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太过跳跃,小家伙好一会儿才跟上思路,点点头道:
“我知道,皇爷爷与我说起过杨慎。”
“怎么说的?”
朱翊钧想了想,道:“是个好官,不是个好人。”
李青“嗯”了声,道:“你现在的观念,与当初的杨慎一般无二。”
“?”
“昔年,我与杨慎谈及大明未来……”李青俊秀的面庞浮现追忆之色,轻轻道,“杨慎也是这么说的,说他们没吃过,他们没见过,他们只会极端,只会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只会搞成一地鸡毛……”
“这话对吗?也对!”
“这话错吗?大谬!”
“杨慎当然是好官,也是好人,如此说,也非是私心作祟,可他忽略了一点,亦或说,这是你们的通病。”
李青轻叹道,“你们是基于事实出发,可你们却没有想过,这样的事实从何而来,如此,究竟是谁的过错……害怕改变,恐惧未知,总喜欢安于现状,只求一个可预见的未来……说白了,就是追求安全感。”
“当然了,追求安全感是所有动物的天性,可人之所以成为万灵之长,凌驾于万物之上,就是因为人类的祖先克服了动物的天性……”
李青说道:“你不该这样想,这样是不对的。”
小家伙挠挠头,又垂下头。
李青没有发火,因为这也不是小家伙的错,都是成长环境所致。
李青语气温和道:“你应该去想,是谁让他们变成这样的?你应该去想,他们这样是他们想这样吗?……”
“都说百姓愚钝,可愚钝的百姓也知道读书才有出息……”
李青轻声说道,“你看,他们也渴望成长,他们也渴望进步……只是,他们没有选择,没有办法。”
“你看到他们暴戾,你理所当然的以为他们只会发泄,只有情绪,只会破坏……却不去想,他们为何如此。”
“他们如此,只是因为这是唯一舒缓愤懑的渠道。”
……
许久,
小家伙弱弱道:“先生,我知道错了。”
李青面容沉静,微微颔首:“百姓不仅有力量,也有智慧,只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从没有真正去激发百姓的智慧,去引导百姓去成长,去进步。”
朱翊钧点点头,讨好道:“先生力荐朝廷普及教育,开办科技科举,拓展数学学科……都是为了激发百姓智慧,对吧?”
“嗯。”
“还是先生有远见。”小家伙恭维道,“永青侯果然是永青侯。”
李青却是暗暗一叹。
小家伙不是真的听懂了,理解了,透彻了,只是因为害怕自己生气,只是不想这段感情,仅此而已。
不过,李青也能理解,思想观念的转变,从没有一蹴而就的,甚至就连朱厚熜也一样如此。
只是朱厚熜够聪明,明白只能如此,而非心甘情愿的如此……
见李青默然无言,小家伙更紧张了,干巴巴道:
“先生你……您,真生我气啦?”
李青摇头,缓缓舒了口气,说道:“我们存异,我们求同,这是你我各自的修行,我没有生气,也没什么好生气的,不必忧虑什么。”
“嗯,好。”
小家伙稍稍放松了一些,转而道:“先生,我肚子饿了,咱们回去吧?”
“嗯。”
李青背起小家伙。
这次,小家伙没再如之前那般勒着李青脖子,整个人挂在李青身上,只是两只手扒着李青的双肩,小心翼翼的,唯恐李青再进一步厌烦了他……
回去之后,李青没有再带着他四处逛,而是在忠明王府邸住了下来。
教育的目的已然达到,再去也没意义了,而且……凡事都讲究个循序渐进,太过急功近利,只会起反效果……
朱翊钧着实忐忑了许久,一直怯怯的,直到过了冬至,才逐渐恢复了早前的状态……
这么长时间过去,改变农奴现状的改革,也有了成效。
农奴改称为佃户,待遇提高了许多,其实,本质上也还是农奴。
最终的结果,还是以农奴全面失败而告终。
朱翊钧提议:“先生,要不让忠明王再加把力?”
“不用了。”李青说道,“对日子太苦的人,稍微不那么苦就是甜了,他们已然没有了动力去反抗,我们再如何努力也是白费,就先这样吧。”
“嗯,先生说的也有道理。”小家伙嘿嘿笑了笑,试探着说,“先生,咱俩的事儿……是不是翻篇儿了啊?”
“翻篇儿?”李青奇怪道,“咱俩有事儿?”
