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通天教大军和阐教大军,其实是通天教和阐教各自支持的许多个国家,在两教的统领、指挥下,这许多个国家各自派军队组成的大军联盟。
原本通天教统领的大军就被阐教统领的大军和陆轩武者,打得溃不成军,现在通天教被陆轩整体灭了,没有谁支持他们大军,整个通天教大军阵营立刻就土崩瓦解。
接下来就是阐教大军在陆轩武者的支持下,不停地攻陷一个个通天教管辖的国家。
而原本以前,陆轩就往这整个玉清境派了许多武者,再加上陆轩灭了阐教之后,又派了许多武者,前往通天教管辖的国家,抓捕通天教道士,以及那些昏庸无道的皇帝、贪官污吏、豪强恶霸,很快整个通天教管辖区域内的国家就都被攻陷的攻陷,灭掉的灭掉。
原本陆轩是打算先把这些混乱、黑暗的国家灭掉,重新整顿一番的,现在他们得知阐教之人全都非常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正直、正气、正义,以安抚天下为己任,陆轩、小蒙就通知他们武者,让他们和阐教密切合作,把他们攻陷、整顿、改造的国家,全都交给阐教,让他们负责整顿、改造、管理。
这样对陆轩众人来说,就可以省许多力气。
但是这样,功劳就都成了阐教的,人们就对陆轩没有那么感激,自然也不会为他生出这么多功德、信仰之力。
而现在,他们去往阴曹地府,不出意外的话,这路上只剩下了玉清境、太清境、灵境三个天境,那陆轩就非常需要这三个天境的人们,为他生出功德、信仰之力。
小蒙说:
“陆轩哥哥,现在通天教已经被我们灭了,这玉清境已经没有谁是阐教的对手了。
我们接下来就不再以帮助阐教,灭掉通天教管辖地区的国家为主,而是一方面派人深入到东方,阐教大军短时间攻击不到的国家,把这些国家灭掉、整顿、改造一番:
一则能尽早结束那里人们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再则我们帮助了那里的人,那里的人也能为陆轩哥哥你生出许多功德、信仰之力。
而对于阐教管辖的区域,以及他们新攻陷的国家,我们则想办法,帮助那里的人们,变得更加富裕,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以此让他们感激我们,为陆轩哥哥生出功德、信仰之力。
而至于怎样帮助那里的人们变得更加富裕,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可以仿照我们在蓝星时,成立真金白银公司的模式,成立大型公司,加快商品的流通,让整个社会财富增加,并且为人们提供工作岗位,让人们有工作,能挣到工资;
对他们有病的,帮他们治病;
生活困难的,救助他们……
给他们以信仰,让他们生活有希望、有目标、有奔头……
既然灭了通天教,接下来我们还要抓紧做的事情,第一就是把最先派出去的那些人找回来,把他们的灵体改变成能阴阳互换的。
并且尽快把小世界中还没有实现灵体转换的,给他们做法,让他们能灵体转换。
再者我们要加入阐教中,学习阐教的各种道法、之术,尤其是阐教是怎样把他们道士的灵体转变成阴魂灵体的。”
陆轩听了,就把小世界中已经实现了灵体转换的派出去,把那些还没有实现灵体转换的召回来。
同时他们前往阐教所在的玉虚宫,准备拜入阐教,学习他的道法、道术。
自然,在路上,陆轩就抓了一些阐教道士,搜了他们的魂,对阐教了解了一番。
阐教也和通天教的组织形式一样,有老祖、太上长老、教主负责统领整个教派,教主下边是长老、道长、管事、道徒、道童。
根据他所读阐教道士的魂,得知,阐教收徒非常严格,不但要求天赋、潜力很高,还要求性情、品性要正直、正气、正义、诚实、善良、一心向道。
阐教收徒,完全是根据对考生天赋、潜力、性情、品性的考核,考核不上,根本不收,不像通天教,考核不上了,只要交钱,也能拜入教中。
阐教内部纪律非常严明,严禁欺侮凌辱别人,在外边也严禁仗势欺人,做坏事。
既然阐教如此,那陆轩想加入进去,就只能按照他们的收徒规则,参加考核。
因为阐教不像通天教那样贪婪自私、霸道,陆轩对待阐教也不能像对待通天教那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而他担心他自己拜入阐教中,有些经书、道法无法借阅出来,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实现了灵体阴阳互换,那他如果再参加阐教阴阳灵体互换法事,说不定就会被阐教查出来。
所以,他有可能不能参加阐教阴阳灵体互换名额考核了。
但是他又必须去学习、了解阐教是怎样做法,让他们弟子实现阴阳灵体转换的。
所以他和小蒙一番商议,决定多派一些武者拜入这阐教中,并且派的武者要一大部分都是没有实现阴阳灵体转换的,以便将来考核参加阐教弟子阴阳灵体转换名额。
虽然陆轩拜入通天教时,是用终极百变丹改变了容貌,把名字也改成了陆远,并且很多时候都是隐藏起来的,但毕竟有些人见过他这改变了之后的容貌,所以他拜入阐教,自然要重新把容貌改变一番,并且把名字改成陆运。
陆轩像在别处行走时那样,白天让武者们步行、骑马前行,晚上乘坐飞机,很快就来到了玉虚山阐教总部玉虚宫。
他在玉虚宫周围探查了一番,然后又寻找机会,抓捕了一些阐教弟子,读他们的魂,对这阐教又了解了一番,然后他来到玉虚宫前面广场考核收徒的地方,报名参加考核。
这阐教收徒考核非常严格,考核分两部分:
第一,考核天赋潜力;
第二,考核性情品性。
考核天赋,潜力的方法,是给参加考核的人一小段经书、道法,让他阅读、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禀告给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