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
这里是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倒不是说别的地方没法过,只是这里地形复杂,从别的地方过要翻越好几座大山,对于商人而言,这是不划算的,不如掏一点钱换个安全与快捷。
自大明重开丝绸之路之后,这里的商队比平常多了十数倍。
正常人肯定会因此而高兴,毕竟能够赚到更多的利益。
可是这里的主事家族庞波家族,却并不高兴。
因为这些商队带来的商品,侵占了他们家族商品原本的市场份额。
奥斯曼帝国国内的基本生活物资,大都是被权贵把持的,其中的布匹就是镇守铁门关家族垄断的产业。
大明在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棉花等物,加上蒸汽机床的普及,让大明的麻布棉布,质量更好价格更低。
原本来往大明的商贾都是主运丝绸的,可是丝绸再好再贵利润再大,在西方能买的起的人还是少数,加上卖的人多了,反而卖不上好价钱。
可是那些价格低廉的麻布棉布不同,一匹麻布才七钱银子,一匹棉布才三两银子,这还是加了税的。
这东西是必需品,到了哪里都不愁卖,
相比于这些过路费,那些商品市场份额的缺失,才是大头。
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恨?
布匹,在什么时代都是战略物资,不论哪个国家的百姓,都需要衣食住行,而衣排在最前是为什么?
因为\"衣\"是\"文明\"的人类与\"野蛮\"的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食\"代表的是生存,所有的动物乃至生物都需要,可是只有\"衣\",代表的是文明,甚至可以说代表着文明的程度,只有人类才有。
在原本的历史上,英国首先发起工业革命,新技术带来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费用大幅降低,1775年每10磅棉纱需要10先令,到了1790年,下降到4先令,到了1826年,费用降低到1\/20便士,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棉纱的生产费用降低了94%。
这就是文明程度的碾压了。
大明虽说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但是以目前这种半工业模式制造出来的布匹,也不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比的上的,不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来说,都是如此。
庞波家族也不是没有应对之法,首先想到的,就是禁止大明的布匹进入奥斯曼及其附属国家,要是这样算的话,大明的布匹连哈尔斯都到不了。
可是在利益面前,谁会相让?
有能力来往通商的人,都是手眼通天的,谁背后没几个大腿?
这明摆着能赚钱的生意,凭借你一句话就不做了?这怎么可能呢?
经历过几次谈判,那些权贵同意发布禁令,但是条件却是让庞波家族交出布匹生意的七成给他们。
布匹生意是庞波家族的根基,交给别人七成,那几千私兵都要养活不了,自然是不会同意了。
而用武力拦截之类的办法,也是不成的,其他家族可不会眼睁睁看着。
最后没办法,庞波家族只能提高来往大明布匹的商税,来给自己挽回一些损失,还不能定的太高,因为定的太高了,会让其他家族一起联合起来针对庞波家族。
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开心了,所有人都有的赚,除了庞波家族。
所以在得知大明最有权势的镇国公朱威带兵前来的时候,庞波家族已经做好了大战的准备,所有的私兵,加上偷偷调动的四万波斯尼亚省的精锐,想要在这铁门关,给朱威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
距离铁门关还有八十里,再一日也就到了。
整个大军并未有什么大战来临的紧迫感,这是自信,源于对朱威的信心,源于对大明的信心,也是源于对手中武器装备的信心。
距离铁门关越近,赛博易册越是沉不住气,总是找机会过来与朱威见面,朱威看的明白,不过他现在可不急,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多,该急的是赛博易册。
赛博易册又过来找朱威了,开口第一句就是问朱威对儒道西渡的看法。
朱威知道这是赛博易册在引入话题了,想了一瞬开口:“奥斯曼帝国数百年的历史之中,所有的大事说到底都是利益交换,哪怕是所谓的儒道西渡,也是如此。本意是独立于其他势力的近卫军集团,想要触摸奥斯曼帝国的基础政治,利用儒家文化给自己争取政治资本而做出的事情。可是毕竟是一群大老粗,哪里懂得政治利益的门道?反而被其他势力利用儒道西渡,彻底将近卫军团分瓜。我说的可对?”
赛博易册点头:“不错,那公爷知道,为什么一定是儒家呢?”
朱威摊了摊手:“很简单,因为你们对于儒家的理解太过于片面了,以为儒家是一个平和的政治集体,不像其余集团那么有攻击力,你们更好把控。”
赛博易册一愣:“不对吗?”
朱威嗤笑一声:“当然不对,儒家的平和都是表象,若是真的较真,儒家可以说是天底下攻击力最强大的集体了。”
“怎么说?”
““温柔敦厚”,都是儒家想让他人这般认为而已,就连至圣孔子都说“志士仁人杀身成仁”,“三军夺帅匹夫不夺志”,亚圣孟子说“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这可都是具有攻击性的,你再想想,我们华夏历史中的那些儒家的代表人物,哪个不是攻击性极强的人物?”
“远的不说,北宋之范仲淹韩琪,一个个都是主站派,我大明的于谦张居正,手段更是了得,就算不提这些,单纯论政治,儒家可是遏制皇权的急先锋,不说他们做的对或者错,也不管他们是否是为了自身利益,但是不可否认,至少他们都在反抗强权。”
赛博易册更加不懂了:“那公爷为何在大明驱逐儒生,为何改了儒家根本?”
“唉唉唉…别乱说哦,驱除儒生是因为你们要儒道西渡,顺手的事儿罢了,至于改儒家根本这事儿,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在大明兴办教育,启蒙书都是儒家经典,比如什么《千字文》什么《弟子规》之类的,稍微大一些之后,也要先学《论语》《中庸》等等,可以说四书五经我是一个都没丢掉,儒家的根本还在,还是我大明重要的文明根基。我只是想要最为纯粹的儒学,而不是那些夹杂各方利益的儒学,这样说你明白吗?”
赛博易册似懂非懂,点头又摇头:“明白又不明白。”
朱威翻了个白眼:“再说直白一些吧,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强大,要看两方面,一个是硬实力,比如经济比如军事,另外一个则是软实力,现在的软实力就是文化,这两者缺一不可,有个老人家曾经说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沿用到今日的情况,那就是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文化,这是国家的两条腿,哪边短了都走不远,这样说你明白吗?”
赛博易册好似明白了,张了张嘴,最后只是叹了一口气,而后告辞离开。
朱威看着赛博易册的背影撇了撇嘴,这货真的是拧巴,太拧巴的人,不适合干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