“啊?啊,没事儿没事儿。”小家伙忙一本正经道,“咱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能有有什么事儿?就算事儿也早没事儿了。”
李青翻了个白眼。
小东西彻底放下心来,说道:“这都冬至了,咱们抓点紧,去叶尔羌也逛逛吧?逛完了,咱们好回京师过年。”
李青斜睨了他一眼,呵呵道:“我的家在金陵,秦淮河上。”
“啊~~~你要回金陵过年啊。”小东西满脸失望,随即想到了什么,顿时大眼睛贼亮,惊喜道,“先生,您要带我去金陵过年?”
“我说了吗?”
“你说了你说了。”小家伙拉起李青胳膊一阵摇晃,讨好道,“关外有关外的风情,江南有江南的风情,我没来关外之前,于关外的大明子民而言,我就是个土包子,我没去金陵……于金陵百姓而言,我也是土包子。”
小东西嘟嘴撒娇扮可爱,央求道:“先生,我不想做土包子,这次关外之旅,我成长了许多,也进步了许多,我……我太想进步了。”
“……”
“好不好嘛。”
“……”
最终,李青答应了小家伙。
正如小家伙说的那样,领略不同的风情,才能成长,才能进步……
…
~
金陵。
李宝刚送走一个与李家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便见太姑奶奶来到了前院,不禁有些奇怪,劝道:
“太姑奶奶,这大冷的天儿,外面哪有暖房舒服啊,您放心,李家生意上的事小宝能应付,您就安心看看话本喝喝茶,享受生活便是了。”
李雪儿呵呵道:“我都这岁数了,我还操什么心?科技产业都给你了,能不能应付就是你的事了。”
“……”
李宝自讨个没趣儿,悻悻道,“太姑奶奶说的是,您这是……?”
“府上太闷了。”
李宝一怔,继而恍然,苦笑道:“太姑奶奶,祖爷爷还没回来呢,您去了也是您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哪有府上热闹啊,再说,没个伺候的人,小宝也不放心您啊。”
“我还没老到不能动弹呢。”李雪儿哼道,“都腊月中旬了,也就这两天的事儿了。”
李宝无奈:“我的太姑奶奶,我知道您就是想祖爷爷了,可……”
我去,我咋给说出来了……李宝突然不说了,头皮发麻,暗道苦也。
果然,
小老太太肉眼可见的冷了下来,比这寒冬腊月还冷。
李宝赶忙硬着头皮补救:“父亲也想,小宝更想,都期望着祖爷爷回来过年呢,前两日,小宝还特意吩咐下人去精心整理了一番……”
李雪儿瞪了他一眼,继续往外走……
您可真是我的太姑奶奶……李宝无奈,只得也跟上。
李雪儿头也不回的问:“你不忙吗?”
“呃呵呵……都要过年了,还忙什么啊?”
“以前大哥在的时候,都是忙到除夕前才罢休。”
李宝嘿嘿道:“这不是都分家了嘛。”
“是啊,都分家了……要是大哥在,那群小崽子一个也别想好。”
李宝鼻子有些发酸,倒不是思念曾祖了,而是他猛然发现,太姑奶奶真的老了。
不再那么沉着、冷静、理智……这种类似顽固的情绪化表现,已然说明了太姑奶奶的心,也彻底老了。
李宝眼眶泛起泪花,哑声道:“孙儿陪您一起等祖爷爷回来过年,好吗?”
李雪儿白眼道:“别这么煽情,搞得我没几天了一样……且活呢。”
“这是自然,太姑奶奶长命百岁……”李宝突然发觉长命百岁,也没多少年了,遂改口道,“百岁算什么,太姑奶奶必然突破百岁。”
“倒也活不了那么长。”
“……”
李宝也不知该怎么说了,索性一言不发,紧跟太姑奶奶的步伐,心情低落……
祖孙俩出了永青侯府,
李雪儿开口道:“小宝,你说,你祖爷爷年前能回来吗?”
“祖爷爷说话一向算数,除非有紧要之事,否则绝不会食言。”
“呵,白问你了。”
李宝:“……”
“太姑奶奶,要不一会儿我让莺莺姐也来?”
“不用,人一家和和美美的,还是……哦是了,你也有妻有儿的,回去吧,我就喜欢清净。”
李宝正色道:“有妻有儿怎么了?有妻有儿就不能孝顺长辈了?回头,我就唤那娘俩过来,咱祖孙一起过年……啊不,一起等祖爷爷。”
李雪儿无奈道:“你猜我去小院儿是为啥?”
不还是想我祖爷爷了嘛……李宝讪讪道:“孙儿愚钝,请太姑奶奶示下。”
“眼不见为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