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广人稀,一路上没有多少驿站。
官道边儿上有一些百姓搭的茶棚,被过往的行人提供茶水、小吃。
上官若离他们准备的干粮、点心、粮食挺多的,但是水得随时补充。
人喝的倒是不打紧,主要是牲口喝水量大。
看到有茶棚,就想让牲口们歇一歇,喝点水。
骑马的、坐马车的人也有些累了,也需要舒展一下筋骨,也借着茶棚的地儿,吃点儿东西。
张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惊喜道:“东家老太爷、老太太、东夫人,好巧啊。”
上官若离礼貌地微微颔首,并未搭腔儿,就被丫鬟婆子簇拥着,走到里边去了。
她虽然比张生要大个七、八岁,但长相年轻漂亮,不适合过多接触。
何况,她心里已经对张生这个人产生了警惕。
东老头儿笑问道:“是你呀,你怎么在这里呢?”
张生恭敬有礼地道:“小生回京城,没想到在此偶遇你们。”
东老头点点头:“哦。”
他不善言辞,客气完了,就觉得没什么话可说了,就往里边走。
钱老太见张生还弯着腰,微笑道:“快坐下歇着去吧,别拘着礼,怪累的。”
张生略一犹豫,微笑问道:“老太太,听说前面的路不大太平,有劫匪出没。
小生孤身一人,有一些害怕,不知能不能跟在你们的队伍后边?”
钱老太蹙眉,上下审视着他。
张生有些窘迫地道:“您放心,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我就是在队伍后边借个势。
此等大恩,小生铭记在心,定当涌泉相报。”
钱老太道:“行,那你就跟在后边儿吧。咱先说好,出了事儿,我们可不保证你的安全。”
张生受宠若惊,忙道:“老太太放心,小生知道道理的。”
钱老太跟带队的人说了一声儿,就去和上官若离坐一桌了。
上官若离已经将自带的茶杯、茶碗和点心摆好了。
“娘,坐下歇一歇吧。这么长时间没坐马车了,有没有哪里疼?”
钱老太扭了扭腰,道:“这才出发一天,就是感觉颠簸的有些麻。”
上官若离道:“等会儿给您再垫个棉垫子,坐着舒服些。”
钱老太坐下,感慨道:“唉!还真是一把老骨头了,不禁折腾了!
想当年逃荒的时候,靠两条腿走路,还得背着行李。
还饿的前胸贴后背,那样也没感觉有多累。”
上官若离给她倒上一杯参茶,“那时候是逃命,保住命是最紧要的,哪还想苦累呀。”
钱老太端起参茶喝了一口,瞥了一眼跟东老头攀谈的张生。
压低声音道:“那张生想着跟在咱们队伍后边走,我同意了,你觉得有没有问题?”
上官若离冲泡着炒面,“您是觉得他有问题吧?”
钱老太吸了一口炒面的扑鼻香气,道:“有点儿疑神疑鬼。”
上官若离觉得好笑,“那你为什么还答应他的要求,直接拒绝不就得了。”
钱老太叹了一口气,道:“万一是我多想了,纯粹是巧合,要是他真出了事儿,那不是一条性命吗?”