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照事实来说,那些星球的毁灭和灾难和格尔没有直接关系,他不是凶手。
但事实却是,他破坏了原本平衡的秩序!
原本万神殿治下的世界,虽然苦了一点,但也不至于让凡人彻底活不下去。说白了,万神殿类似殖民者,虽然残酷,但却有现实需要,殖民者除了资源,也需要人力和市场!
所以殖民者很少把本地人彻底杀光,因为这样一来,殖民者想要创造利益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市场就没有了……这就是所谓的殖民经济体系。
殖民经济是指在殖民统治时期,宗主国为了自身利益,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和控制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是殖民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深刻影响了殖民地和宗主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是殖民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殖民地往往被迫专注于单一或少数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如农产品(橡胶、咖啡、棉花等)或矿产品(黄金、钻石、铜等)。这是因为宗主国为了满足自身工业生产的需求,强制殖民地发展特定的产业,而忽视了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这种单一经济结构使得殖民地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上这些初级产品的价格波动,一旦价格下跌,殖民地的经济就会遭受重创。例如,在非洲的一些殖民地,大量土地被用于种植橡胶等经济作物,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粮食短缺,不得不依赖进口。
贸易的不平等性也是殖民经济的突出特点。在殖民经济体系下,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贸易是不平等的。殖民地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而从宗主国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初级产品的附加值低,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高,殖民地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遭受贸易逆差。同时,宗主国通过制定贸易政策和关税壁垒,限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确保殖民地成为其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例如,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传统的纺织业受到严重打击,大量印度纺织品被征收高额关税,而英国的纺织品则可以自由进入印度市场。
资本的掠夺性同样不可忽视。宗主国通过各种手段对殖民地进行资本掠夺,包括直接投资、贷款和税收等。宗主国在殖民地投资建设的企业,往往控制了殖民地的关键经济部门,获取了巨额利润,并将这些利润转移回宗主国。此外,宗主国还向殖民地提供高息贷款,进一步加重了殖民地的经济负担。例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殖民时期,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被外国资本控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当然,万神殿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毕竟他们并不太需要把自己的产品销售给凡人……这特么比殖民者要残忍的多。
他们只会把凡人创造的财富连同凡人最后的价值一起打包卖给其他人……他们就是一个巨大的二道贩子组织。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需要凡人,不管万神殿如何鄙夷凡人的低贱,但事实就是他们离不开凡人。他们会保证凡人的基本生存权利,虽然他们会定期收割,但就像那些养殖户一样,他们不会把根都给断了。
可那些宇宙鬣狗没有丝毫这样的觉悟。
当然,如果他们发展成殖民者,或许会考虑这一点。
但问题是他们不是啊!
他们就是海盗。
所以他们要利益最大化。
万神殿因为损失了太多的神灵,导致压根没办法调拨人手防守那些失去守护神的世界……当然更可能的是,他们不愿意。
毕竟他们只需要守住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利益就不会受损。
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的地盘打生打死?
虽然只是一些海盗,可神灵的自私自利已经到了一定的地步,他们一个个养的脑满肠肥,自然不乐意为了保护所谓的凡人而出力。
所以这些罪孽,莫名其妙的就归到了格尔身上。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怪格尔也没什么错,毕竟如果他不发疯,那现在的浩劫就不会出现。
希芙以前也是这么看的,可现在屁股不在这边,自然不认可了。
“呵!那些人的死,难道不是万神殿的锅么?他们连自己的信徒和子民都不能保护,却要怪罪到别人身上?还有,那些事不都是那些海盗做的么?为什么没人去怪那些海盗?”
希芙冷笑的质问自己的哥哥。
其实这玩意很普遍,那就是我们对对每个人的固有期待值是不一样的。
就如一个经常考满分的三好学生,突然考了八十几分,回家就受到批评;而经常考个位数的差生,突然考及格了,全家都夸赞一样。“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就被全盘否定”,这说明我们对于一个“好人”的期待是持续保持善良和正直。当这个人突然做出一件与其日常形象不符的坏事时,这种反差会让人们感到震惊和失望,从而容易对整个人的评价产生偏差,认为他不再是“好人”。此外,人们也往往更容易记住和放大一个人的负面行为,因为负面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而“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就洗心革面”的情况,则是因为我们对于“坏人”的期待往往是负面的。当这个人突然做出一件好事时,这种积极的改变会打破我们的固有印象,从而让我们更容易接受并放大这种改变。
我们往往也更容易给予那些愿意改变和进步的人更多的包容和期待。
其实说白了,就是该死的傲慢和偏见!
老实说,希芙现在非常理解这种傲慢和偏见。
因为她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没人会把格尔把自己当做平等的一员!
没错。
希芙以前也是这样想的。
当初她得到消息是怎么样的?
