澜票房之际,却意外揭示一个残酷现实,《侏罗纪世界》配乐师之一迈克尔·霍华德却佝偻的身躯蜷缩在破旧的睡袋中,与繁华的街景格格不入。
在好莱坞,迈克尔的名字曾短暂地闪耀过,2015年,当《侏罗纪世界》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席卷全球时,他作为配乐团队的成员之一,参与了部分主题旋律的编曲工作。
那些恢弘的管弦乐、紧张的鼓点、悠扬的旋律,曾让无数观众沉浸其中。然而,电影的成功并未给他带来持久的荣耀。
“在好莱坞,人们只记得导演和主演的名字,幕后工作者?我们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毫不起眼的螺丝钉,”迈克尔面对采访镜头苦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名片,上面印着“环球影业音乐制作部”的字样,如今却已成讽刺的纪念品。
迈克尔的坠落并非一夜之间,而是许多好莱坞底层工作者生存状态。
在《侏罗纪世界》之后,他本有机会继续参与续集的制作,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版权纠纷让他失去了工作。
制片方认为他创作的某段旋律与另一部电影的配乐过于相似,尽管他坚称这只是巧合,但资本的世界没有耐心听一个小人物的辩解。
失业后,他尝试过接一些独立电影或广告配乐的活儿,但收入微薄,难以维持洛杉矶高昂的生活成本。
房租、医疗保险、乐器维护......每一项开支都像无形的枷锁,最终压垮了他。
“我曾以为,只要才华还在,就永远不会被淘汰,”他望着远处的好莱坞山,那里矗立着巨的“hoLLYwood”标志,仿佛在嘲笑着每一个梦想破灭的人。
迈克尔的遭遇折射出整个好莱坞娱乐产业的畸形生态,大制片厂可以豪掷数亿美元打造一部电影,却不愿多付一分钱给那些真正赋予电影灵魂的幕后工作者。
编剧、特效师、音效师、配乐师......他们如同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齿轮,默默运转,却鲜少被铭记。
“我们创造恐龙咆哮的声音,设计外星战舰的引擎轰鸣,谱写英雄登场的乐章,但观众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存在,”迈克尔的声音低沉而疲惫。
迈克尔的悲剧并非无法避免,在法国、德国等国家,电影工会的力量强大,艺术家们享有更稳定的保障。
但在好莱坞,自由职业者的权益往往被忽视,一旦项目结束,许多人便陷入经济困境。
虽然由古旋风发起的“电影从业者保障计划”,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电影基础从业者的经济压力,但面对洛杉矶高昂的生活成本,依旧是杯水车薪,对于一些不善于理财的底层电影人,很容易像迈克尔这样一夜返贫。
“我们需要改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内部人士表示,“电影是集体艺术,不能只让少数人享受红利,而让其他人自生自灭。”
然而,改变谈何容易?资本逐利的本性让好莱坞更倾向于雇佣廉价的新人,而非保障资深工作者的权益,迈克尔这样的故事,或许还会继续上演。
当银幕上滚动着演职人员名单时,大多数观众已经起身离场。
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灯光助理、场记、道具师、特效合成师,构成了好莱坞这座梦幻工厂最坚实的基石。
他们如同精密仪器中的微小齿轮,以专业与热情推动着价值数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运转,却鲜少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关注与回报。
除了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好莱坞底层电影人的工作环境,也没想象中那般光鲜亮丽,其实还要比普通白领还要不如。
在信使平台上,好莱坞灯光师马克·威尔逊记录自己一天的工作,凌晨四点到达片场,在高架上调试设备三个小时。
他粗糙的手指布满老茧,那是十五年与电缆、灯具打交道留下的职业印记。
“我们必须在日出前完成布光,”他边调整柔光箱边解释,“当明星们化好妆到场时,一切必须完美就绪。”
马克的周薪是1200美元,扣除工会会费与加州高昂的生活成本后所剩无几。
与他合作过的奥斯卡获奖摄影师称赞他是“光线的诗人”,但这诗意需要以每天14小时的工作量来书写。
另外, 在特效公司地下室,27岁的动画师麦奇·特兰斯正盯着屏幕调整恐龙皮肤的纹理细节。
他的工位上贴着便签:\"第47版修改意见,鳞片反光需减弱15%\"。
这个月她已经第三次错过心理医生的预约,“我们被称为‘数字苦力’”,他苦笑着展示手腕上的护具,“但《侏罗纪世界2》里每帧价值百万美元的镜头,确实经过我这样的五百双手。”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抗争,目前好莱坞的薪酬体系,依旧呈现残酷的金字塔结构。
根据美国导演工会2017年度报告,一部预算2亿美元的电影中,0.3%的头部人才拿走43%的薪酬,而占总数89%的基层工作者仅分配17%预算。
道具师莎拉·门德斯在社交平台展示她的记账本,每月3800美元收入中,2800美元用于合租公寓与汽车贷款,剩下的要支付保险与工会年费。
“我经手过价值百万的古董道具,但我的医疗保险仍然有5000美元自付额。\"
这种经济压力催生了特殊的行业生态,在伯班克区的\"幕后工作者之家\"咖啡馆,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合租信息与兼职广告。
资深场记詹姆斯在这里组织了\"剧本医生\"互助小组。
“我们帮彼此修改剧本赚外快,但按工会规定不能署名。”这种灰色地带的生存智慧,成为许多人在梦想与现实间的缓冲带。
尽管如此,现实只会越来越残酷,如今流媒体革命正在重塑行业形态,虚拟制作技术的普及让传统布景师面临失业风险。
55岁的微缩模型师理查德·帕克森看着仓库里积灰的《银翼杀手2049》城市模型:“这些曾值50万美元的手工艺品,现在用UE5引擎两天就能建模。”
他的时薪在过去十年实际下降了22%。
与此同时,全球化分工让竞争愈发激烈,新西兰的维塔数码、印度的technicolor外包基地,以更低成本承接大量后期制作。
这种“逐底竞争”导致该行业失业率连续五年高于全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