格尔是一个凡人,他因为家人的遭遇而怨恨神灵,于是他开始屠杀神灵泄愤!
这是不是事实。
是事实!
但是不是全部?
当然不是!
可希芙以前就觉得是全部。
因为在她看来,凡人和神灵怎么可能平等?
这就是典型的下克上!
哪怕希芙和其他阿斯加德人都不喜欢万神殿,但在这一点上,他们却下意识的和格尔站在了一起。
格尔是疯子。
这是他们的共识。
因为他带来无以伦比的灾难。
但实际上呢?
格尔只是杀了一些神灵,那些连阿斯加德都厌恶的万神殿神灵。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什么?
没有!
他并未屠杀任何一个星球,也没有对那些遭受苦难的凡人出手。
真正造成那些凡人苦难的是谁?
是万神殿,是海盗。
可为什么,万神殿没有被指责,那些海盗也没人去阻止?
反而格尔这个压根没犯下罪行的人承担了最大的过错。
之前希芙也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现在希芙只觉得……这蠢透了!
当然,希芙不太明白这是什么。
如果她在地球,接触过一些资本论的知识,她就能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这些都不多说,说多了,我怕这一章又要被禁。
所以还是举一个不那么敏感的例子。
东林党!
这个玩意,最开始还真不是那么祸国殃民。
但偏偏他们做的事情,比特么那些所谓阉党奸臣还特么要命。
万历面对大改革后极盛的士绅官僚集团,选择消极回避,若天下太平,日子还能混下去。可万历时期,地球的气候正迎来小冰期,华北粮食全面减产,另外,还发生了“万历三大征”这些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战争,中央财政捉襟见肘,万历只能通过对士绅阶级的腰包动手才能维持国家的运转。江南富庶,工商业发达,是士绅阶级的大本营,万历想征工商业税,遭到官僚集团的强烈抵制,政策无法通过,万历则只有以扩充皇室内帑为名利用宦官征收矿税商业税。万历此举强行推动,伤害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作为士绅阶级的经济基础,士绅阶级自然要为他们的利益发言,这批士绅官僚因此组成了最初的东林党。他们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士绅、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
我们不否认东林党人中有兼济天下的人,远见卓识之人,但在历史洪流的涌动中,个体的抉择是迷茫的;一个人觉得他这么做只是代表个人的欲望,但冥冥之中却无数个同样诉求的个体却形成了不可预测的历史发展方向。明末党争也是如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忠奸善恶的人物形象,但背后都有着阶级利益的诉求。毕竟,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到了天启朝,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东林党人作为江南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被背后盲目的资本所驱动,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另外,山西(采矿业发达)的士绅阶级也成为抗税的主力,与东林党同仇敌忾,成为了东林党的政治援军。作为专制皇权体制外的政治结盟,这是皇权绝对无法容忍的,天启必须要将之粉碎。
在东林党与山西之外的地区,则以魏忠贤为首建立起新的政治同盟与东林党抗衡。其他地区的士绅阶级主要有齐楚浙党,这都是当时农业发达的地区,而魏忠贤、许显纯等核心人物,都是出自华北的农业家族。他们代表着中央政府的权力与地方农民的利益,残酷地打压了东林党,剥夺了他们的财产。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所谓的“宦官弄权”,其实只是天启的手腕而已。天启是有智慧的皇帝,他不会亲自去与统治阶级作斗争,王莽、杨广就是前车之鉴,一旦皇帝露出要与统治阶级撕破脸的决定,统治阶级便会背水一战,拉开天下大乱的序幕。而天启自身躲入深宫似浑然不知,而又利用宦官及与东林党人利益不同的官僚,在稳固大一统的前提下对东林党人实施渐进式剿灭。于是,在明朝后期出现了这么个规律——东林党越弱,明军对外的胜战越多,国库也越充实。天启后期,后金局势已危如累卵,明朝中央政府也再次有了凝聚力。可天启死后,继任的崇祯不谙世事,也从未被当作继任者来培养,终将明朝带向了亡国之途。
希芙之前就算是东林党,她压根不知道具体情况。
即便她很厌恶万神殿这个‘外邦蛮夷’,但对于格尔这个‘农民起义军’她的态度又莫名其妙的和万神殿站在了一起。
哪怕是海姆达尔也没有脱离这个桎梏。
一个人想要彻底的摆脱自己的阶级属性,其实很难的!
所以那些革命导师才那么伟大,因为他们会抛弃自己的先天立场,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并且愿意为此献出一切!
“他杀害了阿斯加德的人!他是敌人!你就是这样对待阿斯加德的么?”
海姆达尔比希芙还要生气。
不管格尔有多惨,但有一点,都没办法否认。
那就是格尔是个杀人凶手,杀害了很多阿斯加德!
希芙现在做的事,毫无疑问是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